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13138800000008

第8章 一扇奇特的“窗户”

毛泽东在瑞金叶坪村的旧居,有一扇奇特的“窗户”,它一直默默地诉说着一段当年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历史佳话。

毛泽东的旧居,这幢房子原是谢姓地主的私宅,后由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给农民居住。毛泽东住的这个房间,原是房东谢大娘的住房。红军住进来后,谢大娘就主动把房间让给了毛泽东居住和办公,自己搬到了楼下的房间居住。

一天晌午,刚从外面回来的毛泽东看见房东谢大娘正坐在门口纳鞋底,便上前亲切地问道:“谢大娘,天这么冷了,您怎么还在门口做针线活呀?”

谢大娘连忙站了起来,随口答道:“屋里太暗,不方便,门口亮堂些。”

毛泽东当即走进谢大娘的房间仔细察看。狭窄的房间虽说后墙上有一个小窗户,但外面的大樟树正巧遮住了光线,屋内确实很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如果不点灯的话,即使是在白天也很不方便。了解到这个情况,毛泽东不禁暗暗地自责起来,老人家为了支持政府安置自己居住和办公,却宁愿生活在这样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他一声不吭,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默默地离开了谢大娘房间。

毛泽东来到管理处,向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认真反映了谢大娘住宿地方光线太暗的情况。管理处负责同志立即派一位干部,跟随着毛泽东到谢大娘住处实地察看,现场办公,商量为谢大娘解决房屋采光的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管理处的同志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和建议,买来了一些玻璃瓦,请来了泥木工,将谢大娘房间一侧的楼板锯开偌大的口子,开成一扇“平躺着”的“天窗”,然后在天窗上方的屋面上换上了玻璃瓦,钉好了采斗。不出一个上午,原来阴暗潮湿的房间豁然明亮起来,温暖的阳光从玻璃瓦透过天窗照进了房间。谢大娘含着热泪,握着毛泽东的手深情地说:“谢谢主席,这光亮,照进了我的心里啊。”

毛泽东帮助谢大娘开天窗的故事,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了瑞金。当地的老表还编成了民歌传唱:“哎呀嘞……有一个故事你听我讲,毛主席给我开天窗,开出个天窗明又亮,(介子个)共产党,就是那天上的红太阳。”

70多年过去了,人们走进这个房间,看见这扇奇特的“天窗”,无不为毛泽东这位伟人关心群众疾苦的高尚情怀而震撼,而动容。

(谢信椿 危俊森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