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13138800000012

第12章 周恩来中央苏区时的一次“临危受命”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里,陈列着几支破旧的用于空袭报警的土铳土炮,对空射击的老式步枪,还有土制的防毒气口罩、护目镜,以及防空防毒文件。在中央苏区党政军机关旧址及周边村镇老祠堂旁边,存留着一座座深邃的老式防空洞。这一件件革命文物和遗址,见证着当年中央苏区防空防毒作战的艰辛和创举。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以瑞金为中心,领导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对此,国民党蒋介石恐慌不已,不惜重金从英、美、德等国购买大量的军用飞机,在中央苏区周边的重要城市修建飞机场,编制组建航空队,对中央苏区进行狂轰滥炸,甚至是投放毒气等,企图把红色革命政权扼杀于摇篮之中。如何防空防毒,此时已成为中央苏区战略防御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央苏区领导人日夜思考的问题。

1931年12月底,周恩来由上海辗转抵达瑞金,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2年2月,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上,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提议认真研究一下防空防毒问题。

“有没有建立我们的防空机构?”刚来不久的周恩来关切地问。

“目前的防空工作由总参谋部作战科兼管。”朱德回答,又道,“这种设置显然是不能适应防空工作的需要了。”

周恩来短暂沉思一下后说:“是啊,首先要把机构组建起来,在我们的红军司令部要有专门的防空防毒研究机构,负责加大培养我们的防空人才,建立相当规模的防空部队。”说到这,周恩来环视了大家一番,看到大家赞许的目光,继续说:“当前,我们中央苏区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开展防空防毒知识的宣传,发动和组织苏区军民一起加入到防空队伍中来,形成全民防空的局面。”听了周恩来的一番话后,与会的全体同志集思广益,形成了关于尽快建立中央苏区战略防御体系的若干决议。

随后,在周恩来、朱德、项英等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各级防空组织迅速建立和健全起来。并于1933年5月,中革军委总司令部设立了作战局和防空科,由张云逸任局长,王智涛任科长;同时还设立了化学研究室,对国民党军队施用的毒瓦斯种类、性能及防护、消毒、救治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红军特种学校和地方游击队干部学校增设防空课目,大量培训防空人才。各县还成立5—7人组成的防空防毒委员会,具体指导居民群众防御敌人飞机轰炸的各种必要事项,例如设立号炮所、构筑飞机洞、准备防毒用具等。

1932年7月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建立劳动与战争委员会》的第六号命令,宣布“特于人民委员会之下,设立劳动与战争委员会以计划并指挥关于革命战争的一切军事上经济上财政上劳动上的动员事宜,并选任周恩来、项英、朱德、邓发、邓子恢等五同志为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委员,以周恩来同志为主席,自后凡与战争动员有关之各项问题,该委员会指挥人民委员会之下各部委,特此令知,望一体遵行此令”。

周恩来这次可谓是“临危受命”。委员会成立后,周恩来重点领导组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防空工作:一是在各级领导机关驻地及城镇制高点设立对空观察哨;二是制定和颁布防空报警、疏散隐蔽、警报解除信号;三是规划布置挖掘防空洞和制作必要的防毒用具;四是组织建立对空射击防空排;五是广泛开展防空防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防空防毒演习。

1933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前夕,周恩来召集苏区各省委、红军各军团宣传部长和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委员会议。会上,周恩来异常严肃地说:“这次,蒋介石增派了30架飞机对我根据地实施空袭。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让苏区军民把警觉性提高起来,让他们尽早掌握防空防毒的常识,增强自救能力。只有很好地保护自己,我们才能有效地战胜敌人。”之后,在周恩来的指令下,各机关和中央苏区宣传队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广泛的防空防毒宣传活动。

11月20日,《红色中华》报以“加紧防空防毒运动,以最紧张的战争动员来回答敌人飞机的炸弹”为通栏大标题,刊载了《催泪毒瓦斯防御法》《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兽性的白色恐怖》《加紧战争动员加紧防空防毒来回答白色恐怖》等文章。与此同时,苏区各列宁室、阅览室组织了一大批防空宣传文章。防空作战宣传队走村串户,他们或用歌舞、或用对口词、或作模拟演示进行表演,使苏区群众很快就掌握了简易的防空自救办法。

此外,中央苏区还充分发挥苏区军民的聪明才智,因陋就简制作简易防空用具,直接用于防空作战。例如:用果壳、茶壳及杉樟木等烧制成炭,碎成黄豆粒大,与碱粉一起装入布袋,制成呼吸道防护用的防毒具(炭包);玻璃瓶去底装填炭粒,用棉絮密封,含住瓶口可防毒气进入人体;茶油、花生油加蜡涂于皮肤,可防糜烂性毒气“伊泊里脱”(芥子气);等等。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空防毒意识和技巧,中央苏区还在瑞金组织了一次规模最大的防空演练。1933年7月23日凌晨7时,瑞金的城镇、乡村顿时响起了敲锣声,云集、沙洲坝、乌石垅、安治、大柏地等地燃起烟火。顷刻间,中央各机关单位,各乡村、工厂和列宁小学响起了口哨,男女老幼迅速钻进防空洞。红军大学防空指挥所组织部队迅速架起机枪,瑞金赤卫军架起了土铳土炮,实施对空射击。半个小时光景,各处响起了悦耳的钟声,人们谈笑着走出了防空洞。

1934年5月,敌人在瑞金沙洲坝的老茶亭投掷毒瓦斯,这里驻有中央教育部、列宁小学,附近还有60多户群众。由于事先挖好了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防空洞,加上干部群众都能熟练地使用防毒用具,所以无一人中毒死亡。

在周恩来等人的英明领导下,在当时那种艰难环境中,中央苏区因地制宜地打起了一场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防空防毒战,成功地粉碎了敌人想靠飞机狂轰滥炸扼杀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阴谋,这为后来建立完备的防空体系奠定了基础。

(邢文莉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