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代史
12981000000013

第13章 中国近世史前编(13)

清朝派向荣等到广西去攻剿,不利(向荣系固原提督。又有云南提督张必禄,文宗命其赴广西。旋必禄战死。时广西巡抚郑祖琛,年老讳盗。文宗起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摄巡抚事,赴广西。则徐行至潮州病死。代以李星沅,而以周天爵为巡抚,加总督衔。星沅与天爵不和,又罢之,以赛尚阿督师)。文宗咸丰元年(1851)八月,天王军取永安,建国号曰太平天国。天王即位,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向荣把他们围困起来。明年,太平军突围而出。走阳朔,围桂林。因向荣先期入守,不克。乃北取全州,浮湘而下,为江忠源乡勇所扼,改由陆道入湖南。萧朝贵以一军道湘东,攻长沙,中炮而死,天王等悉众而北。攻长沙,亦不克。乃渡洞庭湖,下岳州,北取武汉,分军下九江、安庆。先是道州举人胡孝先,往谒天王于永安,劝其西居关中。天王举兵后,读书人还未有来归附的,得孝先,大喜,置之左右,与共谋议。而杨秀清忌他。出永安后,把他杀死,诈称为敌兵所杀。天王到湖南后,初议出常德,取汉中,以图关中,后虽未果,然及九江、安庆既下,仍欲弃之北上。乃括所得财帛入武汉,欲出襄樊,以攻潼关。旋虑载重行迟,为清兵所及,而潼关坚不可下。乃仍顺流而下,连克太平、芜湖。太平天国三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遂克江宁。是时天王仍欲出江北,破开封,西都洛阳。或言“明太祖亦起金陵有天下,宜先建国,示天下以趋向”。乃定都江宁,称为天京。案明太祖起兵时,元朝的腐败,又非清朝道咸时之比。其时群雄崛起,力量亦较此时称兵者为厚。然明太祖定群雄后,仍思暂居南方。后因元朝又有内乱,乃克乘机北伐。这是因旧朝政府,承袭相传的名义,实力究较新起的革命军为强,非将其政治中心摧毁,不易遽令其崩溃之故。清朝此时,守河南的为琦善。其兵力很腐败,以太平军初起时的锋锐,实足以破之而有余。这正是天国与清朝,拼一个你死我活的机会;而太平军顾恋财物,不能舍之疾趋而北,其初起时已不免暮气了。既定天京之后,上下遂流于骄奢淫佚,更伏下一个失败之根。

太平军入天京后,向荣追踪而至,扎营于城外的孝陵卫,是为江南大营。琦善的兵,亦移扎扬州,是为江北大营,其兵殊不足顾虑。天王再议图河北,罗大纲说:“欲图河北,必先都开封,否则宜先定南方,以定基本。然后(一)山东,(二)安徽、河南,(三)汉中,三道北出,孤军深入非计。且既都天京,则宜多造战舰,精练水师,然后可战可守。”杨秀清以为怯,不听。乃分遣吉文元、林凤祥出河南,胡以晃、罗大纲、秦日昌经营长江上流。文元、凤祥的兵战斗很猛,卒因孤军无援,为清朝所歼灭。这可说是天国的一大损失(吉文元的兵出浦口,林凤祥的兵出镇扬,二师同会河南。其出军时,天王命其迅速进行,勿贪攻城以致迟延。二人均能奉行军令,势甚飘忽。渡黄河,至怀庆,乃为清军所阻,文元战死。凤祥舍之入山西,旋出直隶。北方天气寒冷,南兵不能耐,耳鼻冻裂,驻军时即炽火,溃烂的十六七,战斗之力遂衰。逼天津而不能攻,清使僧格林沁拒之。凤祥退据静海,时为天国三年十月。四年,杨秀清遣兵攻破临清,以为之援,又为僧格林沁所破。凤样欲南下合临清之兵,不能达,据连镇,别将李开芳据高唐。至五年正月,而为清军所灭)。惟西上的兵,北据庐州,南取安庆。并进取九江、汉阳,包围南昌及武昌。又分兵北去德安,南取岳州。颇足使清朝震动(西上的兵,胡以晃取和州,罗大纲取镇江,二师同会于庐州,入英、霍、黄梅。大纲之兵取九江,使林启容守。再西上取汉阳,围武昌,北出德安,南取岳州。天国四年,石达开破桐城,下安庆。后又攻破江西许多州县。庐州为清军所陷,秦日昌复之。赖汉英又攻下皖南)。

时清兵所至丧败(清两江总督陆建瀛,以舟师守武穴,太平军自武汉东下时,建瀛之兵大溃,江宁遂不能守,建瀛自杀。及太平军再西上,皖抚江忠源死于庐州。鄂督吴文熔败于黄州。杨霈代为鄂督,与湘军陷武汉。太平军再出上流,霈兵亦溃败。其后武汉再陷,清朝乃以胡林翼巡抚。林翼与荆州将军官文交欢,得其助力,清朝遂不之疑,武汉形势,就不易动摇了),非有新兵的武力,已不足支持残局。论理:自清朝入关至此,业已200余年,其气运已倍于胡元。中国士大夫,该群起而谋光复。然士大夫阶级,本亦是平庸迟钝的人居多。天王所创的宗教,含有西教意味,尤为当时士大夫所反对。是时民族主义,尚未昌盛,敌不过忠君的旧教条。而湘军遂起而为太平军的劲敌。湘乡曾国藩,以在籍侍郎,在长沙办理团练。国藩知营兵的无用,专用忠实的士人招练诚朴的乡农,又以太平军利用长江,非有水师不足以与之角逐,乃练水师于衡州。太平天国四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国藩出援湖北,初战,败于靖港,愤欲投水,以旁人救援而止。旋其别将援湘潭得利,乃再整军容,进取岳州。时武昌已下,国藩会湖北兵进陷之,并进陷汉阳。湘鄂之兵,夹江而下,太平军又败绩于田家镇,清兵遂进围九江。明年,太平军再出上流,败鄂军,下武汉。国藩命九江围军勿动,自赴南昌,又分兵出崇、通,会鄂军,以图上流。太平军虽解九江之围,然清军卒陷武汉,以胡林翼署鄂抚练兵筹饷,倚为重地,上流的形势一变了。

广西群盗张嘉祥,初亦与太平军有关系。后以与天王意见不合,别为一军,降于向荣,改名国梁,向荣衰迟不振,而国梁颇善战,攻陷太平、芜湖,又攻镇江。清提督和春,亦陷庐州,取舒城、巢县。天王召罗大纲入援,大纲率李秀成、陈玉成等兵东下,败清兵。大纲亦受伤,杨秀清忌大纲,使医生将其毒死。大纲多谋善战,且知大体。其死,天国实失一柱石。天国六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秀成、玉成等解镇江之围,北取扬州,回攻江南大营。石达开之兵亦至。向荣败走丹阳,气愤而死。下流军事,才有转机,而天国的内讧又起。

天王自入天京后,把政治军事都交给杨秀清,即章奏亦必先达。秀清荒淫无度,至于造龙车,使侍妾裸曳而行。既专权,阴有篡位之意。是年八月,韦昌辉把他杀掉,并杀其党3000人。石达开自湖北归,加以劝阻,昌辉怒,又要杀掉他,达开知之,缒城而遁。昌辉杀其母妻子女。达开走安庆,发兵靖难,至宁国,而昌辉为天王侍卫所杀。天王命传其首于达开,达开乃留军入觐。或劝天王,留达开辅政,而去其兵柄。达开闻之,不自安,复走安徽。先是李秀成出援桐城,陈玉成出援宁国。石达开的遁走,韦昌辉檄李秀成将其缚献,秀成不听。昌辉怒,又欲谋害其家属。其时反复于清军和太平军间的李昭寿(固始人,本在河南为盗)投降秀成。秀成因之招致张乐行之众,号称数十万。或劝昌辉,说:“如此,秀成必叛,何以御之?”昌辉乃止。昭寿亦劝秀成,因乐行之众,西取关中,跨据陇蜀。秀成踌躇,旋得家书,知父母无恙,乃止。至此,又有人劝石达开说:“中原未易图,不如入川做刘备。”达开从之。使招秀成及玉成,玉成已行。因秀成不肯,亦中止。而达开遂西行,自此别为一军,和天国无甚关系了。天国初起时诸人物,至此略尽。天京政治,出于天王之兄仁发、仁达,两人都极贪鄙,遂无再振之机(江南大营再溃时,李秀成力劝诸王及人民,多出金银买粮米。仁发、仁达,视为有利可图,巧立名目,以征其税。商人裹足不前,天京粮食遂乏。秀成谓为天京失守的大原因)。而李秀成以一身系军国之重,支持残局者又8年。

湘军自取武汉后,形势日强。太平天国八年(清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遂陷九江,守将林启容死之。启容坚忍善战,守九江五年。城破之日,无一投降的。曾国藩深为叹服。湘军遂以水师攻安庆,陆军攻皖北,陷庐州。自向荣死后,清以和春代之,张国梁帮办军务,国梁亦乘天国内乱,攻陷镇江、句容,再逼天京。天王召诸将入援,多为清军所牵,不至。惟李秀成守浦口,保障着江北一条通路,而亦不能进取。秀成以陈玉成之兵最强,劝天王封为英王,令会集诸将入援。而玉成不善将将,诸将都不听命。时李昭寿又降于清军,致书李秀成劝降。秀成得书大惊,兵部尚书莫仕蔡方监秀成军,急携其书入见天王解释。而天王已听流言,命封江阻秀成兵。且系其父母。仕蔡至,力谏,乃复悔悟,抚慰秀成,封为忠王,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主将以下,先斩后奏。秀成乃传檄诸将,以九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大会于枞阳,定断张国梁粮道之计。时清江北大营不复置帅,归江南兼辖(琦善死后,托明阿代之。后复代以德兴阿。陈玉成破扬州,德兴阿被和春劾罢,遂归和春兼辖)。汛地益广,兵数日增,其饷皆出浙西,由两江总督驻常州主持。江南营军,本已骄佚,至是饷无所出,江督何桂清乃命45日发一个月的饷,军心益怨。秀成先与玉成合兵,往援皖北。大败清军于三河集,清将李续宾伏诛,围安庆的兵亦撤退。于是玉成与清军相持于上流。秀成自宁国、广德攻破杭州。会合诸将,还攻江南大营,清兵大溃。张国梁战死丹阳,和春受伤死于常州,天国之兵,长驱取苏、常,直至嘉兴。一月之间,逐北700里,克城60余,兵势又一振。

先是石达开扰闽、浙,清命曾国藩往援,后复命其援皖,国藩回军,复围安庆。及苏常光复,清以国藩为两江总督。国藩使弟国荃围安庆,而自率兵驻祁门。太平军四面逼之,不克。李秀成既定杭州,分兵出江西。汪海洋等20万众离石达开来归。众遂大盛,多破江西州县,前锋抵武昌境,和陈玉成黄州的兵,隔江相望。时玉成以救安庆不克,分兵取蕲、黄、广济,欲以致国藩的兵。秀成叹道:“英王错了,适足使安庆之围更坚,他有水师以济饷,安肯救此不急之城呢?”时左宗棠入江西,秀成乃还取杭州(此时满城未破),复还苏州,期以十二年(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春援皖,而安庆已于十一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为清兵所陷。是时清文宗已死,穆宗继立。孝钦皇后与肃慎,虽有政争,然未影响到战局。安庆既陷,而军事形势又一变。陈玉成在庐州,为清军所攻,弃之,走寿州,依苗沛霖,为苗所卖,执送清军,被杀,时为十二年四月。玉成起军中,年19当大敌,24封王,26而死,其兵之强,冠于诸将。与曾国藩相持数年,深为国藩所畏。秀成闻其死,叹道:“吾无助矣。”其时胡林翼亦死。清命曾国藩督办苏、皖、赣、浙四省军事。指挥之责,集于国藩一身。国藩乃荐沈葆桢抚赣,左宗棠抚浙,命李鸿章募淮勇以固苏、松,曾国荃沿江而下,彭玉麟以水师佐之,以窥天京(时清军队重要的,尚有德兴阿、冯子材守扬、镇,鲍超在宁国,张运兰在徽州,多隆阿在庐州,李续宜在颍州)。

上海在用兵形势上,本是个绝地。自海通以来,而其形势一变。因其后路不易绝,且饷源充裕,而筹饷的人,尚未注意到,颇可倚为战守之资。当太平军入湖南后,清朝一方面,就有倡借用外兵之议的,后来事未果行(议者谓宁波、上海等处,外人驻有舟师,以防海盗,可与商派入江助剿,未果行。江宁破后,向荣以长江水师缺乏,檄苏、松、太道吴健彰和外人商议,领事答以两不相助,乃已。此时外人的态度,确然是中立的。健彰粤人,初为洋行买办,后援例得官。刘丽川在洋行,亦与之相识。据上海时,其党露刃以胁健彰,领事馆中人挟之去。健彰遂居领事馆中,诡称公出,规脱处分。言官劾其通夷养贼;擅将关税银两运回原籍,奉旨交督抚严讯。奏言无其事。惟以与本管洋行商夥往来酬酢,不知引嫌,避居洋行,捏报公出,遣戍新疆。而向荣请留之效力赎罪。《中西纪事》谓其钱可通神)。其时外人恶清朝之无信。教士闻太平军崇拜上帝,摧毁偶像,对之亦多好感。1853年,英使文翰至天京,谒太平军领袖,建议严守中立。1855年,美使至天京调查亦然。美政府且训令其委员,可斟酌情形,承认天国为事实上的政府。惟法使请其政府中立,未能有效。外人以私人资格,在太平军中服务的亦颇多。太平军利其枪炮,又其人战斗颇勇敢,亦颇厚待之,称之为洋大人,洋兄弟。李秀成部下尤多,然亦未能大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