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2972400000007

第7章 “情”、“理”、“意”、“学”: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四个维度(1)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丽敏

有针对性的学情调查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的一个必要途径,这一点已被同行们普遍认可并践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的授课过程中,每讲授一个新的内容之前,笔者也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一到两个星期利用课间、网络等方式,对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作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学情调查。调查一般采取基本知识测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三种形式。基本知识测试是为了了解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知识讲授在整个教学中应当占到的比重;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主要是为了了解“两点”和“三态”,即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或者盲点、兴趣点,学生的认识状态、思维状态和思想状态。这样,基本上确保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

通过多轮调研,笔者发现“纲要”课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概括为:“求知倦怠”、“审美疲劳”与“虚无思潮”。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面临的问题是长期的重分数而忽视兴趣与素质培养的应试型历史教育,借助于现代传媒而泛滥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历史偶像主义与历史虚构主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重史传统,以及素质教育、全面人才培养等现实教育口号的宣传,等等。以上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造成如下局面:一方面,大学生对“纲要”课普遍表现出“求知倦怠”与“审美疲劳”。与以往历史学习的“重复”问题,是很多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轻视甚至抵制它的最主要的原因。这种重复感主要是缘于课程的名称以及教材的内容所造成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继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求知倦怠”和“审美疲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期待和学习热情。而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教学技术与知识理念的滞后等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历史及历史学又始终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与学习热情。正如尼采所讽刺的,当代人,当然也包括当代中国人,就像“一部走动着的百科全书”,肚子里装满了杂乱无章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历史知识。如果说,鳄鱼的肚子里装着石块,并且靠这些石块之间的摩擦来帮助自己进行消化,那么,当代人则靠这些残缺不全的历史知识来作判断并决定自己如何行动。与一般普罗大众的历史学习热情相比,大学生的历史学习显得相对要理性,同时他们对“资治通鉴”、“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教育也有着更为内在的认同和需求。因此,当出自于具有一定话语权威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带着学术色彩、经过商业包装、借助快捷途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在大学生面前时,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其迷惑、误导。总体而言,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代表的多元芜杂思潮,其传播具有隐蔽性、弥散性和渗透性,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少受时间、空间、身份的限制,甚至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而“纲要”课的教学是显性的、旗帜鲜明的,其传播途径及实施场域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实效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消解。

那么,正确应对“求知倦怠”、“审美疲劳”和多元芜杂的社会思潮,就成为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中之重。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情、理、学、意四个方面做足工夫。

一、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动之以情,即以真挚而饱满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热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使他们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豪迈诗篇、可歌可泣的仁人义士,中国近现代史上值得我们为之激动、景仰、感慨、颂扬的人、事、物等实在是数不胜数,受学时所限,“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予以选择性地讲授。笔者的建议是最好有一个通盘设计,分成若干主题,每个主题精选部分章节,可以专题讲授,如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崛起,也可以散落在具体的章节讲授之中。笔者目前的做法是,挖掘史料,将常见的爱国主义素材精心整编在一起,对文科学生进行专题讲授,对理工科学生则分章节讲授,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林觉民的《与妻书》),大革命失败后李大钊、郭亮、夏明翰、周文雍、陈铁军以及之后的一大批革命志士的事迹、诗文,精选其中最触人心魄的部分,连缀成篇,图文、音像并用,这样给学生造成的不仅仅是感官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

笔者在讲授下编综述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自己制作的视频。在视频中,笔者精选鸦片战争以来的重要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图片,按照时间的顺序加以编排,突出苦难历程中的不屈探索精神,背景音乐配以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有些同学是第一次听这首歌,铿锵的旋律一起,很快即被吸引。视频播完之后,笔者再以简短数语引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开国大典”,有的还看过电影《开国大典》。为了使同学们真正身临其境,笔者从当时的文献片中剪辑出5分钟的开国大典实况录像。在播放这段录像之前,笔者告诉同学们,在这段视频里,我们将会听到国歌,而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当听到我们的国歌响起时,我们应该做什么?国歌响起,全体同学不约而同一致起立,当国歌结束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尽管这一历史场景以及毛泽东同志带着乡音的庄严宣告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笔者深信,那一刻,所有的同学和自己一样,依然会禁不住心潮澎湃,倍感鼓舞。动之以情,与其说是感动学生,不如说是感动自己,然后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动。

笔者感觉到,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之所以未能专注于“以情感人”,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内心不太认同这种授课方式。的确,知识的传授应该尽可能地客观,避免情感的过度渲染,以免造成激情压倒理性。但是,不同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入脑,更要入心。而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真挚的情感。而且,情感的表达可以是多姿多彩的,不一定非得极尽慷慨激昂、绘声绘色之能事,也可以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制造情境并将学生带入其中,因为真正的情感不是外在注入的,而是内在发生的,这种自然而然升腾起来的情感更能够为学生所认同和吸纳。

二、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晓之以理,即以深刻而明晰的道理说服学生,让学生把握住历史的深度,培育学生的历史科学精神,以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并能养成尊重历史、借鉴历史的理性与自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就在于以理服人。高校的育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均表明: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重点。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分化,社会意识的表现形态开始多样化,异质的意识形态并存于同一个时空,简单的外铄方式或者说传统的理论灌输面对着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让理论真正深入人心,使人心悦诚服。

那么,如何晓之以理呢?笔者的基本做法是:史论结合,即对于某一理论,结合具体历史事件,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和展示各方观点,“于叙事中寓论断”。例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起义时,笔者重点分析起义失败的原因,思路也是按照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阐述,但重点剖析“为什么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这一问题,通过从起义缘起、指导思想、领导队伍、决策失误等多个方面,梳理事实,析清道理,而且联系古今中外的农民起义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分析,不仅从理论上讲清楚了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而且让学生们掌握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着力的重点就是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大量生动鲜活的资料来阐明观点,避免一味地从观点到观点、从结论到结论的讲授。

例如,在分析太平天国在指导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时,列举如下资料:

(1)1863年12月,天京行将被湘军合围,李秀成自苏州前线回到天京,提出“让城别走”。可是,洪秀全对李秀成的积极建议,非但不予采纳,反而严词训斥:“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

(2)1851年、1852年、1853年,连续三年由洪秀全旨准镌刻颁行的《幼学诗》,公开宣扬:“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长幼天排定,从兄道在恭”,“妻道在三从,毋违尔夫主”。

(3)“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

(4)孙中山说:太平天国的失败“完全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再如,在分析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与分裂时,展示天京内讧之后,在太平军中传播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去,还是做长工。”同时,以刘邦的一段话进行对比分析:“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再由不能吸纳人才进而分析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给学生展示当时的一首描述太平天国文化政策的诗歌:

“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

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

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书苟满家法必犯,昔用撑肠今破胆。”

正是由于在文化上实行极端的专制主义,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因此,虽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而太平天国不仅很难广揽人才,反而激起人们捍卫文化道统的使命感。接着引领学生阅读曾国藩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但讲解并未到此结束,而是趁机提出问题:

(1)既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结局,那么,它的发生究竟是推动还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呢?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日趋多元化,甚至全盘否定太平天国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强调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根据史实进行客观、科学的评述,不能以古非今,更不可掺杂任何主观好恶。尽管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方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他们所进行的实践,终于失败了,但是他们的经验使得中国革命中的这些复杂问题所包含着的各种矛盾更加鲜明地显示出来。只就这点来说,也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贡献。因此,评价太平天国时,我们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反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有其合理性和正义性。

第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太平天国打击的目标与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一致的。

第三,太平天国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启迪和鼓舞。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其革命同志以太平天国的后继者自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也十分注意吸收太平天国的经验和教训。

(2)海外学者通常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为“农民起义”,那么,为什么这场“农民起义”能够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走向成功呢?由此,进一步阐释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其理论是如何引导中国的农民阶级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升华并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这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就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将太平天国放在一个长时段去考察,很多结论不至于偏颇,很多道理不证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