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2961600000011

第11章 绿色文化时代来临了(7)

《规划》坦言,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信息和风险底数不清。相对于化学品环境管理需求,我国目前存在着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种类、数量、行业、地域分布信息不清,重大环境风险源种类、数量、规模和分布不清,多数化学物质环境危害性不清,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质的排放数量和污染情况不清,化学物质转移状况不清,受影响的生态物种和人群分布情况不清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意识、水平、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规划》并不讳言: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经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因此,《规划》拟定,我国将对化工污染进行全面防治,确定三种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对象。初步确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六大行业,以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为重点防控行业。

另外,环保部认为,目前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环保部的监测监管、预警应急、科技支撑等能力不足,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进展状况

建立自然保护区。不言而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是民族文明的标志,又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本性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有典型意义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地质遗迹、珍稀濒危物种等,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界中濒危物种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目前社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不足以在栽培、饲养条件下保护绝大多数的濒危物种,所以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有效的途径。在保护实践中力求达到既保护濒危物种,又保育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样双重目标。

自然保护区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自然保护区、生态自然保护区、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各种特定自然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风景保护区,禁猎区、禁伐区、禁渔区、资源储备地,产卵场保护区、繁殖地保护区、越冬地保护区,等等。我国把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即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

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对象是:“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共计五类。

新中国于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鼎湖山保护区,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地球峰会”以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据《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至2011年底,全国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个。

西藏自治区是拥有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省份,目前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海南省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占省境国土面积比率最大的省份,超过了80﹪。

我国自然保护区目前分为两个等级,即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地方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涵盖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50%的天然湿地、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以及超过30%的荒漠地区;国家重点保护的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栖息地或者分布区得到较好保护,大熊猫等50种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兰花等上千种珍稀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遏制生态恶化、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项生态建设工程及其“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六项生态建设工程是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牧)还林(草)工程、“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林基地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半圆绿色中国梦。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我国在西北、华北、东北连片区域内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为了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改善三北区域生态环境,中央政府于1978年11月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范围主要包括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地区,覆盖了13个省(市、区)的551个县(旗、市、区),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惠及农村人口4400余万。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1978—2050),分八期进行。

“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画线立桩至2013年引起全国瞩目,35年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程区制定了科学治沙方案,确定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奋斗目标,采取“宜树则树,宜草则草”的绿化方式,选种樟子松、新疆杨、榆树、小叶杨、香花槐等树种。35年植树造林、35年艰辛付出,“三北”人重新认识了自然,走过了从惧怕沙漠到亲近沙漠、从与自然单纯抗争到与自然亲切对话的心路历程;同时,祖国北疆经历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沧桑变化,昔日荒蛮之地如今披上绿色盛装。三北人探索出了生态建设的中国道路,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有人匡算,三北防护林如果单株排列、三米间距,可以环绕地球赤道2300圈。

不仅如此,“三北”造林中涌现出一批治沙英雄,培育了当代中国的“三北”精神。每个造林人,既是绿色中国梦的痴情者,又是执着的圆梦人。35年是那样漫长,又是如此短暂。当年意气风发的造林人,如今已是双鬓斑白,更有一些人随风而逝,只把音容笑貌和忙碌背影永远留在了每一片树荫之下。正是生者和死者的努力与坚持,才把绿色中国梦化为了一条绵亘祖国北疆的“生态长城”。近期,央视报道“三北”造林英雄的故事,感动了大批网友,也感动了全国公众。有人留言称颂:“树大根深茂,管护能成材;英雄生身累,万民得庇荫。”弘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三北”精神,激励国人继续完成生态保护与绿化祖国的新任务。

自2012年开始我国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9月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并决定设立“全国低碳日”。

会议指出: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自2000年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区沙化土地减少、植被增加,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稳定性提高,沙尘

天气呈现减少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减少京津地区沙尘危害,提高工程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会议决定,在巩固一期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工程区范围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扩大到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会议强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综合效益。

小贴士

我国林业建设成就。2012年6月4日,国家林业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全国森林面积由1992年的1.34亿公顷增加到目前的1.95亿公顷,净增近62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3.92%增加到2010年的20.36%,净增6.44个百分点;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总碳储量78.11亿吨,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10万亿元人民币。同时,沙化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国际重要湿地数量达41处,约5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林业系统管理了占全国80%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23亿公顷;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近6年来石漠化土地净减96万公顷,面积相当于大半个北京。

另外,自1992年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松香、人造板、木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森林生态旅游、木本粮油等产业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大国。2000年以来,我国林业发展方向实现了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变。

为了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把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6月10日)设立为“全国低碳日”。

制定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是应对全球变化的首选策略。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强,既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过程,又是一个主动的社会过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确认人们拥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权利的时候,也强调必须履行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义务,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的时候,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态度和理性做法是给予而不再是索取。大自然慷慨地给予了人类,人类不能吝啬地对待大自然。

“礼尚往来”不但是社会规则,而且是自然法则。这其实是人类认识与自觉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动表现,保护自然就是在主动地进行自我保护。

作为概念,生态系统在外延上存在着尺度划分,大致区分为微型生态系统、地区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相应地,生活在地球上特定区域中的人们同不同尺度上的生态系统存在着亲疏关系,由于跟当地的微型生态系统休戚相关,所以关系最为亲近,相对地跟地域性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的关系疏远一些。但是,这只是相对的。不同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全球统一的最大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战、独立行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尤其是世界大国、区域国家集团乃至联合国,在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上,就需要纵观全局、着眼长远,跨界联合、协调行动。生态系统没有国家界限,只有自然界限。当然,处在生态系统某个层面上、定位在某个生态环境点上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拥有全球视野的具体行动,越是地区的就越是全球的。全球视野与局部行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功在当代而泽被后世,一地作为而周边受益,一国行动惠及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