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12955500000008

第8章 拒绝拖延,不求完美——心理学教你如何缓解焦虑(1)

因为厌倦而拖延,因为拖延而焦虑,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尽善尽美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像你不可能每次都考100分,不再追求完美,焦虑就会悄然离开。

赶不走,捉不到——如影随形的焦虑

塞缪尔的丈夫在半年前因为工作原因,被调到一个驻扎在非洲沙漠的陆军基地中,塞缪尔跟随着丈夫来到了这里。塞缪尔在来非洲之前就已经想过会遇到什么困难,毕竟在那里她一个人也不认识,但是塞缪尔认为,为了婚姻和爱情这是值得的。

可是时间一长,塞缪尔就开始感觉到了厌烦,因为她在这里不仅没有工作,而且也没有朋友,只认识丈夫一个人,而丈夫每天都要去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她。于是,塞缪尔每天都不得不独自一人待在军事基地的一个小铁皮房中。

非洲炎热的天气也让塞缪尔受不了,于是她变得越来越烦躁和焦虑,脾气也很不好。唯一让塞缪尔欣慰的是,她可以和远在家乡的父母通信。塞缪尔会在信中表达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之情,当然也会抱怨自己糟糕的生活,例如当其他的女人都在享受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的时候,自己却在这个鬼地方过着无聊透顶的日子。

塞缪尔在一次写信中,告诉父母,她已经受够了在非洲的生活,她要结束这种鬼日子,她准备抛下一切回到家乡,因为她快要被逼疯了。

不久之后,塞缪尔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塞缪尔的父亲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病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每天都必须待在病房里,这两个人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他们每天都会长时间地望着铁窗外面的世界。但是,这两个病人的情况却不同,一个人每天都很快乐,但是另一个人每天都愁容满面的。

一个护士很好奇,因为这个两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一样,但是两个人的差别却这么大。经过仔细地观察,她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那个快乐的人总是能透过铁窗看到许多有趣的事情,但是另一个人只看到了泥土。这说明,当一个人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时,他就会变得不快乐;但是只要你感谢命运的眷顾,你就会获得快乐。

塞缪尔反复阅读了信中的故事,于是她就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

最后,塞缪尔决定不再逃避,留在非洲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塞缪尔下定决心的时候,她开始走出军事基地,学着和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塞缪尔表现得十分热情,这种热情感动了当地的居民。于是,塞缪尔有了许多朋友,当地居民知道塞缪尔喜欢他们制作的陶器和纺织品后,就把自己舍不得卖给游客的陶器和纺织品送给塞缪尔,塞缪尔在这里获得了珍贵的友谊。

从此之后,塞缪尔就再也不感到烦躁和焦虑了,她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而且时间长了,塞缪尔也渐渐适应了非洲炎热的气候,并开始欣赏这里的景色,例如那些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塞缪尔每天还会在沙丘上欣赏沙漠那独特的日出和日落。后来,塞缪尔居然还迷上了沙漠中的历史古迹,并开始着手研究。这一切都让塞缪尔感到快乐和新鲜。

当丈夫的工作任务结束之后,塞缪尔就跟随丈夫回到了美国。

但是,在非洲的那段生活依然影响着她,后来她决定把自己在非洲的经历写下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快乐的城堡》。在这本书中,塞缪尔除了记载非洲的各种民俗和景色之外,还告诫所有的人:远离焦虑,放下抱怨,你便能得到快乐。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中,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富,高科技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我们生活的节奏也明显加快了许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压力,例如就业、买房、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激发一些人的斗志,但是也会使人产生焦虑的情绪。所以说,现代人的焦虑情绪变得越来越严重。

焦虑的情绪属于人的心理层面,一旦产生了就不容易消除,它不像人生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只要得到满足,不良的感受就会消失。

例如一个人口渴了,这属于生理方面的需求,很难受,但是只要一喝水就解决了。

焦虑的情绪是无形的,也是没有“礼貌”的,焦虑在拜访我们之前不会提前打招呼,而是突然降临在我们身上。而且,我们还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被焦虑所俘虏,它就像影子一样与我们形影不离,把我们的快乐与健康都夺走,最后我们会变得压抑、烦躁。

焦虑是一个人对生活中存在的某种威胁事件或是某种情况过度的猜想,从而引起了高度不安和紧张的状态。焦虑情绪往往体现在高度的紧张上,因为这种高度的紧张会使一个人的精神过于敏感。

严重的焦虑情绪还会发展成为焦虑症,焦虑症会引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碍。

一个有焦虑情绪的人往往会出现头晕、胸闷、失眠等现象,有的人还会用暴饮暴食的行为来缓解焦虑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可是说,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有焦虑情绪,只是焦虑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严重,有的相对轻微。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可以选择进行体育锻炼,大汗淋漓之后心情也会变好很多。而且,我们还可以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合理地安排到每一天之中,这样一来不仅释放了焦虑的情绪,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成就感也是化解焦虑的好方法,一个有成就感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心理满足感,整个人会充满力量,这样焦虑自然不会找上门来。

想要获得成就感,除了需要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之外,进行自我提升也是必要的。

人比人气死人。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不自觉地进行对比,而这种对比就会产生一种竞争的关系。竞争往往会伴随着压力,当压力过大,人就会高度紧张和焦虑。所以,尽量少和周围的人进行对比。

你可以把视线放在自己身上,只为不断地超越自我。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比较,看看自己是否进步了。这样不仅可以化解焦虑的情绪,还有助于自身整体实力的提高。

因为厌倦,所以焦虑——让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某一段时间内,不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厌倦。而且还伴随着疲惫的感觉,就算休息了很长时间,依然没有得到放松。如果真的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心理疲劳期。接下来,你就会被工作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所困扰。

心理疲劳不同于身体上的倦怠,后者只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或是睡一个好觉就可以解决。而心理疲劳这种不良的情绪会让人们对生活失去兴趣,整天愁容满面。

麦克是美国的一名记者,以前麦克十分喜爱记者这份工作,并投入了许多精力,因此麦克获得了十分丰厚的报酬,这一切都是麦克努力的结果。但是不知怎么,麦克最近对工作提不起任何兴趣,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疲倦。

起初,麦克以为是因为太过劳累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就请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在家中休息。但是假期结束后,麦克依然感觉很疲劳,他觉得自己的精神马上就要崩溃了。

麦克为了防止精神崩溃的惨剧发生,就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虽然这个决定在周围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是麦克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麦克的决定就是辞去报酬丰厚的记者工作,而且还将身上仅有的3美元给了街上的一名流浪汉。这一天是麦克37岁的生日,这也算是麦克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麦克身无分文,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就从加州出发了,那一天阳光明媚。一路上,麦克都是靠搭便车来解决交通问题的。就这样,麦克横跨了整个美国。

麦克除了旅行之外,闲暇的时候会不断地回忆和思考自己过去的生活。麦克认为自己当记者的时候,虽然通过辛勤劳动赢得了丰厚的报酬,但是自己却没有随着这不断增长的金钱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反而开始有一种厌倦和疲劳的感觉。

当麦克有机会采访整个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和最受欢迎的大明星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兴奋。这对一个记者来说无疑是可悲的,于是,麦克开始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记者这个工作。

麦克在旅途中开始思考一个终极的人生和哲学问题: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在这长达几个月的流浪生活中,麦克对自身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反思。于是,在麦克重新回到加州的时候,他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激情,并开始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和旅行之中。麦克认为这种生活比当记者更能让他感觉到快乐。

表面上看起来,麦克重新获得快乐是因为几个月的流浪生活和换了一份自己更喜欢的职业。实际上,是因为麦克为自己的心理进行了合理的放松。流浪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放松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那么这个人身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家赫博物·本林的研究成果之一。短暂的紧张可以使一个人注意力得到集中,但是如果是长期的话,那么这个紧张就会化身为“隐形杀手”,虽然不会马上夺人性命,但是却会在日积月累之后置人于死地。

精神上的厌倦和疲惫其实就是一种紧张的状态,就像慢性中毒一样,短时间内还好,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等时间一到就会引发疾病。这种疾患既会破坏一个人身体的免疫能力,还会让一个人的情绪陷入焦虑之中,严重的或许还会得焦虑症。总的来说,这种心理的厌倦和疲劳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小的危害,甚至可以说是对生命力的损耗。

喜新厌旧这个词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且大家都不喜欢喜新厌旧的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喜新厌旧的习性,这是人的本性之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大卫·加维奇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同样的工作和环境中,就会有一种厌倦和烦闷的情绪,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不仅工作效率会变得十分低下,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十分糟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在重复单调的事情,没有一丝挑战,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饱和”。所谓心理饱和,其实就是人们已经感到厌倦,如果不转换一下心情,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会越来越饱和,超过了心理的承受限度,于是会变得越来越厌倦和懈怠,而需要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整天都会被焦虑的情绪所困扰。

随着机器的发明,手工制品似乎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淘汰了,因为机器制品似乎和手工制品同样美观,而且价格还十分便宜。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开始重新青睐手工制品,因为手工制品的做工更加精细。但是,机器制品和手工制品除了价格和做工方面的区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数量方面的区别。手工制品的数量不仅少于机器制品,而且还有一定的限制。

有一个美国人在南非游玩,看到有一个土着居民在销售一种手工制作的帽子,帽子的款式非常精致和美丽,这个美国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土着居民的帽子。于是,他随口问道:“这帽子多少钱一顶啊?”

土着居民回答道:“10元一顶。”这个美国人虽然十分喜爱这些帽子,但是依然觉得太贵了,于是就商量道:“如果我买10顶帽子的话,价格上能给我便宜一点吗?”土着居民非常坚定:“不行,还是10元一顶。”

美国人感觉这个土着居民实在太刻板了,根本不会做生意,但是由于他真的很喜欢这些帽子,于是继续用商量的口吻问道:“那如果我买100顶帽子的话,总能在价格上给我优惠一些吧?”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土着居民表现得十分不耐烦:“这样的话,就20元一顶。”美国人很吃惊:“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怎么我买得越多价格反而越贵了呢?你到底是不是在做生意?”

土着居民回答道:“当我做一顶帽子的时候,我会对这个工作充满了兴趣。如果做10顶的话,虽然没有了之前的快乐,但是我依然可以勉强做到。但是,你如果让我做100顶帽子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被这份工作烦死!”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许多动机,在这些动机中有一个初始动机。所以,在我们刚刚参与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厌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初始动机就会渐渐消失,于是我们的兴趣也没有了,就会感觉到厌烦。这种厌烦的情绪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就连玩耍也一样。

所有人都喜欢玩耍,并认为那是最快乐的事情,永远也不会感觉到厌烦。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许多人玩耍的机会很少,时间也较短,还没来得及感受就结束了,还没有到那种厌烦的程度。但是如果让一个人天天玩耍,那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也会感觉到玩耍其实和工作一样,时间长了都会厌倦。

日本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曾经对一个小男孩进行过治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非常厌学的孩子,根本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去上学。小男孩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带到了森田正马这里,希望森田正马可以让他恢复正常。

在来到森田正马这里之前,小男孩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学习,每天都可以尽情地玩耍,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学习。

森田疗法的主体思想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既然小男孩这么喜欢玩耍,那么森田正马就顺其心意,根本不管他,让他尽情地玩耍。小男孩起初非常高兴,因为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