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云龙舞
12948400000006

第6章 “种子队”建设、厂内岗位大练兵

鸡蛋将石头碰碎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李国贤及其团队的精神,他们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努力开发外贸产品,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有所作为。

有了新产品,也有了订货合同,下一步就是如何投入生产了。

产品外销,可以说是企业兴旺的标志。有了外销,企业就理直气壮,发展步伐就坚实有力。可生产出外销产品却是一件很难的事,绣品厂当时生产工人,不论是厂内还是乡下,还没有一个人生产过外销产品,甚至还没有一个绣工见到过这么大机绣台布(72×108吋),所以最初外销生产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刚刚忙完了新产品开发的李国贤,又紧锣密鼓地忙于新产品生产。1982年2月,李国贤首先从荣成请来了15名机绣能手做生产样。又在当时天福山公社中仓大队举办了由13个大队17名机绣好手组成了骨干培训班,历时半个月,基本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机绣水平。这些人当时被称为“种子队”分散到各个机绣生产点,以点带面,很快使全部绣工机绣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到了5月份,所有的1300多名绣工中就有1000余人开始生产外销产品。到5月底,月产量就达到万套以上。然而,最初生产进度是很不统一,20多个乡镇点分散在全县各地,管理起来十分麻烦。于是,就在1982年7月份,又对全部绣工按自然区域集中规划了天福山、大水泊、口子、嶅山、侯家、高村等6处管理点。由厂里统一选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员。分别对6个点进行专门管理。这样一来,乡下绣工生产总算打开了局面。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有些工业与农村没有联系,而有些工业与农村紧密相连。比如绣品厂的生产与农村的联系就十分紧密,可以说是农村支撑了绣品厂的生产。同时,绣品厂又为农村广大妇女找到了就业出路。2013年,我在散文《仰望大师》中就这样写到:在冷清的农村土地上,有一道相对靓丽的风景,那就是蓝天映衬下的绣花大军。全县每个乡镇每个村子的中青年妇女都在绣花。她们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冷了在炕头上,热了在树荫下。大姑娘、小媳妇在飞针走线,欢声笑语绣出了油盐酱醋,绣出了孩子的学费,绣出了生活的欢乐和甘甜,是刺绣滋润和温暖了农村的生活。

绣工的问题解决了,可厂内的加工整理比乡下还难,外销品严格的交货日期、产品质量、工艺加工流程,都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面对这一情况,李国贤首先对全厂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和调整。2~4月份,先后增设了闷水车间、刻货车间,成立了技术质量科,制定了《机绣产品绣花质量标准》,设置了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实行了以标准指导生产的先进办法。各生产车间工序,相继建立了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实行与经济效益挂钩,首次推行了计件工资制。这一切做好后,迅速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有条件的外出参观,没条件的互带互学。到1982年下半年,厂内30%以上的职工掌握了本工序的操作规程,达到了相当的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劳动生产效率有了空前地提高。其中,技工车间由建厂初期单机日产2~3套,提高到7~8套,个别机台达到10套以上,“巧联目”工序由原来日产15套达到25套,整烫工序单案日产由原来十几套达到44套,全厂最高日产量达到400套以上,月产量达到了1万套以上。到1982年底,全年产值176.31万元,比1981年全年实际产值的76万元增长了131%,其中出口机绣台布3.53万套,交货值103.81万元,占全年总产值的58.8%,创汇23万美元。

1982年,可以说是绣品厂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从新产品产生和成功到新产品出口成倍增长的产值,无一不渗透着全体干部职工的巨大心血。这期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却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辛和年内连续两次迁移厂址的恶劣环境。这一年,是企业前7年发展历程中最不平凡而又十分可喜的一段,企业后来的大踏步发展,可以说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