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弈中易
12848700000004

第4章

“老板,来碗牛肉面,不要牛肉”李近之提高了嗓子喊着,仿佛吃牛肉面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一样,“不要牛肉”几个字却突然哑了下去。

“就是一碗素面嘛”苏梅半取笑地说。

“老又揭穿我”李近之假装责怪地对苏梅说道。

“苏梅呢?”两人说着,面馆老板已经到了身边。

“杂酱面”李近之帮忙说着。

“杂酱面?”见是李近之回答,老板又盯着他重复了一遍,仿佛是问:“加杂酱不?”。

李近之哪里听不懂意思,但天天跟这夜市上的面摊老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早已混熟,知是玩笑话,提高了嗓门喊道:“加杂酱。”

苏梅没有说话,只一个劲地抿着嘴笑。

“大方吧?”李近之看见,接着说道:“开心吧?”

苏梅终于笑出声来:“你是怕我开口再要点别的东西,想堵住我的嘴吧?”

“友谊,我要怎么给你解释什么叫友谊?”李近之顺势借用苏梅的话说道:“在你我的友谊面前,这些事情都不算个事情。”

“那我就再叫两碗猪蹄汤?”苏梅收起了笑容,直着眼神盯着李近之。

“你又打击我,揭穿我。”李近之边说着,面馆老板“识趣”地走开了。

“今天派出所的抓你去做什么?”

“呵呵”李近之边从纸包里抽出方便筷子,边诡异地笑了。

“好,你赢了,快说。”两人仿佛心有灵犀。

“我就说嘛,从见到你到现在,还是你的定力差点,稳不起了吧?”两人平时爱开玩笑,从刚才路边见面一直到现在,谁都忍着让对方先说。

“从你凄凉的笑声背后,我仿佛听出一种无奈,无辜和无助,你大祸临头了。”,苏梅一面强掩饰着内心的担忧,一面又想马上知道真相,于是说道。要换在平时,不免又是一阵拐弯抹角的“奚落”。

“找我去下棋的。”李近之突然认真地说道,不过其中的“玩笑”成分,只有两人知道,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知己”吧。

“快说,说了我……。”话还没说完,两碗热腾腾的猪蹄汤摆了上来。

李近之愣愣的看了看端汤上来的面馆小妹,又看看苏梅,说道:“老实说,你刚才是不是想说我说了你就请我喝猪蹄汤?”

“我请你们两个喝的,喝吧”面馆小妹说完就笑着离开了。

“啊,有时想想,这面馆小妹会不会是你失散多年的姐姐。”李近之边喝汤边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那你说这小妹是漂亮呢,还是不漂亮呢?”苏梅赶紧问道。

“人美,心灵更美,做的猪蹄汤更美。”李近之一根猪蹄吃完,苏梅还没动筷子。

“真的?”苏梅平生恐怕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问李近之。

“那……。?”李近之边说着便盯着苏梅的猪蹄汤?

“不漂亮?”苏梅仿佛要李近之评价那小妹就像评价自己一样,哪里顾得上他盯着自己的碗。

“乌鸦嫌猪黑,自己不觉得。”李近之见苏梅没反应,身子慢慢缩了回去。

“你有什么阴谋?”苏梅看见李近之缩回去才反应过来,明知故问道。

“以阁下的智慧难道还没看出我先说那小妹跟你长得像,然后说她漂亮吗?”李近之边说着边又伸长了脖子,眼睛仍直直的盯着苏梅的猪蹄汤。

这时候的苏梅哪里看得见这些,仍回味着李近之说的每一句话,也许对她这样一个简单的女孩子来说,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李近之在一起摆摊的时候,她的业余时间,恐怕就是回味李近之跟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了。

“喂,面来了。”李近之提高了嗓门,苏梅才回过神来。

“你还没回答我刚才回答的问题呢。”两个碗摆在苏梅左右面前,却没有一点胃口。这个人简单得李近之说到哪里她就想到哪里。

“真的是找我去下棋的。”李近之哪里顾得说话,面一上桌子就“呼呼呼”的吃起来,不过两人有个默契,无论什么玩笑开过后就会忘记,该认真做的事情还得认真做,该认真说的话还得认真说。

“神奇吧?所以说,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很多事情如果只说结果,确实有些神乎玄乎,但要是把过程讲出来以后,你就会觉得顺理成章了。”李近之喝了一口面汤接着说道:“他们叫我去派出所里面上班。”李近之天生的敏感让自己压低了声音,也没有说出朱建的名字。

“去上班?”苏梅这才慢慢地拿起筷子。

“是啊。”李近之依旧呼呼地吃着面条。

“哇,听阁下说话,简直像在听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李近之自幼喜读古书,难免常带古腔,久了,苏梅也学会了这语气。

“神话吧,你像是在听神话故事,我像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回来呢。”李近之吃完了面条,又开始喝汤,他的顺序不是先吃碗面后喝汤,他是一边吃面,一边喝汤,这些细节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出来的,他从摆地摊算卦开残局以来,慢慢养成了注重细节的习惯。

李近之边喝汤边从嘴里挤出字来:“你不知道,刚才的凶险…。。”李近之左一句,右一句地讲着。

“近之哥哥,语文老师教我们,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苏梅用看似认真,但却只有两人听得懂的玩笑话问道。

“梅妹,难道阁下没有发现我用词之准确,说话之精炼,早已囊括了此六要素吗?”这一次,李近之不仅直勾勾的盯着苏梅的碗,还把脖子往苏梅面前伸。

这时的苏梅哪里顾得上面前的面条和猪蹄,只猜着李近之上班的事情,没有在意。

并非李近之如此猥琐,虽是常与苏梅玩笑惯了,实则李近之从小农村长大,深知粮食得来不易,历来节俭,加之奶奶常说浪费粮食会折寿,他长大后虽知是假话,但却愿意一辈子去相信这个假话,他料想苏梅食量,必定吃不完两碗,剩下不妥,临走自己再去吃,更是不够光明,难免被人笑话。

“那你有什么打算呢?”

“还没决定呢”两人玩笑开完,认真的说着“正事”。

“怎么了?”苏梅虽然思想简单,但对李近之,她却总是能够在嬉笑之间看出心事或者顾虑。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李近之只有在苏梅面前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也许在外人看来是自卑,但也许是自负。

“也许别人真的看重你在那方面的才华呢?”苏梅补充道。

李近之仿佛平生第一次这么严肃,轻轻地对着苏梅微笑了一下。

苏梅的脸一下红到耳根,想赶紧找话题“掩饰”,在低头的一刹那,看见还没动过筷子的杂酱面,便轻轻地推到李近之面前。

李近之也不客套,抓起筷子就吃,但终于还是没能忍住,“扑哧”一下,整嘴的面条喷到碗里,但他没有停下,继续“呼呼呼”地吸着面条。

苏梅知道自己被发现:“看嘛,为了多吃一碗面,把人家的脸啊,耳朵啊整得火烧火燎的。”

“老板,算账”李近之吃完杂酱面,见苏梅也已吃完,于是大声喊着。

“还是我来给吧,算是庆祝一下你就要去上班了。”苏梅说着边拿出了自己的钱包。

“好吧,你给。”李近之半生走来,能称得上朋友的,屈指可数,但苏梅能算一个,李近之对待朋友就是这种性格。属于古代专渚接受伍子胥恩惠一样的个性。

午夜的街头,是初冬的时分,也许是两旁林立的高楼,让两个看似陌生孤独的年轻人感受不到寒风的凉意,并排的背影,在昏暗的路灯下,闪耀着绚丽的舞姿。

“看不出,那面馆小妹还多仗义的,真的请我们吃猪蹄。”李近之边推着他那个烂自行车边说道。

苏梅似乎习以为常,早已忘了这事,但很快找到了借口:“你上次帮过人家,人家记恩,哪里像你,不讲情义?”

“那好嘛,算我欠你一顿面钱。”李近之开起了玩笑。

“是两顿。”苏梅笑着说道。

“利息?”李近之问道。

“数学问题,本来该你请我,结果变成我请你,这一来回就是两顿。”

“高手,佩服……。”

“友谊,我要怎么给你解释什么叫友谊?”这话仿佛成了两人的口头禅,但也许两人潜意识里已经将这句话变成了自己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不能去面对的某些问题的理由和借口了。

“友谊算利息。”

“呵呵”

“呵呵”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苏梅楼下。

“明天见”

“明天见”

李近之的眼神慢慢从大门口移到旁边楼上,直到苏梅楼上房间的灯打开,直到一直等待的灯光熄灭。

李近之站着的地方,正好在一棵树下,楼上隔着玻璃的房间正好看不见,这一次,他没有马上离开,也许是今晚的经历,让他第一次觉得有勇气去面对苏梅的这份感情,也让他第一次觉得站在这里,就能守护着楼上的苏梅安静的休息。

也许是他想着一些将来的事情,久久没有回过神来,但这些事情,都无关于事业和前途,却与苏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