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12539400000011

第11章 《清明上河图》之谜(2)

“清明”是什么意思

既然清明不是节令,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人们提出了“地名”说和“颂词”说。

所谓“地名”说,指的是“清明”乃汴京郊外的一处地名。

孔宪易的文章,曾对画中的“城门楼”作了分析,认为那城楼可能是东京城门外东郊的蜘蛛楼。据《宋会要辑稿》载,当时东京内、外城及郊区,共划分为136坊,其外城东郊区分为3坊,第一坊便是清明坊。同时,从《东京梦华录》中可知,宋代的东京,在坊巷中有“军巡铺”及“望火楼”的设置。孔文推测,清明坊可能是借蜘蛛楼作为望火楼。这样一来,《清明上河图》便可以解作从清明坊到到汴河口一带的汴水秋色。

所谓“颂词”说,为邹身城提出。他在《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一文中,既否定了传统的“清明”为节令的成说,也否定了“地名”说。他说:画面涉及沿河数里的好几处街道,并不局限于郊外的一个地点,故“地名”说欠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他还引金代人为《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跋文“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为证,点明此画的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所谓“承平”,即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意思,即歌颂统治者的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从而惠及天下万民。

以“清明”喻太平,在我国出现很早。《诗经·大雅·大明》中就有“肆伐大商,令朝清明”的诗句,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世祖)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后汉书》亦有“固幸得生清明之世”的说法。宋苏轼的《司马温公神道碑》中的“朝廷清明”之语,也是这个意思。

宋徽宗赵佶喜画,自己也是有名的书画家。他在东京创办翰林画院,给画师们以优厚待遇。他要求院中画师每作一画,必先呈画稿,经恩准后才能细致创作。张择端为当时画院待诏,颇受恩宠,当然要张扬功德,粉饰太平。他作图进献徽宗,渲染帝京内外繁华景象,意在称颂盛世,以取得徽宗的赏识。画卷的第一收藏人也正是宋徽宗。以“清明”为题名,显系称赞“太平盛世”,为皇帝歌功颂德。也正由于如此,画面选取秋景而不绘春色,因为汴城八景一向以“汴水秋风”居于首位。

然而这种“承平”,正是北宋末年社会大动乱的前奏。政和后不到十年便是民族大劫难的“靖康”之变,徽宗父子成为金人的俘虏,北宋灭亡,繁华的汴京转瞬毁于战火,画家也流亡到了南方的临安(今杭州)。可以想见,当他在临安回首北望时,一定国恨家仇充塞于胸怀。他追摹故国风物,在南渡后的作品中寄托着深沉的哀思。所以明代董其昌在《容台文集》认为,张择端的新作是“南宋时追慕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痛人心肺的民族灾难,使“清明”一词讽刺性地表现出新的主题,民族斗争的烈火已赋予这个题材以新的思想内容。所以有人谈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清明”,与其说是“颂词”,还不如说是“讽喻”。当然,画家当年是否作如是想,不得而知。

祖本真迹在何方《清明上河图》诞生后,在8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历尽劫难。

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张择端完成了这一历史长卷后,就将它进献皇宫。宋徽宗赵佶十分珍视,据说曾用瘦金体在卷首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双龙小印。他还题了御诗一首:“我爱张文友,新图妙入神。尺缣赅众艺,彩笔画黎民。始事青春早,成年面首新。古今批阅此,如在上河春。”这样,宋徽宗成为此画的第一个收藏者。

不久,汴京陷入金人之手,宫中金银珠宝、名贵文物均被掠走。但起初金人不识此画的价值,致使流落民间。数十年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张著最早在画上撰跋,稍后张公药、王涧、张世积诸人亦于画上题咏,可见其艺术价值已被士人认识。所以元朝建立后,《清明上河图》再次被收进宫廷。著名书画家赵孟兆页官至翰林学士后,将它从藏阁中取出,秘密送回老家湖州,用膺品归入藏阁。真迹又到了民间。

时至明代,《清明上河图》落入了精于雕刻、又识古画的大理寺卿朱鹤手中。朱珍藏数年后,被名士徐赙以重金买去。徐常邀翰墨名流把玩,并有人临摹。数年后,徐染沉疾,弥留之际,将此画馈赠好友李东阳。1515年,李东阳在画卷上书写了长篇跋文。后又几次易主,流落到苏州。嘉靖年间(1522~1566),被学者王忄予购得。一代奸相严嵩得知后,向王忄予索要。王以膺品进呈,招致陷害,瘗死狱中,真迹也终于落入严嵩之手。严嵩失宠势倒后,严府被查抄,《清明上河图》第三次被收入皇宫。可到隆庆时(1567~1572),嗜画成癖的成国公朱希忠将此画弄到手,后又辗转易主。最后,被一内臣窃得,藏于御沟石缝之内。恰逢天降暴雨,沟内水涨,淹及石缝。待到雨停水退,画面已被污损得一塌糊涂。且不久又流落民间。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真迹被湖广总督毕沆买到。嘉庆四年(1799),毕沆因“剿匪”不力及滥支军费被处死,家产被抄没入宫,《清明上河图》又一次被收进宫廷。

民国初年,清逊帝溥仪从故宫盗出大批珍宝文物,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先存入天津租界,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这幅画卷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8月,随着日伪政权的崩溃,伪帝宫的大批珍贵文物在动乱中流散到民间。

1946年,解放军进入长春,部队一干部收集到伪满宫中流散出去的十余轴画卷,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林枫,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52年,《清明上河图》第五次收入“皇宫”——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走过的路已是够巅沛流离的了。可谁知它还有一劫。1966年12月中旬,康生暗示其爪牙以红卫兵扫“四旧”为名,选中目标抄家,抄得的文物,一律送到故宫文渊阁保存。

康生以鉴赏文物真假为名,经常只身潜入行窃,有时亦偕陈伯达或李作鹏前往。随行的李作鹏,就窃走了《清明上河图》、《乾隆帝三下江南》画卷等文物共800余件。“四人帮”倒台后,《清明上河图》再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是,这幅画卷虽然仍为张择端的真迹,却是他南渡以后重新绘制的,并非北宋宣和年间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残卷。

从南宋开始,民间就流传有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真迹。那是南宋汴京陷落,张择端南渡以后重新绘制的。这幅画后来几经曲折,也流入民间。而且,《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均有临摹者,仅清代皇宫所藏即有12幅之多。据说,末代皇帝溥仪赠与胞弟溥杰的就有四幅。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有30多幅。

大陆藏有十几幅,台湾藏有九幅,美国藏有五幅,法国藏有四幅,英国和日本各藏有一幅。除此之外,没有统计在内的还定然不少。这些繁简大小不一的《清明上河图》,流传在社会上的究竟有多少幅,恐怕是永远也得不到确切答案的谜。那幅张择端在北宋政和年间所画的祖本真迹在何方,也同样是不得而知。

人们不禁要问:《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在哪里?

据说,我国著名的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在解放初期清理由清宫流落沈阳的部分文物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可经他考鉴,“原卷在流传中确残后半部”。在这之后,我国著名风俗画家刘凌沧先生也在《风俗画漫谈》中提出重要论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正当我们欣赏得入神时,画卷却戛然而止了。据我推想,这幅名作经过千年的辗转流传,后半截已经佚失,或为奸商截去,另成一卷出售牟利也是可能的”。

这真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吗?如是,后半截又哪里去了呢?历史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高深莫测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