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12536500000007

第7章 洞明世事,修身立德(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中国人自古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大丈夫重在“立德、立言、立行”,把社会使命感跟个人价值观紧紧联系在一起。德是内存于己的素质,立德必须先修身。季老认为人生贵在一种高的境界,能够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并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只有懂得关怀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心的要求,从而更多地把这种修身立德的思想融合进人生观、价值观中,形成自己的为人原则和处世准则。

人生贵在高境界

季老谈人生,认为人生应当有高境界。这里所谓的“高”并不是指身份地位或者形而上学意义上的“高”,而是一种追求善与美的人生态度,以及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意义。因此,他并不认为哲学家的哲学是人生的高境界,他说:“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地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在这里,季老强调的是在有限人生中所应具有的精神高度。他的眼界不是放在个人狭小的生活圈子中的,而是时刻与国家和人类的发展保持一致。他有一篇散文《听雨》,细致地描述了这场雨的状貌以及对雨的赞美。对于这篇散文,如果仅仅理解为季老雅人雅量的情趣那就错了,这里自有他的忧思。这一年,北京缺雨,北方地区也普遍少雨,对农民来说,如果继续干旱下去,一年的收成都将毁于一旦。此时的季羡林忧心如焚,终日坐卧不宁。而这天早上一起来突然发现下雨了,雨量也还不小,怎么能让他不高兴?这种高兴,完全出自本心,没有丝毫造作,他也并不认为心存对他人的关怀和忧患就如何高尚,相反,他说:“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门。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这自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佛语有云:“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意思是说遇事要替别人着想,评论别人先要想想自己。季老从不因心忧他人而认为自己多么高尚,也不因对别人施恩而沾沾自喜。佛家有句禅语说:“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季老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之所以说季老的人生境界高,是因为他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世事。这种平常心是他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对人生的了悟,是长寿的人生中对世事的洞明。他十分欣赏陶渊明的《形影神赠答诗》,曾多次提到这首诗,并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确,宇宙万物是一个大化流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委运而乘化。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外物左右而偏离自身本心的既定方向。人生世事纷繁复杂,要时刻注意按内心的原则办事,在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许多来源于内心的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人应该做到不自狂、不躁进、不悲观、不自卑,遇事不强求,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对万事不要计较太多,杂念多了,便无法做到无私。这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成熟,是对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了解了这些,便也了解了季老的人生境界。佛家也说:“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有时现状并不让我们满意,但我们很难改变他人或是要求他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所以,要想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想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更好。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那么它展示给我们的就会是阳光和煦、山清水秀;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定是灰暗与苍白。同一件事,看开了是天堂,看不开就是地狱。善良、宽容、仁爱能产生幸福;而自私、嫉妒、勾心斗角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灾祸。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心随境转”,人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处的环境改变,心态也会随之而变。但是实际上,往往是“境由心造”。佛家思想要人们做到“境随心转”,以平常心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成败得失,这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伦五常不可违

五常是指中国社会的五种人伦关系原则,即:仁、义、礼、智、信。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又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又扩充为“仁、义、礼、智、信”五说,后称为“五常”。它是用以调整和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儒家思想的五大支柱,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发展进程,是国家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季老曾多次提到,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将“三纲六纪”称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他对此十分赞同,将之称之为社会生活的规则。经常会有人提到“人伦五常”这个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具体去理解这人伦五常呢?儒家在处理这五种关系时的总原则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论语》中对“仁”的解释有很多种,总的来说,仁者,即有爱也。具体地说,就是在与他人相处时,能用对自己的一颗真心去对待他人,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就是要有一颗关心他人的心,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其实就是仁了,“仁”是五德之首,是儒家典范中所着重强调的一环。在他人有难时伸出援手,救人于危难,即为“义”。儒家对人的情感的正常发展是持支持态度的,但又反对人尽情地宣泄情感,认为要有一定的限度,因而主张以“礼义”来节制感情,正是所谓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狭义上的“礼”指的是“礼仪”,是一个人出世的基本规范,只有合乎礼仪,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而广义的“礼”则指规范,就是全社会范围内通行的行为标准。古代人讲究“礼数”,并以此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各种关系都必须遵从所规定的礼节,否则就是不合乎礼仪,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智则指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理解透彻,追求智慧,成为智者,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理想。孔子把“智”与“仁”放到一起提及,《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可见,“智”在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信,从字形结构上看就是“人言”,包括自己对他人的承诺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根据《论语》中对“信”的论述,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以信为政,以信交友,以信立身。所谓“人无信不立”,说的就是诚信的重要性,这对于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生存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启示意义。“五常”作为社会上的一种人伦关系的原则,并非一种强制的律法,而是一种引导——通过道德力量去引导人们,积极向善,追求真美,同时也将社会导向稳定发展。它是在道德层面上对人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荀子曾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意思是说:水和火是由气构成的,但是没有生命;花草树木有生命,但是却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懂仁义道德;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懂义气,所以是天下最尊贵的。这里强调的还是五常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能够支撑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早已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无论社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内心深处的这种伦理道德观是无法根除的,这也是在今天仍然提倡“人伦五常”的积极作用。季老在文章中常常说道:“这世界上毕竟也有一些‘坏人’,但是请相信绝大多数的人是‘好人’。”这里所说的“坏人”里大概多是不守五常之人,是做事不遵守道德和规约的人。倘若人人都能坚持“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伦常准则,社会会更加和谐安定,人们的生活也将是安乐的,而那些所谓的“坏人”终将被社会趋势导向正途。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人伦五常讲的就是人要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衡量准则,能否更多地替他人考虑,能否将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换位思考”。有一位年轻人,事业成功,爱情甜蜜,但他常常感到不快乐,也难以让身边的人快乐。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向长者请教:“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而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智者微笑着说:“其实这并不难,我送给你4句话,你听后认真体会。”年轻人急迫地想知道内容,长者眼望远方,慢慢地说:“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是,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话虽不多,却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把自己当成别人,就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人最难的就是认识和了解自己,如果能把自己当做别人,从客观的立场上来认识自身,就会走出当局者迷的困境,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等一系列对自己成长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这样思考的结果便是突破局限,获得更大的提升。把别人当成自己,重点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有时候,人会太过于欣赏自己,而忽略了欣赏别人的优点。如果能做到体谅别人就像体谅自己一样,处处为他人着想,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把别人当成别人,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性格和优点,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个性,给予别人一定的空间,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人。不需要事事都得到他人的认同,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种意见、不同种态度,一件事的完成和解决才变得更加轻松和完美。所以,要包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不要总想着改变对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自然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最后一句是把自己当成自己,强调的是坚持自我,不因外界的变化而随波逐流丢失自我。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屈服、不奉承,只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坚守自己原则的人永远会显示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自信魅力。佛语有云:“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会社会上的生存法则,伦理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交通法规”,在路上的每一个行人都要自觉遵守,社会才能确保每个人的安全,违背伦理道德的人必将遭到全社会人的反对和唾弃。我们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遵循伦理的规则,上司对下属、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都要宽容、爱护;反过来,作为下级、子女和学生也要严格自律,努力做到仁、义、礼、智、信的全面发展。季老非常重视人伦五常的观念,我们都知道,他一直对未能尽孝在母亲身旁而耿耿于怀,因而对婶母极尽孝道,一直侍奉婶母直到她去世。同时,他十分爱国,曾放弃难得的出国机会而选择留在祖国。他曾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在季老心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中国久远的文化永远是值得保留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