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男人要懂经济学
12532600000008

第8章 职场经济学,帮你提高身价(3)

(1)明确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首先要清楚自身的能力大小,通过给自己打分,看清自身的劣势和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分析。分析自己就是要对自身进行深入地了解,依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和选择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和机会,从而把“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彻底地解决。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追随社会的潮流,并有的放矢。其次是定位。定位就是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独有的招牌,从而使自己的才华在招聘会上能更好地被招聘单位所欣赏。但是,我们在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上,一定要做到客观、全面以及深刻,绝不能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进行回避。

(2)发现自身的不足。像经验、经历以及性格的弱点中的欠缺要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及提高。

(3)对职业的方向做出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要擅长抓住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要对社会的大环境做出分析:包括自己所挑选的职业,在现在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社会的需求状况以及热点职业门类分布状况;专业所需求的形势;当前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自己所挑选的企业在以后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在本行业中的市场占有、地位以及发展趋势等。

第二,组织分析。这是个人要着重分析的一点,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就是组织。应对自己将要成为其中一员的组织进行各个方面的详细了解,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二者之间拥有了比较多的共同点,个人与组织才会相互融洽,不会相互排斥。

第三,人际关系分析。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人际关系状况的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上面的自我认识分析,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对“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进行解决。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定位的方向,而定位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定位的四项基本原则、综合自身实际来确定,也就是根据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爱以及择己所利的原则,来挑选适合自己以及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一个人如果能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也能给你带来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将因此变得妙趣横生。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那就什么也做不好。只有从事一项自己喜爱的工作,才能使你感到满足,将来才会事业有成,否则,不仅自己受折磨,而且对社会也将是一种损失和浪费。因此,我们必须防止从众心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自己打造核心竞争力

唐骏离开微软后,在一片质疑声中坐上了盛大公司的总裁之位。他带领盛大赶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他一上任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网游公司上市的先例,并且那时美国的股市环境也很差,可想而知,盛大所面临的困境有多糟糕。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唐骏开始对国外的投资商们进行游说。

一次,唐骏走进了一位投资人的办公室。那位投资人在听完唐骏的叙述后便问:“昨天,中国的概念股又全部下降,我为什么要把钱投给你们?”说完这话,投资人很悠闲地抽起了雪茄,不再理睬唐骏。

唐骏见那位投资商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便微笑着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你信任微软,信任比尔·盖茨吗?”投资商抬起头回答:“那是肯定的,我信任比尔。”

唐骏又接着问:“那么,你知道比尔·盖茨相信谁吗?”

投资商问:“是谁?”

唐骏很自信地回答:“比尔·盖茨相信我。”

投资商觉得很诧异,唐骏便解释说:“在微软历史上,我是唯一获得了终身荣誉总裁资格的人,这个应该可以说明盖茨信任我了吧?盖茨相信我,你也应该相信我。”

唐骏的这招果然见效了。

唐骏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说服投资商,是因为他拥有的个人品牌效应。人们经常发现,拥有优秀的个人品牌是那些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好像总是能够散发出独有的魅力,取得一些常人看来难以想象的成绩。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个人品牌”是重复出现的一个词。从前,人们认为,只有企业才可以拥有品牌,而如今的人才市场上却也出现了这个词。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除了很少部分的职业和岗位外,绝大部分的职业都进入了买方市场,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个时候,你要想在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能吸引人的特殊技能,而这也就是形成个人品牌的原因。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拥有自己出色的个人品牌,他们总会让人有深刻的印象。管理学家曾经指出:“在职场中,你应尽快创建出自己的品牌,从而才能让同事和老板加深对你的印象。在职场中,假如你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就会有更多向上发展的机遇和更多选择的机会。”

那么怎样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第一是个人品牌定位。你要想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就要先了解自己的个性。“性格决定命运”,在这里,定位也取决于性格。什么样的性格就选择建立什么样的个人品牌。这是对个人品牌进行塑造的基础。你先要弄明白这几个问题:我的个人特长、我适合从事的工作以及我想在人们心目中建立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二是工作技能强。在这点上,产品品牌与个人品牌是相通的。个人能力强,就能把自己的品牌构筑起来。而产品质量好,就能把品牌建立起来。树立个人品牌的重要元素是精深的专业技能。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出色且不可替代。

第三是较好的学习能力。建立个人品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你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而且,就算你已经拥有了个人品牌,但为了要保持它,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及吸收新技能。你要想拥有大家所认同的品牌,就必须慢慢地培养和不断地积累。

第四是人品质量。对个人品牌来说,人品和道德水准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来说,个人品牌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因此,要想创建个人品牌,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言行达到一致,你的行为才能让人信服。

第五是适当地包装自己。虽然你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如果你不注重自己的仪表,没有什么特点,就很难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你想要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形象,使自己的名字更加深刻地进入人们的心中,就必须要有更有魅力的语气、更有品位的衣服以及更优美的身姿。

位置效应,不可忽视

有一天,搬运工偶然在路上碰到了微服私访的首相。

“你每天工作几小时呢?”他截住首相问。

“8小时。”首相回答。

“你没我辛苦,我每天要工作12小时。”搬运工说。

“你口袋里现在有多少钱?”搬运工又问。

“有2000美元。”首相说。

“我却只有20美元”。搬运工说。

搬运工非常不解,便自言自语:“他没有我辛苦,他为什么比我富有?”

职位的不同是问题的根源。出生地、家庭背景、运气机遇、性格等偶然性因素会对人的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任何成功都存在着自身的必然性规律,并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因此,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用假设获得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职业发展成功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只有参与社会分工协作,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有用的服务和生产有用的产品,才有可能在职场上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有用的产品或有用的服务提供得越多,他所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才能使他在职业上获得成功。

所以,高效岗位和高效劳动是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更多的有用服务或生产更多的有用产品的基本条件。

能产生高效结果的工作岗位就是高效岗位。打个比方:一个师长和一个排长,他们执行的任务都是去对抗敌人的一个师。显而易见,在任务相同的情况下,师长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渴望一个排长率领一个排,去对抗敌人的一个师,可以说是异想天开。而师长率领一个师打败敌人的一个师,显然就有可能取胜。从效用上来说,师长的这个岗位比排长的岗位更能产生高效的结果,就是高效岗位。

为实现高效而做的努力就是高效劳动。我们拿上面的例子接着说,如果这个师长对这次作战的认识不全面,像战国时期长平之战中赵国将军赵括一样,主观上,他并未为赢取这场战争而做任何的努力和准备。

那么,我们就能断定他取胜的可能性还不到1/2。因为对方对战争的准备比他做得更充分,火力也更足。此时,我们可以这样假设:他的上司对他作战前的准备工作十分不满,便临阵把他撤了下来,换上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将领。

一上任,新将领就对战争的形势做了多方面的侦探和分析,因为他的辛苦和努力感动上苍,让他得知敌方的行军路线,在某地段打伏击可以确保他获胜。跟前任师长相比,此时新将领的劳动就属于高效劳动。

一个人职业发展成功的速度和高度取决于高效岗位和高效劳动。假设,我们的资源只有时间资源,把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等客观条件对工作的影响抛开。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占有高端岗位,进行积极有效的劳动,这是一个人最快获取职业成功的条件。也正因为这一点,许多人对被提拔和竞选总统非常热衷。他们想通过获取更大的职业和更重要的岗位舞台,来使自己获取更大的效用。

我们想要获取职场成功,必须依赖于主观努力(像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心态的平和、做事态度的积极主动),而不能只依赖于客观条件(像高效职位、资本实力、人脉资源)。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和方向,要选择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又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人生定位。其核心关键点为:首先,人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最终就会一事无成;其次,对自身的目标要有合理的定位,要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看低自我;最后,要让目标满足于符合社会需要以及符合自身优势特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二,人生机遇,要能很好地把握住人生各个阶段的机遇,选择效率较高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人们有上进心,以争取到更高的职位,来占有更大的资源平台。切不可在现有的职位上自娱自乐,在机遇来临时还浑然不知,而是要擅长利用各种升迁机遇来提高自己。

第三,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把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不但包括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观念以及强烈的愿望等,还包括要为高效做事寻找正确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所做的事情必须是“正确的事情”,否则,就会劳而无功或背道而驰。

第四,制度和技术环境,要选择对自身成长有利的制度和技术环境,并在环境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以及不断地总结,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人的职业技能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力很强的人,总是可以将自己的工作能力保持在领先地位。反之,没有学习力的人,会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从而使自己被社会淘汰。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能变,可学习却是唯一不变的。

聪明做事,吸引注意力

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学者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的经济学》的文章中最早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一观点。正式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他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指出了目前有关信息经济的提法不妥当,因为其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怎样利用稀缺资源。而对于信息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他认为,信息不但不是稀缺资源,而是一种过剩的资源。因为现今社会是一个拥有非常丰富以至于泛滥的信息社会。而对过剩的信息资源来说,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