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12526500000008

第8章 有见识的女孩最好命(2)

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当其他同学都在为数学头疼时,女儿看看题目就知道结果了,觉得题目太简单。上二年级的时候,她就开始用乘除法来计算,如练习本6角一本,买8本,给她10元,让她计算出怎么找钱。读完二年级便直接升到四年级,老师说三年级数学是关键的一年,于是母亲借来三年级两学期的数学课本,仅仅10天女儿就掌握了,开学后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考试,她的成绩是最高的。并非女儿是天才,而是在当“掌柜”的时候,她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许多,因此学习起课本来就很轻松。

8岁以后,女孩的学习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父母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很多。她们会说、会写,也能独立处理一些问题,有了一些主见。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女孩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实验证明,8~12岁的女孩处于人生的新起点,对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接受、学习事物的速度非常快。这期间所学到的东西将会伴随她的一生。

在这一阶段,家长要正确引导女孩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优缺点去学习一些东西,让女孩见识一下繁华的世界,锻炼辨别能力,为她们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内涵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当你的女儿想学画画、想学跳舞、想学电脑时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打击她们想学习、想探索的积极性。

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先天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多数人的智力都是相差无几的,关键还在于后天的培养。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女孩读书的兴趣,经常带她们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开阔眼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1)学校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种植树木、制作标本、科技实验等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2)运动会、集体出游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能力,更能提高她与人交往的能力。

(3)学习一些消防、护理知识,使女孩学会很多生活常识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聆听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讲座,到敬老院、孤儿院表演,义务劳动,使女孩学会区分真善美、假恶丑,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和追求。

女孩就要见世面

一位教育家说:“没有读过安徒生童话的童年,无论怎样富足、尊贵也是有欠缺的童年;没有受过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的中国孩子,一生走到哪儿都会感到底气不足。”见多才能识广,见识得少,眼界狭窄,看事物片面,看不清本质,容易受到诱惑。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只会是个无知、没有主见的人,只满足于现状,也就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容易受环境的局限,造成恶性循环。父母应该带女孩见见世面,拓宽她的眼界。

从小要带女孩出入各种场合,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这样,女孩长大后即使处在艰难的困境中,也不会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这样养育的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明智。她们清楚地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无论怎样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被外界形势左右,失去自我。

杨澜说她三四岁寄居上海外婆家的时候,年轻的舅舅常在领了工资的周末带她去最高级的红房子餐厅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体电影。长辈们责怪他为个小孩乱花钱,他却说,女孩就要见世面,不然将来一块蛋糕就把她哄走了。

由此可见,培养女孩最重要的是让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不断强化她的自我价值感。学会区分什么是优秀的、善良的,什么是卑劣的、丑恶的,以及如何认识别人。

女孩要出去见世面,才能聪明起来,这样她长大了才不会因羡慕别人而受到诱惑。这并不等同于溺爱,而是让女孩对物质基础有一个了解,知道什么东西是应该珍惜的,什么才是自己追求的。如果让女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满足她各方面的要求,让她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就不会羡慕他人了。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样的父母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虚荣、任性的人。

无论是风吹还是浪打,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父母不可能替女儿承担所有,她必须慢慢地学会自己承受一切。家长如果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顺水而流,随风而逝”,就要培养她的独立、自主、自爱、勇敢的品格,使其成为一个刚柔并济的女性,有独立能力适应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将来的生活中不依赖任何人。

在女孩的眼里,世界是以“关系”为主,因此她们喜欢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也愿意走进人群中寻找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社会交际、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女孩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会与人沟通,那么女孩不会认同这个世界,更不会走进社会。作为父母,一定要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成为女儿的引路人。

如果家境好,不妨带女儿多见识繁华的世界,开阔的眼界能让女孩更聪明。如果没有条件,那么就让她多看些书,一本好书能让女孩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带女孩去咖啡厅和音乐厅感受艺术的美好。当然,这也不是让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女孩的所有要求,而是让她有富裕的内心和丰富的见识。许多女孩之所以面对小小的诱惑就一头栽进其中,关键原因就在于她从未接触过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一旦面对就乱了分寸。

有一位母亲在博客里说自己的妈妈是一位传统的知识分子,长辈言传身教的艰苦朴素的观念,不但影响了她,还影响了她对后代的教育。她的女儿上幼儿园,还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她经常教育女儿要省吃俭用。

这位母亲后来出国两年,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变化,明白了只有积极才可能富有,节约只能解决温饱。回家后看到已经上小学的女儿还不会花钱,怕她跟不上时代,于是就积极地鼓励女儿把口袋里的零用钱都用掉。那段时间,母亲每周都带着女儿去餐厅吃饭,还带她坐在五星级饭店的大堂里看来来往往的风景。

为了女儿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她们搬到高级地段,把女儿送进重点小学,业余时间学绘画、学音乐、学外语。她买来有关礼仪和教女孩穿着打扮的书籍揣摩,终于,女儿爱上了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喜欢上优雅、古典的美,欣赏自强、有个性的女人,在客人面前落落大方。许多人都说她女儿气质好。

母亲每个月至少带女儿去两次图书馆或书店,还根据她的爱好为她报了钢琴班,女儿的钢琴也过了10级。假期的时候,母亲带女儿去摘草莓、采樱桃,让女儿体会乡村的生活。

这些都让女儿见识了不少,但是平时在零花钱方面,她没有一定的计划,有些大手大脚惯了,平时的零花钱也不少,但是很快就用完了。为了让女儿学会有计划、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从初三暑假那年起,母亲就让她学着打工。

后来女儿找到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每天去的时候不坐出租车,先走20分钟的路再坐公交车去上班。一个暑假过去了,女儿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和生活中的点点挫折,从那以后花钱也懂得节制了。高一的暑假,女儿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一边卖气球,一边在一家珍珠奶茶店里打工。快开学的时候,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辆中意的自行车,还有一些结余。后来,平时家人给的钱,她也开始计划着花,慢慢地也积攒了一些。

母亲要让女儿去见识更多的东西,亲身体会世界的美好和生活的本质,培养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在这花花世界里,要懂得自立、自强。

大方给钱不是最好的爱

父母千万不可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给女孩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却忽视她的教养。华丽的衣服、精美的装饰都只是外在的东西,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培养女孩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女孩从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攀比、不贪慕虚荣。

现在许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孩得到了更多的宠爱。“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使得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的资金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对女孩在物质消费上也是有求必应,父母对女孩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对自身的关注。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有一天,当这些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女孩养成习惯,面对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时,不良后果便慢慢地显现出来。

就读于省重点高中的小悦由于偷窃被学校记过处分。小悦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也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祖辈和父辈都是普通职工,生活水平只是中等,但是她享受着众多人的宠爱。小悦从小就是一个乖巧、漂亮的女孩,聪明机灵,成绩一直很优异。祖辈对她更是“捧在掌心,含在嘴里”。小悦的吃、穿、用都是高档的,平时的零花钱也不少。进入省重点高中以后,接触的事物多了,她发现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这让她见识了不少东西。随着小悦见的“世面”越来越广,花费也越来越高,父母的工资毕竟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她的高消费水平,她几次向家人要了钱仍不够花。于是,一次在去同学宿舍玩的时候,趁同学不注意,她把同学的钱包及抽屉里的钱全拿走了。

这样的悲剧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家长没有引导小悦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反而使小悦产生了与家庭条件不相符的消费观念,助长了她的虚荣心。

家长要让女孩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帮助女孩建立起适度、健康的消费观。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给女孩买东西时就要考虑承受能力,而不是自己节衣缩食,给孩子的却是高消费,这样一味溺爱的结果只会是好心办坏事。

父母带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女孩就会健康地成长吗?

小美是当地出名的富家女,父母长年在国外经商,爷爷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贸易公司的老总。家长花了近10万元让小美进入重点高中借读,虽然成绩平平,但因为长相靓丽、举止大方,小美成了学校里有名的人物。平时只要学校里不规定穿校服,小美就把钟爱的各种名牌穿上。由于小美从小养成了任性、叛逆的性格,脾气非常大,一有不高兴的事,就去高级商场里购物。她的朋友很少,因为“大家看不惯她”。有时候同学们谈论着最近广告上哪种零食好吃的时候,小美会突然跑到超市,买上一整箱放在教室里友好地招呼大家吃。同学们欢呼几声吃过以后对小美还是不亲近。起初小美会积极地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愿意和她一组,除非老师分下来了。久而久之,她就经常独来独往了。

其实从小美的身上大家能感觉到,她没有知心朋友,缺乏父母的关心,她希望用种种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同,却引起了别人的反感。父母忙于事业,把亲情用物质和金钱来代替,他们给了小美优厚的物质生活,但孩子并没有真正地接受,因为这不是她要的“爱”。她渴望的是亲情、友情,需要的是关怀。父母在教育女儿时,不要让她们形成任性、虚荣、好逸恶劳和自私的性格。家长要重视培养女孩的内涵。

给女孩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女孩有良好的性情、健康的人格、广泛的兴趣、向上的动力、责任感和包容心。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在精神上丰富其思想,这样女孩才能独立自强、见多识广、勇敢自信、高雅睿智。

从细节之处培养女孩的好习惯,让她们过奢华的生活以显示所谓的“高品位”,不如让她们拥有智慧的头脑;让女孩吃山珍海味,不如让她们懂得勤俭、礼貌;让女孩穿高档衣服,不如让她们掌握仪表整洁、得体的方法。

女孩高贵的气质来自其高品位的内心,来自其知识的不断积累。父母无法给孩子天使的翅膀,但一定要给孩子女神的尊严,告诉女孩要自己宠爱自己,自己维护自己,懂得自尊、自爱,才能成就未来。

给女孩一双慧眼

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幻莫测的世界,把握住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到价值所在。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女孩亦然,家长要教她学会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是教育、熏陶女孩的好时机,可以帮助女孩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勇于追求。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会随时迷惑对生活还不了解的无知、善良的女孩们。怎样让女孩看清事物的真相,抵制花花绿绿的诱惑,是父母必须教会女孩的。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坐公交车的路途中碰到一个人,这人一会儿让乘客往里走,一会儿让乘客给老人让座,大家都以为她是工作人员。谁知在大部分乘客找到位置坐下来以后,这个人就拿出了自己的产品,介绍说自己是一家大公司驻本地分公司的销售员,现在公司做活动,限量版的钻石只要100元钱一个。接着便拿出来一块玻璃做演示,女儿很喜欢这类透明的东西,拉着母亲的手想买,但母亲什么都没说。这个人鼓动乘客说,由于数量有限,所以只优惠前10位顾客,车厢里有几个年轻男女买了下来,随后也有几个人跟着买了,这个时候,母女俩也该下车了。下车后,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不买一个,母亲告诉女儿,那个销售员设了“套圈”,那几个带头买钻石的人跟她是一伙的,几个人带头买了以后,其他人觉得东西便宜,就会跟着买,这些贪小便宜的人就会上当。女儿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