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101个小窍门
12519900000008

第8章 用药小窍门(1)

药物治疗高血压是根据人体调节血压的机理,人为地使用一些药物,作用于相关环节,以达到调整和控制血压的目的。但“ 是药三分毒”,并不是说使用降压药就一定能够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用药是有一定窍门的。在高血压的病程中用药的剂量和服药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人体的血压一直在环境和心情等外在以及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处于波动的状态,什么时间用药最合适?女性用药和男性一样吗?这些问题既是因人而异,却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了解一些用药的小窍门,有的放矢地根据自己的病情用药,可以比较好的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服药6忌合理使用降压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血压的效果,高血压患者服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忌擅自用药高血压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服用降压药应因人而异,治法的方向和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但对于另一类型高血压患者可能就会存在着某种危害。如果服药类型不对,不但不能充分发挥降压作用,反而会延误病情,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高血压患者切忌自己乱服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别处理。

忌操之过急很多人可能因为生活或者工作所需,希望能够通过加大药物剂量一下子将血压降下来。殊不知,自己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而且即便血压降下来短时期内也还会反弹,况且,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如果人为将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就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能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可见降血压切忌操之过急,如果真的希望尽快将血压降下来,只能尽力配合医师的治疗,另外,需改善不合理的生活起居习惯。

忌单一用药除了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患者外,其余的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单一用药,应采取联合用药,复方治疗。这样做的优点是药物与药物之间会产生协同作用,抵消了药物的副作用。如何联合用药应遵医嘱。

忌不测血压服药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症状不明显时就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是一致的,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容易发生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疗效。

忌间断服降压药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每天测量血压比较麻烦,就凭着自己的感觉服药,感觉状态比较好、血压可能不高就停止吃药,感觉血压升高了就吃几片药。其实,这样间断服药,不但不能够使血压稳定,而且还会促进病情恶化。所以,不可凭感觉间断服药。还有的高血压患者在节假日应酬多、心情比较好,忙碌的情况下忘记吃药,甚至为了应酬而抽烟喝酒,这是极其危险的。在节假日期间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不能停止服药,还要注意饮食和不要喝酒抽烟。

忌临睡前服降压药医学临床研究表明,睡前服降压药容易诱发高血压、脑血栓、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服药后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或者进行足浴和足底按摩,帮助血液循环,促进对药物的吸收,等到身体彻底放松后再上床休息。

个体化阶梯式用药治疗个体化阶梯式用药治疗,就是根据患者的自身身体情况以及血压的高低、病情轻重和不同类型,并参照不同药物的疗效、副作用,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1)症状不太严重的时候,使用单一的小剂量降压药,同时配合运动疗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根据这段时期血压高低水平,适当增减药物剂量。

(2)对血压较高的患者,应采取逐步降低其血压的阶段性治疗方案。不可一开始就用药过猛,使血压骤降,致使患者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产生不良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用药,不同时期的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比如患病初期的用药与患病中期的用药不同。病情的界定应该由医师诊断,患者不可自作主张的界定自己的病情,更换药物。

(4)用药要及时,要形成规律,不可因为个人的疏忽而漏服或停服,药量也不可随意增减,要由医师斟酌。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合并症的患者,除根据医嘱服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外,还应配备一些常规药物和应急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1)早晨起床突发血压较高时,应服用常规降压药,并卧床半小时左右再起床。

(2)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时,可以适当增服降压药。

(3)因天气变化、劳累、情绪波动、饱餐等因素导致胸闷和心前区疼痛等,应及时舌下含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症状消除则无需去医院,否则就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4)如果患者睡眠不佳,可适当服一些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安定)等。

(5)高血压患者如果外出游玩,或者外出散步,最好携带一些常规用药以及急救药品,以备突发事件应急之用。

(6)如果自行增服药物后血压降幅过大引起心慌、头晕等不适时,患者可处于卧位,防止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昏倒而致意外,并及时就医。

安全降压“三卫士”黄精黄精被誉为天然降压珍品,控制高血压有效果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同时还能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黄精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而且其含量高于一般的水果,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降压药材。

决明子决明子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有降压奇效,它所含有的有效成分还具有调节免疫力、降压、抑菌、抗癌和调血脂等作用。

野菊花野菊花的主要成分是野菊花内酯、野菊花内醇和黄酮苷等,在控制高血压方面有特效,同时还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和健脑明目等功效。

以上药材既可以作为药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熬服用,也可以作为食材配以恰当的食品食用,均有降压的效果。

根据血压波动周期服降压药人体的血压在一天当中呈“二高一低”的周期波动现象,即9~10点、16~18点血压最高,而凌晨2~3点时血压最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高峰时段容易诱发脑出血,可是当血压降到最低时,如果没有任何措施,也会形成脑血栓或冠脉血栓。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在“二高一低”时段存在潜在危险。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都是随着一日三餐的时间前后错开半小时左右,这样的服药方法显然不如随着人体血压波动周期科学。一般降压药开始起作用的时间是在服药后半小时,服药后2~3个小时达到高峰。所以高血压患者若从传统的每天3次服药,改为上午7时和下午14时服药则效果更佳,其实服降压药每天2次就可以了。这样服用降压药恰好与血压波动的高峰期同步,能使药物及时发挥更好的降压效果。

医学专家建议降压药的服用方法和时间如下。

(1)美托洛尔、氨氯地平、吲哒帕胺、珍菊降压片等降压药,在9~10时服用为宜。

(2)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在清晨早饭前1小时服用2片为宜,若清晨服用效果不佳,可在15时加服1片。

(3)上午服用胍乙啶降压效果最好,下午服用则效果不好。因此,若上午服用该药时应减少剂量,下午则需增加剂量。

更新高血压防治理念强调药物的器官保护作用随着对高血压认识的深入,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已经重新定义,即高血压是一种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病变。

这个新定义把高血压从单纯的血压数值上升扩大到了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范围。因此,治疗高血压最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将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系数降低。这就要求医师在为患者降压的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检查出所有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尼古丁的过多摄入和血糖异常等,减少对机体器官的损害,采用的药物应强调对于器官有保护作用,还要适当处理高血压患者同时可能存在的心、脑、肾病等各种临床情况。体现在高血压治疗目标上,一般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一种药“包打天下”已过时传统上强调某一种药物像万金油似的“包打天下”,能够让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这种观念已经过时。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只有1/4的高血压患者适合单用某一种药物,而大多数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也就是使用复合疗法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