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地缘上说,美国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由于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屏护,大规模的来自亚欧大陆的外敌入侵对美国而言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而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周围最初都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在这些国家取得独立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从国力和军力上能对美国真正构成威胁的。到了如今,除了反恐、反偷渡和走私以外,美国的国土安全方面基本没什么压力。因此美国可以把她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都部署在海外。
其次,就美国本身而言,其国土面积达962.9万平方公里,且与周边国家不存在领土争议地带,如此广袤的国土意味着对经济活动极强的承载能力。美国现运转的核电站有110多座,而由于国土面积大,决定了她面临的潜在安全问题远小于日本这样的国家。以自然资源而论,从农、林业资源到工业所依赖的各种矿产资源,美国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短板。她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矿物有铝、铜、铅、锌、钨、钼、铀、铋等。煤总储量36000亿吨,原油储量270亿桶——是继沙特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天然气储量56000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5万平方千米。草地与山地牧场占全国总面积的28%,水力蕴藏量约13000万千瓦。以人均资源而论,美国要远远排在我们的前面。
第三,人的因素考虑。最初踏上新大陆的欧洲移民,几乎都是迫于生计而闯出来的。从人的性格来说,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具有吃苦耐劳和敢于冒险的品性,这一点在我们过去闯关东、走西口的老百姓身上就能看出来。而就社会组成来说,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初来乍到,迎接他们的是一大片蛮荒之地,没有现成的法律、规则,也没用成型的社会等级,一切在这里都需要从零开始,每个人至少在理论上都有上升的机会,所以人的积极性就高,社会也就容易形成货真价实的适者生存式的竞争,让真正的精英脱颖而出,整个国家的精神就蓬勃向上。
这一点是欧洲所不具备的,在欧洲资本主义革命之前,几个大家族的历史动辄就是几百年,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被这些根基深厚的精英集团垄断了,不同阶层之间很难流动。即便后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兴起,但人们并没有一条统一的公平的起跑线,因此欧洲的资产阶级新贵极少有平民出身的。这种阶层固化最终导致欧洲精英阶层少有新鲜血液补充,智慧如同血统一般都是在近亲繁殖、不断退化,而普通人因为“玻璃天花板”的存在,脑子里琢磨的基本都是如何维持而不是奋斗,这样一来西欧国家上上下下就都笼罩着一层暮气,和美国的一片生机相比,高下立判。
当然这是往好的一面说,而往坏的一面也可以说。简单说最初的美国就是一个“无法无天”世界——美国人与人的竞争中的内耗远比欧洲要残酷,直到现在也是如此。美国人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场超大规模、无休止的“自由搏击”(Mixed Martial Arts,简称MMA),丛林法则在这里不仅仅是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同样也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从理论上说,一个人周围所有的人都首先是他的对手,其次才是朋友、同事或是亲人。在这样的文化下,可以出现像爱迪生、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同样也可以造就查尔斯·庞兹[17]这样胆大妄为的骗子,几家铁路公司之间为了争夺一段铁路的经营权可以像黑帮那样互相火并。
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所有人都始终生活在一种不安全感的笼罩之下,谁都担心自己在下一分钟被淘汰掉,那么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使用其他手段挤掉竞争对手也就在所难免,这一点读者可以从大量美国影视剧中获得直观认识。如此一来必然会使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缺乏信任——一个社会完全靠“契约”和“法律”来支撑信用,其实也就意味着情感和道德的缺位。
而这种MMA式的自由竞争所带来了汰弱留强的正面效果则是在递减的。这种人与人的竞争是无休止的,每一轮竞争的成绩都会影响到下一轮比赛,理论上说,如果没有任何外力影响,数轮“比赛”之后,起先优胜的个体所积累的“比分”优势就可以抵消掉后面竞争中其他选手的任何努力,如此靠竞争来提高个体积极性也就再无从谈起。到了这一步,一个人富裕的理由将不再是因为他聪明、勤劳或者是运气好,而是变成了因为他有钱所以他就会更有钱。
最后,而从历史机遇看。自近代以来,欧洲各国之间彼此打得昏天黑地,谁也没法分出太多精力去打美国的主意,相反屡屡为美国人做嫁衣:美国独立本身就是英法争霸的产物;后来法国人向美国出售路易斯安那,沙俄出售阿拉斯加,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给英国人搅局;美国能打赢美西战争,得到南美和菲律宾,也是因为西班牙在欧洲的混战中已经被打残了;后来在1900年中国庚子之役后能在列强中间搞“利益均沾”,也是因为欧洲列强之间的分歧给美国人提供了活动空间;而两次世界大战则最终成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上面这几条是美国自身所没法主导的,可以说是凭运气,但剩下的几件事则完全是凭借其决策和意志完成的:
其一,完成了自身内部的两次大调整。一次是南北战争,除了避免国家分裂以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经济二元化的问题,为工商业发展扫清了道路。另一次是借经济危机,推行了罗斯福新政,让资本家们的贪婪有所收敛,分出部分利益使中产阶级得以壮大,优化了财富的分配结构,大大缓解了资本主义周期律的影响。两次调整,一次是通过内战,一次是通过独裁政治,都是靠强制力完成的,和美国人现在所鼓吹的“新自由主义精神”完全是南辕北辙。这是美国崛起最根本的因素。
其二,在国家发展的初期,经济和政治上都保持了一定的封闭性。经济上通过关税壁垒,避免处于强势地位的欧洲资本对本国工商业形成冲击;政治上奉行孤立主义,不参与欧洲各国的纷争,不“选边站”,甚至退出国联。总之那时的美国经常是做“不负责任”的大国。
其三,创新。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是竞争的常态。我们常说的所谓“后发优势”,也就是把领先者早就玩明白了的东西拿来玩,其实只是在自己特别落后的阶段才有效,比如美国最初“山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到了“不太落后”的阶段,就只剩下面对人家“先发优势”的份儿了——就像德国面对英国。这里所说的创新,一个是指美国所引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另一个是指在对待亚非拉国家时,美国“软控制”取代传统的殖民统治。
其四,对外战争中基本上都只“捏软柿子”,从不去赌国运。这其实也可以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美国的对外战争其实是在做生意,这种稳妥的战略保证了它在历史上多数的“投资”都做到了低风险、高回报,最不济最后也能全身而退,保证“低风险”。
其五,取得了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等一系列太平洋上的岛屿,同时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使得美国通过海洋影响亚欧大陆事务时,获得了地缘优势,可以做到进退自如。
附章——话说凯恩斯主义
如果有一个普通人生活在1939年以前,而他又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的话,那他眼中最成功的领导人恐怕不是罗斯福,而很可能是希特勒或者是墨索里尼。在当时一片萧条的环境下,唯独这哥俩治下的地盘被搞得有声有色,工人们有活干,有面包吃。正文里提到过,当时德国的经济政策非常符合“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简单说就在老百姓买不起东西的时候,由政府代替老百姓来买资本家的东西。
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对任何一件商品来说,产品售价=利润+成本,这其中成本=薪金+税金+设备损耗+物流成本+……。这个等式对所有的产品都适用,那么也就可以用它来表示任何时间里市场上所有商品的总和,这其中能形成购买力的只有“薪金”部分,这样一来前面的那个等式也就可以演化为商品总供给=利润+社会购买力+其他成本,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内的购买力必然时刻都小于总供给量。
当供需之间的缺口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经济循环也就彻底搞不下去了,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了。而在现实中,“钱生钱”式的虚拟经济由于不涉及实物生产,所以前面那个等式中“商品总供给量”不变,“利润”要提高,那么最后压缩掉的就只能是社会购买力,前面那个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剧。现实中由于各类炒作几乎用不到几个人,也没用设备、物流这些成本,所以它们的利润率或者说是来钱的“效率”显然是最高,这也使得金融危机往往最先从虚拟经济部分开始爆发。
凯恩斯主义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出面买下老百姓买不起的东西,既然有政府来买富余出来的东西,那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自然就被填上了,经济也就该正常运转了。但细想会发现这个模式下国家所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消费能力超强的消费者角色。工人的收入是工资,政府的收入是税收,都是记在“成本”里面的。所以前面提到的供需缺口不断拉大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政府的信誉远强于一般老百姓,所以可以大量欠账来消费,而久而久之,政府的财政赤字就要越积越大。
为了应付财政赤字,那么下一步就只能是印票子,而过量货币投入市场,引发通胀,又会让老百姓的购买力进一步压缩,一旦这个限度威胁到了普通人的生计,那下一步必然是社会秩序的不稳定……简单来说,凯恩斯主义其实就是把问题延后了,但在延后的同时,小问题不断堆积,最终就是一个大麻烦。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解决方案是让富人让渡部分利益给穷人,以此来缓解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虽然供需缺口的问题依旧存在,但确实缓解了许多。苏联搞的本质上其实一样,只不过做得更彻底一些,因为整个经济过程完全由国家来主导,上面那个等式在苏联被演化成了:产品总供给量=积累量+消费量+损耗量。
说到底,在20世纪早期,美苏解决的都是社会分配的问题,而后来恰恰是这两家取代了积重难返的西欧,成为国际格局新的主导力量。不去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单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发展经济,解决失业问题,是缘木求鱼,甚至可以说是抱薪救火——经济发展越快,财富越集中,产能与消费能力的缺口越大,社会问题就越严重。
注释
[1].相对于“选谁上”而言,“选谁下”其实才更难糊弄,选上只要糊弄一时就可以,可是面对“选下”你没法连续糊弄几年,而美式政治的弹劾恰恰要比选举要麻烦和繁琐得多。
[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种人体质的特质,导致他们更容易对酒精产生依赖性,在毒品和艾滋病泛滥之前酗酒一直是西方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西方各国政府对酒类的管控从来都是异常严格,美国的酒类管理部门是和联邦调查局相当的暴力执法机关,而政府的严格管控也使得酒的利润异常高。
[3].在当时的条件下,土地面积增加对种植业更有意义,所以北方派对开疆扩土没什么兴趣,甚至有些抵触。
[4].1815年修复总统府的时候,为了遮盖当初火烧的痕迹,用白涂料粉刷了整个外部,白宫(The White House)的名字便最初由此而来。
[5].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这两块领土距本土太远,对国内政治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6].除了灯泡之外,执行死刑的电椅其实也是爱迪生的发明。
[7].遗憾的是,在第一代飞机发明之后,莱特哥俩的兴趣转到了依靠专利的模糊性,到处打专利官司赚钱上去了,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阻滞了美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从而一度被欧洲反超。
[8].后来证明是美国人自己炸的,所以现在有人怀疑“9·11”事件是美国人自编自导的也不全是无事生非,谁叫她有“前科”呢?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狼来了”的故事。
[9].从8亿美元增加到32亿美元。
[10].德国人想买也运不出来。
[11].从欧洲的战场记录来看,这些临时征召的美军士兵的战术素养并不高。
[12].相对于美国的资金和物资,美军在一战中的作用其实比较有限,美军实际作战的时间只有4个月,截止到停战时,有200万美军驻在法国,另外还有100万正坐着船在大西洋上。1918年期间,由美英法三国军队平均每打出100枚炮弹,法国人发射了51枚,英国人发射了43枚,美国人只发射了6枚。
[13].安倍晋三的外公。
[14].1938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禁止使用童工的法案《童工综合法》。
[15].这个牌子的含义就是“让所有德国民众都能开上汽车”。
[16].那时的百万富翁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翁。
[17].制造了著名的“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