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风雨桃花
12269500000010

第10章 学在青龙门

话说第二天一大早,陶兴之便早早起床穿衣,洗漱完毕,然后吃了个早饭,接着就前往天元殿正厅等待集合了。

然而到了正厅之后,陶兴之这才发现灵瑞道长、灵墨道长和花若素都比他要早到许多。一时之间,陶兴之竟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半会才回过神来,摸摸后脑袋,率先开口说道:“早啊,各位!我还以为自己够早了呢,没想到大家都比我还早啊!”

而花若素见了陶兴之一脸尴尬的模样,顿觉好笑,便又忍不住要开始嘲笑他了,于是调侃道:“哼,大懒虫,还是那么喜欢睡懒觉啊。怎么来得如此晚啊,我们都在这里等了你好久啦。”

“嗯,我以为我来得够早了呢,没想到还是最后一个到,真是不好意思啊。”

灵瑞道长一脸笑笑地说道:“不晚不晚,只是我们早到了而已。好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收你为徒了,而花若素则拜灵墨道长为师。繁文缛节就免了,你们随我来吧。”

灵墨道长也只是淡淡一笑,点点头。

就这样,灵瑞道长和灵墨道长走在前面,陶兴之和花若素紧随其后,一行人缓缓往前走,一路向南,出了天陵观南门。而这一路过来,沿途也遇到了许多来来往往的小道士。他们见着了灵瑞道长和灵墨道长,便忙着问好,然后各自忙活着去了。

话说这一路上,陶兴之一直对于花若素为什么会这么早来到天陵观感到十分疑惑,心中暗暗琢磨道:莫非她也搬上山来住了不成。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于是,陶兴之对着花若素开口问道:“花姑娘,为什么你今天这么早就来到天陵观了啊?你是不是搬上山来住了啊?”

花若素双眼略过一丝忧伤,静静地说道:“是啊,昨天送你上山之后,你回去休息,灵瑞道长便和我爹及我说起让我搬上山来住,方便学习这事。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我和爹娘最终都同意了,我便从昨天下午就搬上来了,我以后也都会住在山上了。只能偶尔下山,回家探望父母了。”

陶兴之一听花若素也已搬上山来,今后可以朝夕相处了,心中满是欣喜,不过还是隐约察觉到了花若素的悲伤心情,只好强抑住内心的激动之情,故作镇定地安慰道:“哦,没事的,一切总会习惯的。放心好了,在这青龙山上,有我陪着你呢。要是你想下山去看望你父母的话,我也可以跟你一起去啊。”

花若素听完陶兴之的劝解,心情稍微好转些许,便回应道:“谢谢师弟。不过你也太厚脸皮了吧,谁下山看父母要你陪啊!”对于跟陶兴之对嘴这事,花若素似乎已经开始乐此不疲了。

陶兴之挠挠头,一脸苦笑道:“师弟?我们不是刚刚才一起各自拜的师吗?哎,我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寂寞才说陪你的么。你要是不喜欢,那就算了。”面对花若素一如既往地调侃,陶兴之只能笑笑。不过想到花若素又开始继续陶侃起他来,心情想必是好了不少,倒也觉得无所谓了。

花若素故作一脸愤愤地模样,接着说道:“什么,说你是师弟就是师弟。我比你先入门。在今天之前,我就已经跟师父学了许多东西啦!”

陶兴之自知斗嘴不是花若素的对手,不好恋战,早早便缴械投降,缓缓说道:“好,好,你说我是师弟,我就是师弟,行了吧!师姐大人,你就不要生气了。”

“哼,就是嘛,师弟!”

两位道长看着两个小孩子一路斗嘴甚是有趣,不觉一齐笑出声来。

就这样,灵瑞道长一行人,自天陵观南门而出,沿着山路往山下走了一大段路程,到了一个三叉路口,再接着往左拐,沿着山腰小路继续走。走了许久,便来到了一座高大宅院面前,只见门上一尊牌匾赫然写道“浩瀚阁”。

灵瑞道长和灵墨道长走在前面,陶兴之和花若素紧随其后,四人先后走进了浩瀚阁。进了浩瀚阁,但见此宅院四面围墙,房间众多,门前设走廊,往来相通,中间乃一庭园,正中立一八角凉亭,供人休憩之用。

只见灵瑞道长率先开口向他们介绍道:“这里便是天陵观的藏书阁,名曰‘浩瀚阁’,总计有十八间房。你们需要从第一间开始学,然后依次进修,逐步往更高层次走。当然了,你们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有所侧重,博览群书,抑或精读专研。至于学问高低,则各凭本事,而我和灵墨道长也不过是教你们一些启蒙知识罢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凡事就看你们各自的领悟能力和造化修为啦。”

陶兴之和花若素都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说好。

灵瑞道长话刚一说完,就带着大家往走前,来到了第一间房前,轻轻推开了房门,走入房内,接着说道:“都进来吧,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在这里学习啦。这第一天,我和灵墨道长将首先教你们读书习字,学习一些古典诗歌,还有礼仪道德。练武之人,需要武德。立德做人,练武之始也。而明天,再带你们去学习一些练武的基本功。以后一天读书习字,一天练武强身。都明白了吗?”

陶兴之和花若素纷纷点头,大声说道:“明白了,师父(掌门)!”

灵瑞道长抚摸着长须,满意地说道:“好,兴儿,你随我来。素儿,你就随灵墨道长去吧!”

于是,四人分开,两人一组。两位道长开始各自耐心地教导起陶兴之和花若素了。

一整个上午,四人都在浩瀚阁中度过。中午才回天陵观,午饭过后,各自回房休息。经过短暂的午觉之后,便又回到浩瀚阁,接着下午的学习了。

不知不觉,一天就已过去了。

一缕夕阳余晖洒落窗前,见天色已晚,灵瑞道长便缓缓合上书本,对着陶兴之说道:“嗯,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先上到这里吧。书本你可以先拿回去看,晚上复习一下。明天早上,你还是继续在天元殿正厅等我,好了,下课。”

“是,师父。”陶兴之俯首弯腰。

灵瑞道长刚说完便走到旁边的灵墨道长那儿,关切地问道:“灵墨,你这边教得怎么样了,夜幕将至,差不多下课了吧。”

“是,掌门,我再教完这一段就行啦。”

过了一会,花若素编也下课了。四人又一同走出房间,出了浩瀚阁,往天陵观的方向走去了。

夜幕如约而至,皓月当空,繁星璀璨。灵瑞道长和灵墨道长忙着处理门派事务,而陶兴之与花若素则忙着复习功课,提笔练字。

到了第二天早上,陶兴之和花若素两人又是早早来到了正厅。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两人是几乎同时到达。而此时,灵瑞道长和灵墨道长也从北厢缓缓走了出来。一番问好话语过后,两位道长便领着陶兴之和花若素往山下走去了。

这一次,一行四人依旧往天陵观南门方向走去,出了南门,沿着山路往下走。过了昨天的三叉路口之后,再往下走了一段距离,就又出现了另一个三叉路口。于是,一行人往右边拐了进去。继续沿着山腰路走,过来许久,便又看到了一座庭院。抬头望去,只见牌匾上赫然写着“无涯园”。

进了无涯园,但见前院一片开阔,正中央有一尊喷泉,名曰龙凤戏珠。再放眼望去,左前右竟然又分出了三个院落,其门皆成一圆拱状,只是房门紧闭。再仔细看来,左边的庭院上书一匾额,名曰“龙啸堂”,右边的庭院则上书“凤鸣轩”,而正前方则上书“龙凤台”。

灵瑞道长见陶兴之和花若素看得出神,只是感觉疑惑重重,便向他俩详细介绍道:“哦,此处乃无涯园,是我们青龙门的练武之地。青龙门是江湖四门九派之首,以‘刀法合一’和‘龙飞凤舞’两大绝技闻名江湖。所谓‘刀法合一’指的是青门刀法和青门剑法,而‘龙飞凤舞’指的则是龙啸诀和凤鸣诀。男的修青门刀法和龙啸诀,女的则修青门剑法和凤鸣诀。”

陶兴之和花若素越听越入神,灵瑞道长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左边的‘龙啸堂’就是男弟子练武的地方了,右边的‘凤鸣轩’则是女弟子练武的场所,而这正前方的‘龙凤台’嘛,就是比武擂台了。兴儿,你随我去龙啸堂。素儿,你就跟灵墨道长去凤鸣轩吧。”

“是,师父(掌门)!”陶兴之和花若素异口同声地答道,随即分开,各归去处。

先说陶兴之这一边,灵瑞道长缓缓推开了龙啸堂的大门,两人先后进去,接着把门关上。一进龙啸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间的一片空旷前院,再看看左右两边和正前方,才发现原来龙啸堂又分出了三所小院,其门依旧成圆拱状,且房门紧闭。一眼望过去,左边分院上书“稚龙低吟”,右边分院上书“龙跃汉渚”,而正前方分院则上书“龙腾苍穹”。

灵瑞道长继续介绍道:“这龙啸堂有三个分院,‘稚龙低吟’园是供新手学习的地方,你将从这里开始学习。右边的‘龙跃汉渚’园则是供已初步入门,逐步进修的中等人员练武的场所。而正前方的‘龙腾苍穹’便是高手学习的地方,目前只有我与两大尊者及三大围主,在内进修。那我们走吧,先去‘稚龙低吟’园。”

于是,陶兴之尾随灵瑞道长进了“稚龙低吟”园。进了园内,只见一簇一簇的人群,有些人正端坐在地上,听着各大带头人的教导,然后念念有词。而另一些人则已经在带头人的监督之下,开始有模有样地练习刀法了。

灵瑞道长领着陶兴之来到一块空地上,撩衣坐下,就开始讲解起来了:“好了,我们就在这学习吧。在‘稚龙低吟’园这里学的主要是青门刀法,刀法分六口诀和二十一招式。六口诀以天地风云水火为名。而招式则以这六口诀演化而来,基本招式分弱中强三刀法,三六十八,另加极天、密云、烈火三招,合计二十一招。而最后三招,只能选其一而习之。今天我们就先练口诀吧。”

陶兴之心中小小激动,大声答道:“是,师父!”说完便跟随灵瑞道长学习口诀了。

再说花若素这边。灵墨道长和花若素进入凤鸣轩之后,只见其格局与龙啸堂对称无异,只是三个分院的名字略有不同。一眼望过去,左边分院上书“雏凤浅唱”,右边分院上书“凤起城隅”,而正前方分院则上书“凤舞九天”。

灵墨道长也向花若素介绍一番,随后步入“雏凤浅唱”园。入了园内,依旧有人背口诀,有人练剑法。

灵墨道长领着花若素来到一块空地上,席地而坐,也开始讲解起来了:“好,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学习吧。在‘雏凤浅唱’园这里,主要学的是青门剑法,剑法分六口诀和二十一招式。六口诀以天地风云水火为名。而招式则以这六口诀演化而来,基本招式分弱中强三剑法,三六十八,另加承地、疾风、寒水三招,合计二十一招。而这最后三招,只能择其一而习之。现在我们就先练口诀吧。”

于是,一整天下来,陶兴之和花若素两人都在各自师父的悉心教导之下,认真地学习口诀,背诵默记起来,然后开始学习一些练武的基本功。

陶兴之记忆不佳,背了这,忘了那,进展缓慢,故而没少受灵瑞道长的责罚,不过好在其勤奋好学,坚持不懈,也总算是进步飞快。而花若素则记忆惊人,过目不忘,没过多久便将口诀熟记于心,进展神速,灵墨道长啧啧称赞。

就这样,陶兴之和花若素一天读书习字,一天练功习武。春花谢去,夏蝉鸣个不停,刹那间,秋风吹尽落叶,冬雪又纷飞。时光飞逝,一眨眼七年就过去了,陶兴之早已长成了翩翩美少年,而花若素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向他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