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12105800000066

第66章 水部(9)

附方:新五。

风眼烂弦∶金环烧红,掠上下睑肉,日数次,甚妙。(《集简方》)牙齿风痛∶火烧金钗针之,立止。(《集简方》)轻粉破口∶凡水肿及疮病,服轻粉后口疮龈烂。金器煮汁频频含漱,能杀粉毒,以愈为度。(《外台秘要》)水银入耳,能蚀人脑∶以金枕耳边,自出也。(张仲景方)水银入肉,令人筋挛∶唯以金物熨之,水银当出蚀金,候金白色是也,频用取效,此北齐徐王方也。(《本草拾遗》)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别录》中品)校正:并入《开宝》生银。

释名:白金(《纲目》)、鋈。

时珍曰∶《尔雅》∶白金谓之银,其美者曰 。《说文》云∶鋈,白金也。梵书谓之阿路巴。

集解:《别录》曰∶银屑生永昌,采无时。

弘景曰∶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是生土中也。炼饵法亦似金。永昌属益州,今属宁州。

恭曰∶银与金,生不同处,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铅秽为劣。高丽作帖者,云非银矿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者。

志曰∶生银出饶州乐平诸坑银矿中,状如硬锡,纹理粗错自然者真。

颂曰∶银在矿中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为熟银。生银则生银矿中,状如硬锡。其金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漏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极难得。

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

曰∶按《南越志》∶波斯国有天生药银,用为试药指环。又烧朱粉瓮下,多年沉积有银,号杯铅银,光软甚好,与波斯银功力相似,只是难得。今时烧炼家,每一斤生铅,只得一、二铢。《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堂少山出银甚多。黔中生银体硬,不堪入药。

宗 曰∶银出于矿,须煎炼成,故名熟银。其生银即不自矿中出而特然生者,又谓之老翁须,其入用不同。世之术士,以朱砂而成,以铅汞而成,以焦铜而成者,既无造化之气,岂可入药,不可不别。

时珍曰∶闽、浙、荆、湖、饶、信、广、滇、贵州诸处,山中皆产银,有矿中炼出者,有沙土中炼出者。其生银,俗称银笋、银牙者也,亦曰出山银。独孤滔《丹房镜源》所谓铅坑中出褐色石,形如笋,打破即白,名曰自然牙,曰自然铅,亦曰生铅,此有变化之道,不堪服食者,是也。《管子》云∶上有铅,下有银。《地镜图》云∶山有葱,下有银。银之气,入夜正白,流散在地,其精变为白雄鸡。《宝藏论》云∶银有十七种,又外有四种。天生牙,生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色红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衔黑石者最奇,生乐平、鄱阳产铅之山,一名龙牙,一名龙须,是正生银,无毒,为至药根本也。生银生石矿中,成片块、大小不定,状如硬锡。母砂银,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红光。黑铅银,得子母之气。

此四种为真银。有水银银、草砂银、曾青银、石绿银、雄黄银、雌黄银、硫黄银、胆矾银、灵草银,皆是以药制成者;丹阳银、铜银、铁银、白锡银,皆以药点化者,十三种皆假银也。

外有四种∶新罗银、波斯银、林邑银、云南银,并精好。

银屑修治:弘景曰∶医方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

恭曰∶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只磨取屑耳。

时珍曰∶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硝制者,反有毒矣。

《龙木论》谓之银液。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

气味:辛,平。有毒。

曰∶大寒,无毒。详生银下。

主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别录》)。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甄权)。破冷除风(青霞子)。银箔∶坚骨,镇心明目,去风热癫痫。入丸散用(李 )。

生银气味:辛,寒,无毒。独孤滔云∶铅内银∶有毒。

保升曰∶畏黄连、甘草、飞廉、石亭脂、砒石,恶羊血、马目毒公。

大明曰∶冷,微毒。畏磁石,恶锡,忌生血。

时珍曰∶荷叶、蕈灰能粉银。羚羊角、乌贼鱼骨、鼠尾、龟壳、生姜、地黄、磁石,俱能瘦银。羊脂、紫苏子,皆能柔银。

主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谵语,邪气鬼祟。

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志。小儿诸热丹毒,并以水磨服之,功胜紫雪(《开宝》)。小儿中恶,热毒烦闷,水磨服之(大明)。煮水,入葱白、粳米作粥食,治胎动不安,漏血(时珍)。

发明:好古曰∶白银属肺。

颂曰∶银屑,葛洪《肘后方》治痈肿五石汤中用之。

宗 曰∶本草言银屑有毒,生银无毒,释者略漏不言。盖生银已发于外,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蕴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有毒也。

时珍曰∶此说非矣。生银初煎出如缦理,乃其天真,故无毒。熔者投以少铜,则成丝纹金花,铜多则反败银,去铜则复还银。而初入少铜终不能出,作伪者又制以药石铅锡。且古法用水银煎消,制银箔成泥入药,所以银屑有毒。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今人用银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探试之,则银之无毒可征矣。其入药,亦是平肝镇怯之义。故《太清服炼书》言∶银禀西方辛阴之神,结精为质,性刚戾,服之能伤肝,是也。《抱朴子》言银化水服,可成地仙者,亦方士谬言也,不足信。

曰∶凡使金银铜铁,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

附方:旧二,新四。

妊娠腰痛如折者∶银一两,水三升,煎二升,服之。(《子母秘录》)胎动欲堕,痛不可忍∶银五两,苎根二两。清酒一盏,水一大盏,煎一盏,温服。(《妇人良方》)胎热横闷∶生银五两,葱白三寸,阿胶(炒)半两。水一盏,煎服。亦可入糯米,作粥食。(《圣惠方》)风牙疼痛∶文银一两,烧红淬烧酒一盏,热漱饮之,立止。(《集简方》)口鼻疳蚀,穿唇透颊∶银屑一两,水三升,铜器煎一升,日洗三、四次。(《圣济录》)身面赤疵∶常以银揩,令热,久久自消。(《千金翼》)附录:黄银(《拾遗》)恭曰∶黄银,本草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

藏器曰∶黄银载在《瑞物图经》,既堪为器,明非瑞物。

时珍曰∶按《方勺泊宅编》云∶黄银出蜀中,色与金无异,但上石则白色。《熊太古冀越集》云∶黄银绝少,道家言鬼神畏之。《六帖》载唐太宗赐房玄龄带云∶世传黄银鬼神畏之。《春秋运斗枢》云∶人君秉金德而生,则黄银见世。人以 石为黄银,非也。 石,即药成黄铜也。

乌银藏器曰∶今人用硫黄熏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庭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

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锡吝脂

(《纲目》)集解:时珍曰∶此乃波斯国银矿也,一作悉蔺脂。

主治: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敷之,不痛。又主一切风气,及三焦消渴饮水,并入丸药用(时珍)。

附方:新一。

小儿天吊多涎,搐搦不定∶锡吝脂一两(水淘黑汁令尽),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不见星),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匀,粳米饭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普济方》)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银膏

(《唐本草》)集解: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合炼有法。

时珍曰∶今方士家有银脆,恐即此物也。

气味:辛,大寒,有毒。

主治:热风,心虚惊悸,恍惚狂走,膈上热,头面热,风冲心上下,安神定志,镇心明目,利水道,治人心风健忘,亦补牙齿缺落(苏恭)。

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朱砂银

(《日华》)集解:时珍曰∶此乃方士用诸药合朱砂炼制而成者。《鹤顶新书》云∶丹砂受青阳之气,始生矿石,二百年成丹砂而青女孕,三百年而成铅,又二百年而成银,又二百年复得太和之气,化而为金。又曰∶金公以丹砂为子,是阴中之阳,阳死阴凝,乃成至宝。

气味:冷,无毒。大明曰∶畏石亭脂、磁石、铁,忌一切血。

主治:延年益色,镇心安神,止惊悸,辟邪,治中恶蛊毒,心热煎烦,忧忘虚劣(大明)。

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赤铜

(《唐本草》)释名:红铜(《纲目》)、赤金(弘景),屑名铜落、铜末、铜花、铜粉、铜砂。

时珍曰∶铜与金同,故字从金、同也。

集解:弘景曰∶铜为赤金,生熟皆赤,而本草无用。今铜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下品之例也。

时珍曰∶铜有赤铜、白铜、青铜。赤铜出川、广、云、贵诸处山中,土人穴山采矿炼取之。

白铜出云南,青铜出南番,唯赤铜为用最多,且可入药。人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铜。《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今则不知其几也。

《宝藏论》云∶赤金一十种∶丹阳铜、武昌白慢铜、一生铜、生银铜,皆不出陶冶而生者,无毒,宜作鼎器。波斯青铜,可为镜。新罗铜,可作钟。石绿、石青、白、青等铜,并是药制成。铁铜以苦胆水浸至生赤,煤熬炼成而黑坚。锡坑铜大软,可点化。自然铜见本条。《鹤顶新书》云∶铜与金银同一根源也,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二百年而生石,铜始生于中,其气禀阳,故质刚戾。《管子》云∶上有陵石,下有赤铜。《地镜图》云∶山有磁石,下有金若铜。草茎黄秀,下有铜器。铜器之精,为马为僮。《抱朴子》云∶铜有牝牡。在火中尚赤时,令童男、童女以水灌之,铜自分为两段,凸起者牡也,凹下者牝也。以牝为雌剑,牡为雄剑,带之入江湖,则蛟龙水神皆畏避也。

赤铜屑修治:时珍曰∶即打铜落下屑也。或以红铜火 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净,用好酒入沙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

气味:苦,平,微毒。

时珍曰∶苍术粉铜,巴豆、牛脂软铜,慈菇、乳香哑铜,物性然也。

主治:贼风反折,熬使极热,投酒中,服五合,日三。或以五斤烧赤,纳二斗酒中百遍,如上服之。又治腋臭,以醋和如麦饭,袋盛,先刺腋下脉去血,封之,神效(《唐本》)。

明目,治风眼,接骨焊齿,疗女人血气及心痛(大明)。

同五倍子,能染须发(时珍)。

发明:时珍曰∶《太清服炼法》云∶铜禀东方乙阴之气结成,性利,服之伤肾。既云伤肾,而又能接骨,何哉?藏器曰∶赤铜屑主折伤,能焊人骨,及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犹有焊痕,可验。打熟铜不堪用。

慎微曰∶《朝野佥载》云∶定州崔务坠马折足,医者取铜末和酒服之,遂瘥,及亡后十年改葬,视其胫骨折处,犹有铜束之也。

附方:旧一。

腋下狐臭∶崔氏方∶用清水洗净,又用清酢浆洗净,微揩破,取铜屑和酢热揩之,甚验。

(《外台》)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自然铜

(宋《开宝》)释名:石髓铅。志曰∶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

集解:志曰∶自然铜生邕州山岩间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

颂曰∶今信州、火山军铜坑中及石间皆有之。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出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入药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石、铁屎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炼之乃成铜也。其说分析颇精,而未尝见似乱丝者。又云∶今市人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 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成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砂者,皆光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医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市中所货往往是此,而自然铜用须火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独孤滔曰∶自然铜出信州铅山县,银场铜坑中深处有铜矿,多年矿气结成,似马屁勃也。色紫重,食之苦涩者是真。今人以大 石为自然铜,误矣。

承曰∶今辰州川泽中,出一种自然铜,形圆似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有皮,黑色光润,破之与 石无别,但比 石不作臭气耳,入药用之殊验。

曰∶石髓铅即自然铜。勿用方金牙,真相似,若误饵之,吐杀人。石髓铅似干银泥,味微甘也。

时珍曰∶按《宝藏论》云∶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状如寒林草根,色红腻,亦有墙壁。又一类似丹砂,光明坚硬有棱,中含铜脉,尤佳。又一种似木根,不红腻,随手碎为粉,至为精明,近铜之山则有之。今俗中所用自然铜,皆非也。

修治: 曰∶采得石髓铅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瓷盒子,盛二升,文武火中养三日夜,才干用盖盖了,火 两伏时,去土研如粉用。凡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

时珍曰∶今人只以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

气味:辛,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开宝》)。消瘀血,排脓,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大明)。

发明:宗 曰∶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研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服,仍手摩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