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林故事
12012300000002

第2章 偶遇

离开公司后,杨希成打算暂不找工作了,先过段隐居生活再说。人生能有几回能做真正的自己,栖居西山,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这一次夜晚,杨希成像往常一样,来到香山脚下的那片丛林练功。正练得兴起,突然心里一惊,周身汗毛直竖,似乎周围有人进入,而且还是习武之人。像杨希成这样习练内家武术多年的人,第六感是很灵敏的,尤其是对于武行之人,更为敏感。

杨希成马上收功,往四周看了看。只见一个身着唐装,大约50来岁的中年人微笑着站在旁边。

“哈哈,不好意思。打扰小兄弟练功了。”中年人很自然地说道,丝毫未有打扰的歉意。

杨希成眉头略微皱了皱,您老人家偷看我练功,居然还这个态度,这可是武行大忌啊。转念一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自己怎么还有这个想法,也是在可笑。于是,便也是自然地回道:“没关系,我也是锻炼身体而已,谈不上打扰。”

中年人点点头,说道:“嗯。你这可不只是锻炼身体了。我也算转遍了香山周围,今天还是第一次主动和练把式的闲聊。小兄弟的太极和八卦打得很不错。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我们摸摸手?”

这人怎么如此托大?难不成还真是个高手?也罢,自己反正不是什么名人,就是输了也不丢人,那就试试您老的功夫吧。想通这些,杨希成便拱拱手,道:“好吧,那就请师傅赐教了。”

中年人也不客气,直接上来摆了个不丁不八的架势,右手伸出,左手虚握拳,掤于左侧。看着中年人的架势,杨希成有些纳闷,这是什么架势啊?怎么和自己以前接触的太极推手不一样。不过已经骑虎难下了,就接了你的手,看你能怎样。

没成想,这一接手不要惊。杨希成就像手臂上掤了一个大磨盘,虽然浑厚但有异常灵活。自己处处不得劲,疲于走化。就这样你来我往推了一会,杨希成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再看中年人,依旧是一副悠然自得,面带微笑。

杨希成撤步收手,再次拱手说道:“老师傅功力深厚,我不是对手。不过这不是太极吧!好像是大成拳。”杨希成突然感觉中年人推手的姿势像是在站浑圆桩。

“哈哈哈,小兄弟好眼力,被看出来了啊。不错,是大成拳。”中年人笑道。

看来是高人,高人难遇,还是借机请教下比较好。杨希成打定主意,道:“老师傅功力深厚。晚辈有个问题,不知道是否可以请教您?”

“小兄弟不用客气,有问题,你就直接说。老哥哥就希望你这样还把武术当成事来练的人。”中年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是这样,我在接您手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沉重。这个不是一般的很松沉,而是像压了一座山,确切地说,就像我退农村的那种磨盘,很沉重,但是还能随我的劲而变化。不知道,老师傅能否赐教,如何才能练出这种功力呢?”杨希成尝试地问到。

“嗯。看来小兄弟是体会到了。这个就是一力降十会,你走化不掉,而且也不能丢。因为你一丢我就直接打你了。你看我们的推的时候,我的手始终没有离开你的中线。”说着说着,中年人又演示上了,看来是真想指点了。

杨希成又和中年人接手体会了下,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便又问道:“多谢您指点,不过这种功夫要如何练呢?”刚问出口,别觉得自己和人只是初次见面,自己这么直接,会不会有交浅言深之嫌。

中年人似乎看出了杨希成的顾虑,摆摆手道:“小兄弟不要如此顾虑。所谓‘万两黄金犹不受,十字街头授予人’,你是真正地爱好国术。我就托个大,给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中年人说完,整了下思路,接着说道:“其实,之前我也练过很多功夫。但是呢,还都停留在术的层面,未达到道的境界。后来遇到了我的师父,姓名就不方便透露了,我才真正进入到国术的道的境界,那是一种摒弃各种技巧后的直达根本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站桩。而且是要正确地站桩。实际上,我看你的八卦也有相当火候了,只是各种掌法练得多,定式的转掌恐怕没有长期坚持做完主要内容来练。如果能把定式走转做完核心,小兄弟目前的功力恐怕不会比我差了。”

杨希成越听越兴奋,不自觉地就入了迷。是啊,自己为什么就没有坚持把定式转掌坚持做完主要功课呢?十五年前,自己的八卦掌师傅张道长不是也说过,定式转掌要常练,多练嘛!自己为何没在意呢?这次不能再失去请教的机会了。杨希成猛然抬头,接着道:“不知道您能否教我站桩?”

“当然可以,今天我就教你个浑元桩吧。实际上,你只要学好这个,然后把八卦的定式走转强化下去就够用了。”说完,中年人便开始演示了起来。只见其两腿与肩等宽,两臂环抱胸前,大臂两侧展开,几乎两大臂与胸背成一个接近直线的大弧线。两手高与眉齐。

站好浑元桩,中年人道:“看出什么微妙之处了吗?”

杨希成想了想,道:“好像和目前太极的浑元桩不同,两个大臂展开了,而且两臂开的角度大,小臂只有抱意,而没有抱成环。”

“嗯,这只是表面。我来给你说说吧。大臂展开,有利于气机的升降,心肺间的内气便会自然沉下。两臂开展得大,心肺就会打开,对心肺功能有很大的益处。另外,你要注意,重心要放在后脚跟上。虽然是两腿双重,但是脚也要有虚实,脚跟和脚前掌承担身体重量的比例要是七和三。”中年人微笑着说道。

杨希成边听边观察,果然中年人的重量是主要放在两脚的后脚跟上。中年人看杨希成若有所思,接着提示道:“还有一点,大腿要内掖,这样尾闾才能后坐在脚跟。你再仔细看看我周身各处的关节,是否都是钝角,这就是大成拳讲究的钝角效应。最后,在意识上,眉心要展开,面带微笑。会阴处要展开,这样就上下开通,周身放松了。明白了吗?”

杨希成按照中年人的讲述,也摆了个浑元桩。中年人纠正了几个缺陷,道:“嗯,年轻人就是接受得快。不错,浑元桩你学会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练了。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时间不早了。”说完,中年人就要离开。

杨希成连忙道:“您慢走,您教了我这么多,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哦,你叫我老马就好。”

“以后还能找您指点吗?”

“看缘分了,我暂时住在这附近,前面小村子入口第二个门就是。如果最近有空,可以来找我。”说完,中年人就优哉游哉地离开了。

看着这个略带神秘的老马,杨希成暗道,最近一定要多请教,争取把离开师父后的疑问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