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千年的等待
12000000075

面试

出人意料的,赵大哥竟然在第二天上朝时主动要求替郭荣整顿军纪,并且按着要求在对士兵进行检阅,裁汰老弱病残,把最精锐的编为上军,并且广募天下壮士为朝廷所用,还把藩镇最有战斗力的武士调到中央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由郭荣直接统领。短短一年时间,后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增长。

在这期间郭荣自己也没有闲着,边境安宁,中原百姓开始休养生息,每日里都有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需要处理,为了尽快实现理想,郭荣凡事亲力亲为,每晚都要批阅奏章到深夜,虽然我尽量多为他排忧解难,又在膳食上悉心调理,眼看着他还是面色不佳,让我极为心疼。

“荣,夜已经深了,还是早些休息吧。”已近子时,连习惯晚睡的我都有些困倦了,更何况他每日都天刚亮就起身上朝,身体怎受得了。

“萱萱,你要是累了就先去睡,我要看完武宁节度使的折子再睡。”他边说边喝了今晚的第五杯浓茶,看来还需要不少时间。

“荣,你为什么不把一些事情交由朝中大臣来处理,这样你不就可以轻松一些?”我没有离开而是来到他身边,边为他按摩双肩边问道。

“我又何尝愿意这样劳心劳力,只是朝中除了范质,王溥和魏仁甫是可以倚重的大臣外,其他的多是庸碌之辈,如若交给他们处理,那岂不是把国家大事当成儿戏,倒时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吃苦遭殃了。”他感叹道。

“那你有没有考虑在天下广选有才之士已收为己用?”我进一步问道,在治军方面都可以征募天下壮士,为何在为朝廷选臣方面他却不用这招。

“萱萱有所不知,科考三年一次,而且每次所选进士不是年老之辈,就是与治国方面毫无建树,实在是没有可用之才。”他有些无奈的答道。

“你大可传旨今年就开恩科,这可是寒窗苦读的天下士子求之不得的事情,对于入选的进士都亲自阅览他们的文章,择优进行面试,拿一些奏折的问题来考验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确有真才实学者留用,人是你自己选出的必定会合你心意,而所选之人受皇上器重必然会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我想到21世纪任何一个单位选择人才都要先看简历在进行面试,古代科考亦有殿选一重,所以觉得这样应该可行。

“面试,拿实际问题考验?”他眯着眼睛重复着,“不错,这确实个好方法!其实早在经营茶庄招聘员工时我就用过,想不到在治国上竟然忽略了,萱萱,谢谢你提醒。”他情绪显然高涨起来。

“靠科举选贤毕竟花费时间较长,其实不一定科举才可以选出有才德之士,你也可以尝试让朝中大臣举荐人才,同样也经过面试在决定去留,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有人滥竽充数。”我继续建议。

“你替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今晚我就可以安心的去睡了。”他合上手中的奏折,起身挽起我的手,“走,我们也是时候给宗训添个弟妹了!”

我脸一红,啐他一口,这男人,怎么一转头就变了个样子,前头讨论国家大事的严肃都跑到哪里去了?

接下来的时日虽然恩科还未开帏,郭荣面试选贤的工作却已经如火如荼的实行起来,朝中大臣以超乎寻常的热情举荐新人,当然除了几个是真心为朝廷选贤任能出力,更多的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旦自己举荐的人获选入朝,自然是会与自己亲近。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今次却无论如何打不响了,因为郭荣绝对是宁缺毋滥,精益求精,能最后获选的虽只是凤毛麟角,却是真正的贤德之士,不会结党营私,只一心为国效力。

倒是在恩科取士方面多了些波折,科考的论文、策文均是郭荣亲自出题,入选的16名进士的文章都见解颇深,让他很是欣喜,认为可以由此多选人才,然而面试时却发现多的是人不如其文。

郭荣殿选的题目是关于平边拓疆的见解,竟然有实际人答的不着边际,最后仅仅留下了王朴,李谷等四人,其他人均不录用,要他们回去努力来年再考。

这也同时让郭荣发觉知贡举右柬议大夫刘涛选士不当,科考中存在舞弊行为,便下旨贬了他的官,自此无人敢在恩科中滥用职权。

新选的人才逐渐在朝中担当了重任,最优秀的李谷出任了宰相,王朴任了兵部侍郎,为朝廷尽心尽力,让郭荣终于可以稍微松了一口气,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劳累,然而他依旧兢兢业业对朝政没有丝毫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