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11794600000003

第3章 业内人士吐槽电影发行模式

九唯,个人作者,发布于2013/5/27

小Y不想再和人说话了。小Y每天都要去电影院,影院的人已经当他是自己人,有什么干不过来的活会叫他帮忙,有新片也都叫他提前看,没提前看到的去哪家影院他都可以不花钱。对于一个喜欢电影的人来说,这是当初这个工作对他最大的诱惑力,可这个工作有个缺点,得不停地和人说话。

小Y在GX干发行,他所在的公司是家媒体公司,有自己的电视节目,也有一批全国走红的节目主持人。不过在电影行业的人看来,GX对电影发行产业的贡献是,这家公司开创了一种新的发行模式。这家公司有80多个发行人员,驻扎在全国各大城市,平时就在当地,只有在开大会的时候来北京。从有发行这个行业起,这是第一家有大规模驻地人员的发行公司。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每天10点在QQ群里签到就算是上班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自己安排了。去哪家影院,找什么人聊天,干什么活。在发行期,这并不是个轻松的工作。统计每家影院需要什么宣传品,哪个地方能摆下立牌,哪个位置可以做块喷绘,有时还要和人磨一磨价钱。宣传品发下来以后要确认每家都有收到,要看有没有放在影院里最好的位置。有些偷懒的影院会把拼立牌的活也扔给他,一个立牌要看着图纸拼半天,完事了还要打扫干净再走人。

这些不是让他苦闷的原因,苦闷的原因是要说话。在影院面前,发行是永远的乙方。影院面对顾客,影院收取票房,影院控制排片,影院决定成绩。当发行方的收益和票房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候,票房就是至高追求。票房怎么来?是每个场次的票房累加起来的。有场次才有票房!场次怎么来?看影片的质量和宣传、看发行人员的能量。在永远的甲方面前,永远的乙方永远不可能放轻松讲话。负责地区有这么多影院,小Y就有这么多的甲方,每天都要和这么多甲方打起精神讲话。几年下来,小Y太累了。没有影片发行的时候小Y可以放假吗?问题是没有这个时候。在2012年过去的8个月中,GX发行了八部影片,平均一个月一部,其中不乏像《四大名捕》这样票房两亿元的大片,保准让人绝无闲暇!小Y很累,但是发行公司看到了这样的好处。有发行人员驻地,有影院开业能马上知道,有影片上映的时候可以马上投放宣传品;每家影院最好的宣传位置都能放上我的物料;隔三岔五地去影院,和影院的每个人都熟悉,在排场次的时候多少有些人情;和当地媒体接触得多,落地宣传能比别的公司好;有时间在当地谈活动,对促进票房也有利啊!

不久后,LS也开始招聘驻地发行人员,还有人直接从GX跳了过去,我们虽然开始得晚,但是我们气势要足,果然,LS很快就超过了GX的规模,驻地发行人员过百。当然,我们也不能讲人家LS模仿GX,毕竟把这个模式发扬光大的人从GX跳槽去了LS。我以长戚戚的小人心态想,他们这么多发行人员,每个月发行人员的人力成本不少于40万元吧,一年下来最少也要500万元吧。天啊,我毕生的愿望就是中奖得这个数。虽然以我的悲摧人生经历来说,这是个和阿汤哥的著名电影相同的命题。好吧,人家是大公司,人家不在乎,人家公司影片多,靠他们争来场次产出的票房不止这个数,人家当初规划不仅仅是做发行工作的,人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因为每月基本都要发片,80多人也好,110个人也好,这么多人都是为频繁的影片服务的。有些发行公司没有这么多影片可发,不过也在走驻地发行的道路。像XMBT和YR等等,当然,他们的人数要少得多,几个或者十几个人员,多是在当地做了很久发行的“老人”。闲时耕自留地,忙时扛枪打仗。如果全年没有影片发,是不是可以荣升为全球最满意工作了?

如果你和我差不多成熟,如果你也喜欢电影,你可能会知道,11年前有部电影叫《我的兄弟姐妹》,这是民营发行公司的开山之作,这家公司叫作BLBN。后来,BL和BN这一对好基友也分了家,再后来,他们叫YD的明星老板带着BN一直打到了美国内部,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这位发行的老大哥采取的发行模式是大多数发行公司采取的模式,有影片发行的时候到各地执行发行任务,没有影片发行的时候回到总部。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当然是节省人力成本,一般的发行公司十几个人是标配,一个人管理好几个省。和LS一个重点城市有几个发行人员的方式相比,那性价比噌噌往上涨啊!

人员管理的便利也是大家采取收放式的原因。几十个人撒在外面,管理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和当面管理显然还是不一样。省钱当然也有省钱的坏处,一般影片发行是在公映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开始出差,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走。现在票房高的影院越来越多,整个发行周期走下来,每个省也只能去一两个重点城市,票房一般的城市基本上就被放弃了。当然,以前在大城市一个好影院的票房就能比整个中等城市的票房多,这样取舍是符合投入产出比的。现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气氛渐浓,二级市场的潜力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像恐怖片这样的类型影片,在二级市场的票房产出相当亮眼,以后中小成本影片的发行也需要在二、三级城市多下点功夫了。

每部电影都有一个怪咖,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奇葩。这个奇葩就是生产怪咖的HY。HY的发行部门是个神秘的部门,资历久的影院经理在几年前可能还见过他们,资历不那么久的就无缘见了。不落地,不和影院搞关系,这不是家合格的发行公司,但是华谊就是有这样的底气。注重营销,让产品认知度提高;注重质量,让消费者认可电影品牌。他们要得到的是直接受众—–电影观众的认可,而不是影院经理的认可。产品硬使华谊有没有落地发行这点变得无关紧要,《画皮》照样创华语电影的新高!只是,逐渐影院终端们虽然生产不了怪咖,但毕竟也在开始制造怪物,当怪物和怪咖同时出现的时候,面对更加强势的渠道,电影质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管是驻地或是收放式的,大致架构都差不多,全国分大区,大区地面分小区。人数多的像是GX或是LS,能分出从发行总监——大区经理——小区经理——城市经理的四层结构,人数少一点的也就总监和经理了。至于分大区,人少的就南方区和北方区划江而治了。大公司讲究,LS就分了京津、华南、西南、华东、华中、东北六个区。GX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西北区域。还有分得更细的,DD就分了京津、晋翼、东北、西北、广佛、深莞、桂琼、闽赣、华中、华东一、华东二、西南十二个大区。什么?一个省分了两个大区?亲,那是广东,DD发家的地方,再说广东2011年的票房份额到了14.8%,照顾下故乡也不为过吧。去年的贺岁档很热闹,最大的八卦当然是张伟平又出来放炮,抨击终端诸如“躺着挣钱”的言论被媒体放大,后续的故事不是圈内人可能就不太关注了。BN影院在上映BN的影片《龙门飞甲》,张伟平因为担心影院“不规矩”果断停映了BN影院的《金陵十三钗》。结果是BN系的影院在只放映《龙门飞甲》的情况下票房收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个信号增加了在中国进行分院线发行的可能性。

在昂贵的胶片时代,一个胶片的成本要花上7000~10000元,有的小片承担不起全国发胶片的巨大成本,改为分地区发行。影片首先在几个地区先放映,放映结束后调回拷贝再在另外的区域放映。也有的影片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廉价的数字时代,这种方式除了特定影片,已经很少有公司采用了。

分院线和分地区发行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实施,是终端真正差异化的开始,将打破影院影片雷同的局面。纵观2011年排名靠前的院线,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合、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珠江、新影联、大地、横店都有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或者开始涉足发行业务。发行的主要业务本来就是对接终端,现在院线有这么多终端,谁会放弃自己的优势?有实力的公司更是不会放弃制、发、放一体的全产业链梦想。有强大的终端可以转化为票房,是院线手中最大的资源,资源叠加可以产生更大的利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类似《HOLD住爱》这样的影片,联合了万达、金逸、大地三家大的院线共同投资和发行,这三家院线在2012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占到了27.6%。联合了这三家,就联合了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结果是这部影片在全国的票房超过4000万元,当然这与让大家侧目的七夕变态档有关系,但影片的票房,这三家院线排名前三,加起来超过影片总票房的34%,也还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院线对于发行的热诚和行业中迟早要来的资源整合,使发行公司也将面临转型。原来的发行公司面对全国的院线和影院,差别只有人多人少、驻地不驻地,今后的发行将朝着自己的资源分化出更多的类型。

随着电影这个行业越来越开放和透明,未来的发行公司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何方?后面有院线的当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还能用自己的资源换得更多相同背景发行公司的加入。没有院线的发行公司怎么办?一个办法是建自己的影院,然后把这些影院加入到不同的院线。影院不但是盈利项目,为公司提供现金流,还是发行的终端和与院线交换资源的武器。手中有终端、心里不发慌。目前BN、XMBT、HY等都有自己的影院。没有院线、也没有终端,那得有人,GX、LS在这上面做了最好的说明。我也没有人,那得有钱,投入国际项目的三分之一以上,让好莱坞变国产,也算是为广电总局的任务做了贡献。

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有好的关系也成。拿到好的批片,赚一笔是一笔。在这上面JMYH和CSX是专家,看人家《敢死队》怎么干的。如果这些都没有,亲,那就只好去忽悠有钱的煤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