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跟总理学经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11593300000004

第4章 扩大内需(1)

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求是》2012年第4期发表李克强副总理文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统筹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各项工作。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要抓紧研究制定中长期城镇化发展规划。

——2011年12月15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内需,就是一个经济体内部的需求。与这个词对应的就是外需,一个经济体外部的需求。内需和外需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拉动一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所有力量。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试图让外需扮演经济火车头的角色。当下,这种政策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显然难以为继,沿着外需推动的道路,我国的发展必然进入死胡同。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才是明智的选择。

外需无出路:授人以柄和发展瓶颈

怎样区别内需和外需?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作为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买了一块钱的中国商品,这就是一块钱的内需;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买了一块钱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这就是一块钱的外需。从拉动经济增长这方面说,内需和外需是完全一样的,中国人在中国买的一块钱中国货拉动了中国一块钱的GDP,外国人在外国买的一块钱中国货也拉动了中国一块钱的GDP,两种需求别无二致。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内需呢?因为外需授人以柄,因为依靠外需发展有瓶颈。吴敬琏先生在数年前就对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

所有用这个政策(出口导向政策)的人都错了,2006年我就说过,我希望祷告上苍,(保佑)中国是个例外。

授人以柄的外需——你会送给别人一把剑,让别人拿着剑柄,将剑尖指向自己的喉咙吗?这就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结果。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全世界一半左右的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都是针对中国的,从钢铁到纺织品,从汽车轮胎到光伏产品,形形色色,各式各样。这其中有很多反倾销都是无中生有,只不过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升高的“替罪羊”,是政客们推诿责任的托词。然而中国的企业却不得不疲于应对,一旦反倾销起诉成立,这些企业就面临着生存危机。更有甚者,市场开放和准入成为很多发达国家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砝码,比如说美国每年都会拿贸易最惠国待遇来威胁中国。之所以这些国家有底气拿进口说事,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市场和很多中国人的饭碗直接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耗费资源、能源、劳动力,为其他国家制造了一把利剑来威胁中国。这就是经济依赖外需的结果。

2月16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据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涉案产品对欧出口额约为9153万美元,该案是2013年欧盟对我国发起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根据媒体报道称,在此次案件中,欧盟选定美国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而美国在劳动力等多项成本方面明显高于中国,选取美国作为替代国无疑会使案子的进展对中国不利,也显露出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初衷。

与此同时,加拿大边境服务署也于今年1月21日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镀锌钢丝进行反倾销调查;2月12日,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署正式立案对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地的热轧钢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同时发起反补贴调查。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中国似乎变成了他国贸易保护的“重灾区”,各国争相对中国的钢材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据了解,早在2008年,欧委会曾对我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终裁税率为17.7%—39.2%。(2013年2月23日,《华夏时报》)

面临发展瓶颈的外需——如果外需可以持续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依靠出口导向型经济我国可以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那忍一忍外贸刁难也值得。关键是,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大国可以仅凭外需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出口导向型经济最终的归宿就是金融危机。例如,1982年的拉美金融危机终结了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终结了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到金融危机有着内在的逻辑。以泰国为例,大量的出口必然导致外汇市场不平衡,泰铢价格上涨而外币价格降低,即本币升值。本币升值会降低泰国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这显然不是泰国政府希望的,为了平抑汇率上涨,泰国央行不断发行泰铢在市场上购买外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泰铢泛滥,资产价格普遍升值,资产泡沫由此出现。显然,泡沫是无法维持下去的,一旦出口和外汇市场出现逆转,泡沫就要破裂,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从以上历史经验看来,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4万亿美元,增长了14371倍,年均增长率为30.9%,比泰国金融危机前外汇储备的增长率还高1.4个百分点。中国的M2也从1990年末的15293亿元增长到2009年末的60622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4%。从2000年到2009年底,北京的房价已经增加了将近10倍,跟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增幅相当;仅2009年一年,北京的房价就增长了70%。(2010年7月6日,《中国经济》)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过度依赖外部市场还会带来一系列困扰,比如如何处置外汇储备的问题。长期的出口导向使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如何处理这些储备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头痛的事情。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有美国国债市场可以容纳,但购买了美国国债又不得不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

内需不容易:消费的“两缺”和投资的“两难”

我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就意识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隐患了,所以从那时起,扩大内需就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达成的共识。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地方政府投资热潮,无论是教育产业化还是住房改革,都是围绕“扩大内需”这个题目所作的文章。然而,直到现在我国的内需依然不振,内需中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降低;内需中的投资以政府为主体,民间投资疑虑重重,宁可转移到国外也不愿投资于国内。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消费的“两缺”和投资的“两难”。

中国消费萎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9年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5%,举世罕见。无数的文章论证说中国人储蓄意愿强烈,不愿意消费,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中国人不消费,不在于消费意愿,而在于“两缺”——缺钱,所以不能消费;缺安全感,所以不敢消费。

中国人缺钱吗?在储蓄率高企、人均GDP接近4万元时,中国人好像不缺钱了。然而,中国人确确实实缺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统计过,1996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居民储蓄率只从19%提高到22%,而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从17%提高到29%,提高了12个百分点,对总储蓄率增长的贡献高达80%。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被政府拿走,从1994年分税制开始,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持续高于GDP增长。未被政府拿走的那部分分配也极不均匀,很多统计调查都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0.5,属于严重不公平的国家。因此,中国才会出现一边国内消费不断萎靡,另一边奢侈品消费占全世界1/4以上的“奇葩”现象。

相对于“中国人有没有钱”这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安全感”这个问题就容易回答得多了:中国人极端缺乏安全感。中国人敢失业吗?虽然几乎每一个纳税人都缴纳了失业保险金,但好像没有几个人真正在失业的时候拿到了失业保险呢。中国人敢生病吗?虽然很多人都缴纳了医疗保险金,但我们的病好像总是需要保险以外的药品和手术来治疗。中国人敢变老吗?虽然几乎每个工作的人都缴纳了养老保险,但好像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我们无法拿到退休工资,比如缴纳没有达到一定的年限,比如我们换了一个工作地点,再比如退休年龄提高,等等。

来自湖南衡阳的易承芳今年55岁,她是在广州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的一员。她在广州打工22年,买了10年社保。本想着明年就退休的,她多方打听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广州退休。她也无法继续以个人身份参保,直至满足连续参保15年的领取条件,因为即将退休的她并不是广东省户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