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龙贯九天
11488700000007

第7章 汉末须买官 江东虎下山

阳翟

太守府邸,郭嘉正拿着官文跟太守印信兴高采烈的进门,王烨正在跟周仓廖化了解波才的情况,看到郭嘉归来急忙站起身来:“观奉孝此举,定是不负重托!”

“军师请用茶!”陈到双手奉上一碗茶水。

“军师果然厉害啊,要是将军把钱给俺,俺还不知到何处去花销呢!”周仓夺过印信,把玩起来。

“大哥,汝还是如此无礼!”廖化示意周仓应该先把印信给王烨看。

王烨笑着盯着周仓,也不做声。心道:东汉末年不买个官当当,岂不是傻了?反正不在乎这个太守印信,这个官印唯一的用处就是,招募兵将,有了印信就不是地方武装力量了,而是堂堂正正的大汉官军了。

“元俭此言差矣,将军大度,岂能放在心上。”郭嘉马上打圆场。

看到文武和气融融,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就不要将军前,将军后的,怪生分,还是叫子炎吧。”

“吾等不敢。”三人拱手道。

“那就叫大哥,就叫大哥,此乃军令!”王烨故作气愤。

“将军此言,奉孝认为不妥,倘若如此,手下兵卒一一效法,军法何在?嘉认为,还是主公吧!”还是郭嘉考虑周全,直接把称谓定妥。

“军师此言甚善。”廖化赞成道。

周仓却嘀嘀咕咕:“将军,主公,大哥这三个叫法不都一样嘛。”

“好,外人面前叫主公,平时就叫大哥!不可在推却了!”王烨满意道。

“是,主公!”三人齐声道。

王烨郁闷的摇摇头,看着郭嘉。

“既是奉孝归来,便商榷讨伐波才之对策吧!”王烨说道。

东汉末年时兴买官,买这个太守,王烨起初大大反对,世人若是知晓,必定不屑。

再说,哪里有钱买这么大个官。但是郭嘉自有妙计,修书一封于自己的好友荀彧说明缘由,并劝说荀彧一起前来辅佐王烨,荀彧感谢王烨救出阳翟的家眷,欣然答应。而后重金贿赂十常侍这些掌权太监,让他们多在灵帝面前美言;当然,这个钱肯定是荀氏家族出。

再由荀彧上书灵帝,说颍川太守抗黄巾战死,又有云台二十八将后人对抗黄巾,解阳翟之危。抗不抗黄巾贼,灵帝不管,但听到是大汉名门之后,不加怀疑,马上下诏,论功行赏,让王烨领颍川太守印,封龙骧中郎将,郭嘉为军师中郎将,封廖化为别部司马,周仓为都尉,统本部人马与皇甫嵩部合并一处剿除豫州境内所有黄巾余孽。

对汉灵帝更重要的是,拉拢人手制衡何进。因何进官拜大将军,手握重兵,党羽根深蒂固,朝中无人与之抗衡,早有谋反之心。前有十常侍进献谗言,后有荀彧等人上书表奏,灵帝态度强硬,何进也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江东猛虎也出闸了。话说这孙坚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

他父亲说:“非尔所图也”。

孙坚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

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

当时,军众分散,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孙坚回营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孙坚一直对抗与黑山张燕,双方胜负参半,与皇甫嵩倒是不常来往。对于此次皇甫嵩二将的状况,他很关心,毕竟是提拔自己的老上司,可是有心无力,张燕声势浩大,自己也不轻松,不可能抽出兵力来。

深宫之内,由于何贵人被封皇后,这何贵人乃何进的妹妹,因此何进升任侍中,河南尹;后黄巾乱起,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骄横跋扈,结党营私,换乱朝纲,奢靡荒淫。

大将军府

这府邸,气势恢宏,府内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花草茂盛,美不胜收;比起皇宫恐怕也仅仅略逊一筹耳。

何进与一群党羽,正在密谈。

“哼,先有王越老匹夫保护皇帝,现又多出一个王烨小贼!动不得王越匹夫也就罢了,这王烨小贼一定要除之而后快!”何进砸着桌怒道,余力震动肋下肥肉直晃。

“将军,那王烨羽翼未丰,不足道也,目前而言,还是王越老匹夫为首要之敌!”骁骑校尉曹操劝阻道。

只见他身长七尺,细眼长须,枭雄之气不可掩盖。

“孟德言之有理,将军稍安勿躁,将观其变!”此人,相貌英武,身姿魁硕,缓缓说道。

此人便是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亲近何进,是为了博取信任,待时机成熟便取而代之!

“既然本初都如此道来,那就先杀老匹夫!来人啊,设宴款待!”何进很信任袁绍,对曹操这不会溜须拍马之辈,还是不理不睬!

说着,何进拍拍手,来一颇具姿色的舞姬,拥入怀中,又亲又摸,香艳之气四溢!何进欲火难耐,淫笑道:“诸公先请,本将快活之后,再来陪诸公畅饮!”

袁绍冷笑着,目送何进,而曹操却摇头叹气,这大殿之上其他剩下的文武,都是羡慕的眼光。

少时,大将军府莺歌燕舞,酒气熏天。

再说王烨,吩咐郭嘉设计帅旗,招募兵勇,让周仓负责训练士卒,叫廖化带公文去长社找皇甫嵩,说明情况,表示愿意合兵。郭嘉马上反对,说道:“元俭且慢!”廖化看看郭嘉,又看看王烨。

王烨问道:“奉孝还有何事?”

“以嘉看来,若是合兵一处,到时这功劳如何算?更何况波才人马众多,那皇甫老将已献败迹,主公可等其败阵,再做支援!”郭嘉毫不留情的说道。

“此言也对,可若他败了,天子岂不怪我等不出援兵?”王烨认为郭嘉说的不无道理,自己又不是兵强马壮,现在不是冲大头的时候。

“可由元俭带二千人马驻扎长社,一来表我军之心,二来可去告之波才军中动向。到时若依然无法胜那波才,主公可带兵马亲至。”郭嘉说道。这样让皇甫嵩看到王烨的援兵,不落下口实。

“好,元俭,你带本部人马二千,兵发长社,待我书信一封与那皇甫老头。”突然想起自己不会写汉朝的字,马上改口:“奉孝,汝的书法工整,替我执笔,最烦这舞文弄墨,今后这些公文都有你来批阅!”

郭嘉欣然领命,写好之后,盖上太守印信,交与廖化。

“化定然不辱使命!”廖化拜别王烨郭嘉,兵出阳翟。廖化引兵来至长社城下,一面军旗迎风招展,墨黑色的镶边,浆黄色的底,上书一个“廖”字。军士们各个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毕竟突然从反贼变成了官军,这种莫名的转变,大家都很欣慰,同时也打心眼里感激自家将军。

廖化提提气高喊:“颍川太守,龙骧中郎将王烨麾下别部司马廖化,有公文呈上皇甫将军,速速开启城门!”

城楼上的守军将士早就听说了王烨的名头,都伸头往下看,一个当班的老兵头嚷嚷道:“新兵蛋子,没见过世面,速速去开启城门。”廖化引兵入城,见到皇甫嵩,递上官文;

皇甫嵩点点头道:“廖将军,此次前来带领多少人马?”

“回将军,末将封我家将军军令,引两千人马前来听候将军调遣;步兵一千五百人,骑兵五百!另有我家将军书信一封。”廖化不卑不亢镇定自若,双手奉上书信。

皇甫嵩打开竹简。信中说:由于刚刚接任太守一职,各种事务有待处理,另外有许多新招募的兵丁,需要自己亲自把关,不能亲自给皇甫老前辈请安,万望恕罪等等,跟着就是郭嘉添加的各种恭维的话。

看完之后,朝王越,朱儁二人点点头。将官文给朱儁,王越传阅。

“那王烨为何不亲自前来?”王越接过官文看了看,发问道。其实这个老儿,是忍不住技痒,早就听说王烨武艺高强,有万夫莫敌之勇,想跟王烨切磋武艺。

“哦,这位老将军,我家将军说了,最近当地百姓青壮踊跃从军,每个兵卒,将军都要亲力亲为的训练。这才能为我大汉练出一批精兵强将,保我河山!”廖化说的有板有眼。

“好,这王子炎果然是名将之后,吾大汉栋梁之才。”朱儁也大有好感。毕竟,就拿皇甫和他这批军马,他们虽然也是颇为用心,但也不能每次训练都亲自去。

皇甫嵩说道:“廖将军,汝且听从王兄的调遣,哦,王兄乃当朝帝师,官拜太傅,这次前来是襄助吾等来的!”

“是,元俭得令!”廖化心里暗忖,这帝师怎么来前线了?极为不解。

“哎,岂能如此,老朽一介武夫,不会领兵打仗啊。”王越摆摆手,不愿。

“哦?王兄太过谦了,王兄上阵黄巾贼子中又有何将是你的对手?”皇甫嵩笑道。

“王兄,你带领廖化将军定能大获全胜啊!哈哈。”朱儁也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