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龙贯九天
11488700000023

第23章 第廿三章 喜得李曼成 饮酒论英雄

汉朝的市场,按时开闭。市场内店铺、摊贩按经营商品种类分别排列,称为列肆。封建政府对市的管理很严格。

阳翟是颍川郡的治所,这里的集市也不算小。

王烨牵着马,步行于市场之上。如今豫州境内的黄巾贼子基本肃清,所以说市场上还是挺繁花似锦的。卖什么的都有,挺全乎的。

王烨行至个别摊位旁,也挑挑拣拣的,倒是也像个逛市场的。

来往穿梭,车水马龙。忽听阵阵叫好之声,王烨放下手中的东西,牵着无墨朝人群方向走去。

推开人群原来是个卖艺的少年。相貌不算俊俏,但是也有几分豪气,豪气之中带着几分儒雅;身材中等,却生的虎背熊腰。王烨看在眼里,只见这少年舞刀弄枪,有板有眼,王烨心生欢喜,想到等会一定要好好打赏,最好能收为己用。一段枪棒功夫表演完毕,少年开始要钱了。不用说,还是看的多,给的少。

少年行至王烨面前,王烨解开腰间钱袋放入少年的手中。

少年察觉手中一沉,顿时惊愕不已,连忙说道:“无功不受禄,谢过阁下如此慷慨,在下万不能收,还请阁下施舍少许便可。”

王烨笑道:“壮士如此手段,可曾想过从军?上报效国家,下安黎民百姓。”

“先谢过先生厚恩,从军之事……这,说来话长。”少年叹口气,摇摇头。见王烨如此执着就收起了钱袋。王烨没做声,拍拍少年肩膀直接帮他收拾家伙,让他收摊。

“先生,何故如此?”少年阻拦王烨,连连问道。由于王烨的打扮太像个文士,这少年又知书达理,便叫他一声先生。

“壮士,可否赏脸到寒舍一叙?”王烨笑笑,停下手中的动作问道。

“如此甚善。”少年倒也痛快的答应了。

王烨帮少年收拾好东西,少年拿重的,王烨帮忙拿轻的。当少年看到无墨的时候,不解的问道:“先生为何不用此马载重?”“哦,这匹马,可是我的好宝贝,我可舍不得用它。”王烨笑笑,又提提肩膀上的包袱答道。

此刻少年心中念道:此人待牲畜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他定是一个好人,我也要真心相待。想到这里便说道:“先生,方才问在下从军一事,如今便告诉先生吧。”

“壮士但说无妨。”王烨点点头,笑道。

“在下姓李名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人士。当年黄巾四起,在下便招集宗族宾客数千家,与其分庭对抗,可惜黄巾贼子人数众多,我等寡不敌众,一败涂地,当时在下散尽家财,身无分文,仗着会点功夫不得已卖艺为生。又闻得阳翟王子炎乃对抗黄巾的英雄,手下正招募兵勇,这就辗转来到阳翟。不想前去投军,那军头儿竟然说,虎荡营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要收取人事,看到这里,便想那王子炎治下如此不严,想他本人也是沽名钓誉之徒。故而继续卖艺,赚够了盘缠,再投别处去。”少年一口气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王烨听罢,心道,这是李典啊,真是太好了。他压抑住心中兴奋,缓缓说道:“壮士,据吾所知,王子炎并非沽名钓誉之徒,只是这治下不严之罪倒是属实。等到了寒舍,我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李典点点头,说道:“好,吾倒要听听他何等英雄。”

简短捷说,可就来到忠勇侯府了,守门的俩虎荡军士,远远看到自己主公回来了,后面还有一人又说又笑的,好像还买了什么东西。

俩人一对眼,赶紧上去迎接。

“主公!”二人施以一礼,连忙接过王烨手中李典的家伙什儿。另一个去接住李典手里的东西。

李典抬头一看,赫然看到门楼上忠勇侯府的牌匾。心中一惊:哎呀,此人便是王烨王子炎,这就把他得罪了不是?

连忙施礼赔罪,说道:“曼成不知是将军本尊,万望恕罪。”

“哎,曼成,若是怪罪汝,还让汝来我家里作甚?”王烨连忙扶着李典,微笑着说。

“将军当真不怪罪于典?还是请将军责罚吧。”李典看看王烨,疑惑道。

“这个,好吧,我就罚你做我的兵曹掾史,主掌阳翟城中的守军。以后我若出门征讨,你可要好好的给我看家!你若真是条汉子,便不许推脱好好听话认罚。”王烨笑着看李典,拍拍他的肩膀。

“这?”李典又惊又喜,看看王烨。说着激动的便跪下道:“谢过主公知遇之恩,典愿意受罚。”

王烨扶起李典,笑道:“曼成,我今日得你,可谓如虎添翼啊,快快于我进府痛饮一番。”

俩军士也不明白什么情况,反正知道主公要接待客人,连忙通知安排筵席。

王烨挽着李典的手,于他一同走进客厅之中。两人坐定之后,王烨让人把郭嘉一干人等都叫来。

“主公。”郭嘉率先进来,显然这意味着自己是首席谋士的地位。身后是荀彧叔侄,廖化,周仓,纷纷拜见王烨。

王烨很高兴,责怪他们多礼。连忙引荐说道:“来来来,这是李典李曼成,我看他有大将之风,今番已是我的兵曹掾史。”

“哦?曼成兄,既然是主公看中的人才,奉孝不才,倒要请教足下。”郭嘉笑着说,显然他对李典是否有真才实学而疑惑。

“曼成,此乃吾之智囊,郭嘉郭奉孝。”王烨看见郭嘉要考考李典,心中虽有点不快,但是自己也不能确定此李典,是不是真李典,兴许有同名同姓的。

所以也没阻拦。

“奉孝先生,典才疏学浅,敢问先生要问何事?”李典谦虚道。

“敢问足下,当今天论英雄,都有何人?”郭嘉想看看李典是不是关注天下之事。

李典想了想,说道:“首当其冲,便是吾等主公,自明公阳翟起兵与先生共抗黄巾,到如今拥兵数十万,可谓天下无双。二来便是典军校尉议郎曹操,素有治世之才,如今何进已然亡故,曹操励兵秣马大有一番作为;三来要数破虏将军长沙太守孙坚了,手下有四员猛将,虎踞长沙,对江东之地早已有吞并之意,他日时机成熟必然兴兵讨伐。可这二人都不能与主公分庭抗礼。”

“那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算英雄?”郭嘉又追问道。

“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岂能算是英雄?”李典答道。

“又有一人,为西凉马腾,手下兵精马强,西凉铁骑堪称无敌,可算英雄?”郭嘉又问道。

“西凉蛮夷,更何况马腾向来无野心,再有手下皆为无智者,纵然来至中原,也无可作为。”李典显然对当今天下的局势很明白。

倒是郭嘉,看这李典点头,道:“曼成之言,与在下心中所想契合。佩服!佩服!”

荀彧这时开口了,说道:“曼成,当今朝廷,汝看如何?”

李典叹道:“汉室衰竭啊,可悲可叹,他日必定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荀彧看看郭嘉,荀攸点点头,对王烨说道:“恭喜主公,又添一员上将。”

别看李典年纪轻轻,可他从小好学,博览群书,再大局观上,他很能看清局势。

王烨深知,李典可是良将之才,假以时日,独当一面不在话下。

众人皆为王烨贺喜,王烨这时挺高兴,遂令众人举杯共饮。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酒过三巡,王烨感到有些困意,带着醉意,开口道:“诸位,再过些时日,便是我大喜之日,今日就到这里吧,待到婚礼当天,我们再一醉方休。”

说完,转身就去休息。众人拱手道:“恭送主公。”“你们随意,自便,元俭,元烈替我招待好曼成,莫要怠慢。”王烨笑着对二人说。

“请主公放心吧,俺定然不会让他少喝。”周仓多日没有喝酒,今天高兴的紧。李典看看周仓,尴尬的笑笑。

王烨走后,众人又说又笑,郭嘉和荀彧叔侄吟诗,行令。廖化跟李典划拳,不亦乐乎。周仓抱着酒坛,开心的又蹦又跳。如此愉快的进行到黎明,最后,只有三个文士没醉。

郭嘉说道:“早些歇息吧,今日实在是不能再饮了。”

荀彧扶着喝的不省人事的荀攸,皱着眉头道:“奉孝好生不厚道,看看把文达弄得此番模样。”

郭嘉笑笑:“文达豪气干云,可惜酒量太差。”

荀彧笑了笑,指了指郭嘉,说道:“那先告辞了。”

说着扶着荀攸出门,外面站岗的军士,连忙过来帮忙。郭嘉又去看看那三位,都成泥了。廖化李典抱着睡过去了,周仓四仰八叉的躺在中间。

郭嘉摇摇头,心道:明日主公看到,不知作何感触。不过必不会怪罪众人。

自己看看天边即将升起的太阳,心中道:主公他日必定能成就千秋霸业,我自当要为主公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迈步走出客厅,刚出来门槛,只听得一声:“先生,慢行。”

小科普

大家对李典得印象都不太好,反正鄙人以前对他的印象只是街机三国志第一关的守关BOSS,(好吧,暴漏年龄了)就觉得李典好弱鸡呀,战五渣一个,可是历史上可不是如此。

曹丕:“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以上二人足以证明李典的实力,鄙人不再赘述,详情请去问度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