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龙贯九天
11488700000014

第14章 激战(下)张曼成殒命

外有虎荡军英勇杀敌,内有朱儁部以死相搏,波才见必败无疑,拉着悲愤到极点的张曼成,说道:“兄弟,如今王烨援军已到,汝再上去,定为他所生擒,快快撤退,以某后图。”

张曼成痛苦的说道:“谢波兄挂念,待吾与王烨决一死战。吾那些兄弟们都去了,曼成岂能苟且偷生!”

波才听罢,摇摇头,言道:“也罢,所有人听着,撤!”波才带领人马,仓皇撤退。

张曼成挺枪跃马,来至王烨面前,众军士马上把他就围了起来。张曼成不屑一顾的笑,高喊道:“王烨匹夫,可敢与吾决一死战,此战乃是汝与吾的私仇!”

斗将,王烨巴不得呢。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斗将,可是眼前的张曼成不知实力如何?王烨看着狼狈不堪的张曼成,叹口气道:“张将军,汝也是忠义之士,何不投降于我……”

这句话没说完,张曼成怒道:“竖子安敢提招降于吾?今日,乃报汝杀吾弟之仇!莫不是怕了我张曼成?”郭嘉再一旁摇摇头,心里叹道:唉,汝命不久矣。王烨听罢,对众军士说道:“速速散去。”

军士们才渐渐的散开,王烨又对张曼成说:“今番若吾胜了汝,汝便归降与吾,如何?”

张曼成说道:“要看汝有无本事了!”

说着,催马挺枪杀向王烨,王烨知道张曼成的本事,有意相让于他;只见张曼成拿马上挂着有镰刀,他拿起的所有镰刀,足有四把,左手两把,右手两把,全力扔向了王烨,只听“嗖嗖嗖……”镰刀破空而去,直取王烨周身上下,紧接着,又从腰间抽出一把,这一把不是普通的镰刀了,镰头上镶嵌这一个鬼头,比刚才的四把的柄都要长些,刀刃也比那些都宽,锋利无比,刃上有放血的血槽;这便是张曼成的贴身兵器,名曰:“索命飞鬼镰”,关键时刻可以当做短兵防身,单挑时候跟那四把镰刀配合,使出绝招“五鬼索命”。

即使能把四把都躲闪过去,最后一把,该当如何?要是普通将领,岂能胜他?

王烨看的真真的,四把镰刀,直取四肢,用玄铁戟在胸前旋转形成屏障,只听“叮叮当当”的,就把四把飞镰格了出去,王烨轻视张曼成,正想看看他还有什么本事,只见还有一柄鬼头飞镰,直取自己的脖颈处,心言道:麻痹大意了,完了。

下意识,往旁边一带马缰,无墨急忙向一旁躲避,说时迟,那时快,鬼头镰破空而至,虽没有取其性命,划破了他的肩膀,鲜血四溅。再看张曼成已经杀至王烨面前,挺枪直刺王烨的胸膛。

许昌城下,廖化带领乔装打扮后的军士,再城下叫门:“速速开启城门,吾等是波大帅调遣的援兵!”

守城的黄巾兵卒一看,各个头带黄巾,可是领头的将领他看着面生,问道:“将军是哪位渠帅的部将?”

这个岂能难住廖化,想也不想回答道:“吾乃“地公将军”张宝帐下的大将!奉“地公”密令,前来救援,不便说出姓名!这是黄巾兵符。”廖化拿出了当时波才使离间计时的兵符。黄巾喽啰听到张宝的名字就吓的慌,更何况又有兵符为证,赶紧开城门迎接。

待所有士兵都进入城内,廖化把头巾一撕,高喊:“弟兄们,一举拿下殿帅府!”

众军士直冲波才的殿帅府。这边彭脱,郭太两个不经事的废物,趁波才亲自出征,喝的伶仃大醉。廖化身先士卒冲进了进来,直接绑了这俩废物。众黄巾喽啰,见两个副帅被绑,有的逃窜出城,有的纷纷投降。

廖化急忙差人下书,告诉王烨许昌已然到手。

张曼成使阴招要取王烨的性命,危急存亡之秋,王烨该如何应对?怪只能怪,王烨太轻敌了。

一杆浑铁长枪,带着无穷尽的杀意直袭王烨胸口,只听得“咔嚓”清脆的一声,这是铁器折断的声音,只见铁枪又刺到了王烨胸前的鲮鲤甲上,张曼成岂知王烨身上铠甲的厉害;而玄铁戟在张曼成的脖颈处停住了。

话说回来,若是没有宝甲护体,王烨此时必是一命呜呼。张曼成很清楚,王烨比自己的速度快的多,完全可以在自己刺中他以前将自己枭首。而如今这又是何为呢?一枪没有刺死王烨,难道这是天意?他现在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绝望的注视着王烨,王烨不做声,只是也漠然的看着他。

少时,王烨双目圆睁,坚毅的问:“降还是死?汝自己选。”很明显,王烨不想浪费时间,直捷了当的最后通牒!

张曼成一叹气,轻松的说道:“宁死不降。”说完静静的闭上眼睛,等待死亡的来临。

王烨顿了顿,收回玄铁戟,淡淡道:“走,即刻消失。”说罢转过身去。

张曼成听到此话,大笑起来,这笑,并不是庆幸自己捡回一条命;笑罢,问道:“汝这是在羞辱我?吾岂能苟且偷生!”立即翻身下马,拿起一把钢刀,朝脖子上一抹,倒在了地上,他拼尽全力,向自己兄弟尸首方向爬出,可是已经没有余力,死不瞑目。

王烨想要劝阻,不想为时已晚,翻身下马走近张曼成身边,说道:“不想张曼成乃忠烈之士矣,可惜不能为我所用。”说完只见张曼成合上了眼,追随他的兄弟们而去。

王烨站起身来,对还在反抗的黄巾兵士喊道:“都住手,汝等皆有家小,为了你们的家人,投降吧,汝等归顺与我,乃是归顺朝廷,从今以后便是官军了,我部下所有军士,对百姓皆是秋毫无犯。若不想再打仗,便领些钱粮去阳翟安家,汝定好自为之吧。”

这么一说,大部分还是愿意跟随王烨,有以一少部分,领取了钱粮,问明去阳翟的道路,都走了。王烨安排清点伤亡,此一役,降者一万七,回阳翟安家的有三千,兵器盔甲战马无数。

王烨粗略的包扎下伤口,急忙来至皇甫嵩跟前。见朱儁正扶着他,皇甫嵩看见王烨过来,马上紧紧抓住王烨的手,提起力气虚弱的说道:“子炎,汝答应老夫一事,一定要答应。”

“老将军保重身体,莫要用力。子炎定答应老将军。”王烨悲伤的说道。朱儁在一旁摇摇头,老泪枞横,他深知,皇甫嵩是熬不过去了。

“子炎,他日汝手握兵权,定要替陛下除掉何进,他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祸乱宫廷;乃是我大汉心腹之患,今日老夫若死,吾手下兵士皆听从你的调遣,老夫已经叫朱儁贤弟上表陛下,”说着看看朱儁,朱儁点点头,接着又说:“大汉的社稷安危全系汝一人肩头,汝务必要……”没说完就含笑九泉了。

王烨,朱儁大喊着,摇晃着,皇甫嵩微笑看着他们俩,安详的离去。

汉末名将皇甫嵩,就这样与世长辞了。历史评价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忠职守,有谋略,有胆识。平黄巾贼居功至伟,百姓称道,乃是汉末救国救民的英雄人物。在军旅中,他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帐篷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

《后汉书·皇甫嵩传》亦称:“嵩为人爱慎尽勤”“黄妖冲发,嵩乃奋戟。孰是振旅,不居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