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1453300000007

第7章 古镇风情(3)

话说龙角

在云阳县江南的磨刀溪与泥溪河的交汇处,坐落着一座叫龙角的古镇,它因环绕四周的几座山梁酷似神话传说中的龙角而得名。

龙角镇位于泥溪河与磨刀溪的交汇处,纵横交错的河流宛如一条条玉带紧紧环抱着龙角镇。因其控制着云阳南部通往湖北、湘西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龙角镇兴起于何年,云阳现存的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迄今为止,仅发现民国《云阳县志》中有一段关于龙角历史的零星记载,证实了龙角在1000多年前,就曾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区域之一。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领导绿林和赤眉起义军,推翻了王莽政权。龙角忠州山上的一位部落首领,为刘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忠仁侯。

2004年,中国考古学会和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对龙角进行了地质考古,在磨刀溪边发掘了一个汉代古墓群。在一块临河而立的大石壁上,并列着大大小小10多个墓穴,考古专家们在这里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特有的汉陶片、五珠钱,以及玛瑙钻石等文物,再一次用实例证明了龙角历史的悠久。

根据考古专家最后鉴定,这个古墓群属于西汉时期建造的,出土文物反映出了当时这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是比较繁荣的。而像这样的古墓龙角全镇有5处。这些古墓的长和宽基本上是一样的,全都是人工开凿,唯一的区别是它的门,其大小和当时封建等级有关,身份高的门就做得大些,身份低的门就小些。

在龙角镇老街不远处的磨刀溪畔,有一处四面绝壁的古堡遗址,当地人称之为水寨。据说,这就是当年忠仁侯遗留下来的官寨。

据当地老乡介绍,最初的龙角镇并不是在今天的坳口场,而在位于老集镇上游2公里的吴家营。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是江南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集镇人口多达千余人。

吴家营的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獐井盐,它是继云安盐之后云阳县又一处井盐生产基地,所出产的獐井盐产量虽然不高,但它随同云安盐一道,远销四川、湖北、湘西等地,知名度仍然是相当高。

今天的吴家营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成为一片荒芜之地,仅仅剩下一些断砖碎瓦在昭示着这里曾经是一个人烟稠密之地。吴家营的消失,缘于清朝同治年间的一次大洪灾。

吴家营在清朝同治年间还是一个街坊,突如其来的一次滑坡,产生泥石流,一下子把人畜、财物全部都冲走了。后来,吴家营整个基本上都是官山,官山一片,到处都是坟墓。

也正是这场滑坡,给吴家营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这场灾难,让人们不敢在此地继续待下去了。于是,龙角镇就搬迁到了泥溪河下游的坳口场,也就是今天的龙角老镇。搬迁到新址的龙角镇因为有了水旱码头,很快再次兴旺起来。酒楼、茶社、商社如雨后的春笋,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龙角成为江南“水旱码头小都会、磨刀溪边第一镇”。

集镇的繁华并没能消弭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为避免集镇再次遭遇吴家营那样的变故,当地百姓自发地在海拔1200多米的杨家山修建了一座天子庙,以求保佑一方平安。

天子庙占地近1000平方米,建筑艺术巧夺天工,是云阳县一处不可多得的民间寺庙,对于研究本地区的建筑艺术和民间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只可惜后来被严重损毁,如今只剩下极少的一些塑像和碑刻。

天子庙的建立,并没有如人们意料的那样保得一方平安。特别是到了民国后期,饱受反动当局压迫的龙角人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了反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统治的浪潮。共产党人刘孟伉在此组建了川东游击纵队七南支队,1946~1949年间,七南支队司令刘孟伉和大队长朱大月组织有数百人的游击队员,凭借杨家山一带茂密的森林与敌人周旋,曾经三次攻下龙角镇,开仓济民,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当局的气焰。

杨家山在过去的战争中,都是云阳南岸的重要军事要塞。1952~1954年,为防止外敌对云阳县城的空中袭击,解放军一个班的兵力驻守在天子庙,这才真正让天子庙担起了保护一方平安的重任。

让当初那些修建天子庙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古老的龙角镇在数百年后再次面临搬迁,而这一次搬迁却是因为三峡工程的兴建。面对这次大搬迁,龙角儿女表现得是那样的坦然,一个旧的龙角镇在坳口场消失了,一个全新的龙角镇在大木包诞生。

多年来,龙角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如今,精明的龙角人不等不靠,抓住移民搬迁的大好机遇,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后的优势,在磨刀溪、泥溪河边搞起了漂流、竹排等旅游项目,开发特色农家乐,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

第二次搬迁的龙角人,再一次感受到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也许,此时只有快乐地歌唱,才能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欢迎您

欢迎四方朋友来

龙角既有好茶饭

也有山歌敬亲人……

故园不会遗忘

我国古代的小城镇由于文献记载较少,或地理位置的关系,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发掘。而高阳明月坝遗址和李家坝遗址的发掘,却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彭溪河边已经淹没的小镇——高阳古镇。

2006年10月,随着三峡库区三期水位的上升,高阳镇旧址一点点地没入了烟波淼淼的江水之中。

之前,这里还是彭溪河畔一处人口密集、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的集镇。

1984年夏天的一个早晨,高阳镇李家坝小学的一群小学生来到彭溪河边玩耍,在河边的一块凹地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青铜器的残片。就是这个小小的发现,带来了三峡地区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

四川大学历史系的考古人员在一周后赶到彭溪河边,大规模的发掘就此开始。

在发掘清理的40多座战国至西汉时期土坑墓中,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战国时期巴蜀文化青铜兵器。其中龙蛇纹矛、通体饰云雷纹矛、通体线刻浮雕虎纹等,均为巴文化精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发掘面在不断扩大,发掘持续了很久,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在考古队员脚下出现。这就是后来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李家坝遗址。

从李家坝出土的巴人遗物中,各式青铜器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当中有剑、矛、戈、箭镞等。一切都表明,很早以前,这里就曾是巴人重要的活动地区之一。

面积巨大的李家坝遗址,在很长时间内令考古人员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正当他们为层出不穷的新发现而惊喜时,在彭溪河不远的明月坝,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人员又爆出惊人发现:明月坝挖出了一处唐代房址,出土了非常大的雕刻精美的莲花状柱础石。由于这种材料不用于民房,专家判断这片遗址可能是唐代一个地区的行政经济中心。

当时三峡办和三建委批准的明月坝的全部发掘面积是1万平方米。由于2000年的发现,四川大学向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打报告要求增加发掘面积。出于对文物的高度重视,三峡办和三建委对库区考古的规划作了重大调整,2001年给明月坝增加了9000平方米,2002年又增加了6000平方米,这个遗址便被相对完整地发掘了出来。以后陆续出土了其他9座房址,两条道路,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广场,还有大量的瓦当,带莲花纹兽面纹和佛面纹的条形砖、方砖,脊兽的建筑材料,长沙窑、邛窑、青羊宫窑等唐代著名窑系的瓷器,以及陶器、铁器、铜器、钱币、秤等等,甚至还有博具。

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心目中,这段地区,曾经是一个闭塞而蛮荒的地方。明月坝遗址的发掘,为三峡地区集镇的形成和居民的生活形态提供了实证。

再结合挖探沟和钻探,这个遗址的规模、布局、结构、性质就相当清晰了——它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有密集的建筑,有完整的道路网,有墓地,是一个功能完备的集镇。

明月坝发掘出来的路,条条都通向彭溪河。沿着这条河,唐人乘船溯流而上可以到达渝东的重镇开州,今天叫开县;顺流而下,可在今天的双江镇进入长江。进入了长江,就进入了中国东西大动脉,这个地处大山腹地的坝子,就是这样和唐代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中心益州(今成都)和长江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扬州连了起来。

这块台地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居住,为什么直到唐代才形成集镇?它怎样形成,又怎样会兴起?

这与唐代中后期经济中心南移有关。从文献上看,三峡地区在唐初还是经济相当落后的“蛮夷之地”。“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南移到包括三峡地区在内的长江流域,这里便开始了一个开发高峰,明月坝的经济也由此得到了发展。明月坝遗址唐代早晚期建筑遗存和以瓷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

明月坝的兴起,还有一个外在因素是盐。渝东一带的盐业生产历史悠久,和明月坝遗址相距不远的云安镇,自汉代开始就是重要的盐产地。唐代中期以后推行盐业改革,使本地区井盐业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明月坝遗址就处于云安盐外运的必经之路上。当年云安的盐,装船上到一个叫水市的地方起滩,用骡马驮到明月坝的高阳再装船,然后沿彭溪河上到开州,从开州通过陆路又可以运到其他地区。直到20世纪70年代,云阳至开县的公路修通之前,这还是一条最经济最快捷的盐运路线。

明月坝当年的繁华为什么会消逝?

令考古专家奇怪的是,在这些道路尽头的彭溪河畔,并没有发掘出任何可以和码头联系起来的遗存。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明月坝临彭溪河的一级台地上都是唐代建筑,宋代建筑就在比较高的地方了,清初建筑则在更高的地方。到了清末,明月坝就没有人家了。

这和彭溪河的抬升、河道的变化有关。这种情况在三峡地区十分常见。因为三峡地区是人居集中的地方,这些被称为“坝子”的台地,都是江流冲击而成。江流造就了这些台地,又不停地冲刷着这些台地,一点点销蚀着它们,使人类到一定时候就不得不迁移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去。

明月坝衰落之后,高阳坝于明代中期繁荣了起来,并形成了一个集镇。客栈、酒肆、茶馆、商铺一应俱全,高阳坝成为明清时期彭溪河沿岸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黑旗龙门虎奔江,祖师脚下撒丝网。飞天蜈蚣横大梁,古佛明灯照张王。”人们用这一首打油诗概括了高阳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为防止洪水的侵袭,此时的高阳镇建在了高高的台地上。当地士绅筹资修建了众多的寺庙,以求保得高阳免受洪灾。古佛寺和张飞庙是高阳最为著名的两个景点,最初的高阳坝镇就是围绕古佛寺而建。在离高阳坝不远的地方,人们还建起了一座与云阳老城张飞庙规格相当的张飞庙。

据古说来,那时张飞在湖北四川一带作战,他是身在阆中,头在云阳,脚踏高阳,手指路阳,在路阳还有一个张飞庙。据老人讲,这个张飞庙比云阳张飞庙还要好,后来在民国时期被毁了,改做了一个粮仓。

让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高阳再次经历了她的搬迁之旅,依然是由于江河的改道,这一次却是出于人力。

人们在“高阳镇”的前面加了一个“老”字——它已成为了一片废墟。新高阳镇建在彭溪河北岸的一座山岭上,宽敞的街道、明亮的高楼,新高阳镇已经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2006年9月之后,包括明月坝、李家坝、老高阳镇在内的这一片土地,都已经永远地沉入了水底。

我们无法祈祷老高阳和新高阳都亘古长存,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亘古长存。但我们祝愿历史机遇赋予它们的繁荣能持久,生活于它们怀抱中的老居民和新移民,当代人和后代人,能享受更长时期的富裕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