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认为,这是个馊主意,如果到中部,离开云南,保不定不被人包饺子。所以,还是要稳扎稳打,以云南为大后方,出兵打到北京去,剁掉康熙,然后自立为帝。
这样搞还有退路,即便这事没成功也不要紧,可以和康熙讲价,混个划江而治也不错。
六十二岁的吴老爷子不是康熙那样一个毛头小伙,他不再是那个脑袋一拍,啥都敢干的人,他在沉默思考了很久很久以后,选择了后一种造反法,因为越是年老的人越是喜欢稳妥。
其次商讨为什么要造反的问题。
为什么要造反?其实这问题很简单,因为康熙那个小屁孩不让我们活。然而,事实上却不能这么写,历来造反打的旗号,总是皇帝无道,民不聊生,或者为先皇报仇之类。
有人认为应该打明朝的旗号,因为清朝是满洲人的朝代,汉人不一定服它。况且明朝灭亡才二十几年时间,清朝虽然总是以屠刀来对付老朱的后人,但是,天网恢恢,总有漏网。
但是,另外有人认为,这可使不得,这拿去哄小孩子都没人信,还是自立山头为好。
要怪只能怪吴大爷名声太坏,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后是投降了多尔衮,再后来又把南明皇帝朱由榔勒死,再后来又把一个假朱三太子送进北京,活活剐死,你还说尊明鬼才信。
吴大爷思考再三,觉得还是自己干,前两单生意都是给别人干的。先投降了李自成,结果差点上李自成同志那洋当,被骗回京剐了。后来投降多尔衮,现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
事实告诉吴三桂:给别人打工,永远不如自己当老板!
吴大爷在家忙活,折尔肯与傅达理大人在归化寺半夜不能入睡,不断踱步。
前几天,吴大爷说十一月二十四号准时启程,让二位大人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知道,吴大爷虽然面目和蔼,但绝对不是什么善人,他们随时都可能迎接吴大爷造反的挑战。
吴大爷若造反,按照以往经验来看,他们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去阎罗殿。
所以他们急,然而,云南巡抚朱国治比他们还急。云南是朱国治的山头,然而,自从朱大人来到云南,他这个山大王就没有一天活得像个人样,想当初在江南,那是何等威风。
活不活得出人样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几年来同吴大爷交往,他知道吴大爷的秉性,要这位大爷挪窝,比登天还难,然而,要是吴大爷不挪窝,那么,他这个云南巡抚就干到头了。
十一月十五日,三位苦苦等待的仁兄,迈进了吴大爷的家门。
吴大爷仍旧是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然后就陪三位仁兄喝酒,再还是跟往常一样打哈哈,聊一些张大爷、李大妈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三位仁兄却完全没有听进去。
在吴大爷和蔼而盛情的招待下,朱国治轻声地跟吴大爷说了一句话:王爷啊,你看,二位大人都等这么多天了,你若有意搬家,就赶快搬,若无意搬家,让二位大人回去。
听到朱大人这话,吴大爷马上露出了凶狠狠的面相,青面獠牙地说:好你个朱国治,我打下了江山,都送给了大清国;唯有云南,是我用血拼下来的,我住这里你还想开赶?
朱国治马上犯懵,吴大爷终究露出了真相,常住沙家浜。然而,当朱国治还在发懵的时候,吴大爷另一支锋利的话语,刺得朱国治心里发慌:尔等贪污小辈,竟敢哄你吴大爷!
尽管《清史稿》上把朱国治编进了忠义的行列,但是,朱国治绝不是一善茬。他剁掉了金圣叹等十八个无辜的人,他在江南收税把百姓收得只想死,你若说他是清官,鬼都不信。
吴大爷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饭还能吃吗?三位大人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家。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朱国治回去后收拾了一下衙署,他左看右看,自己除了几个看门的保安,再也抽调不出人来对抗吴大爷的谋反了。因为清朝规定,巡抚手中无兵权,兵权在提督手中。
至于说云南提督张国柱,他早就投靠了吴大爷。所以,山穷水尽的朱国治只能徒叹奈何。他没有想到当他杀掉那十八位仁兄的时候,当他逼别人缴税的时候,别人是否山穷水尽?
这一切,都是罪有应得。更大的报应,还在即将到来的那一天。
朱大人好歹还有几个开门的保安,对于折尔肯与傅达理来说,看门保安都没,就是归化寺的那些和尚,也保不定就是吴三桂的人,他们左思右想,只能由傅达理回京求援。
然而,想走,就那么容易吗?吴大爷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对于战场保密的重要性,心知肚明,早在一个月前,云南就被吴大爷全部封锁,准进来,但绝不允许出去。
所以,傅达理走到半路,就被吴大爷的人给挡了回来。所有的一切都告诉这三位大人,一场巨大的风暴,马上就会席卷云南,并会不断蔓延,席卷整个大清国,而他们只能等待。
人最大的恐惧,并不是遇到恐惧,而是在焦急地等待恐惧。直到十一月二十一日那一天,三位大人的心放下了,折腾了三四个月,最后还是只有那一个既定的结果,吴大爷反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云南昆明相当热闹。人头攒动,战马嘶鸣,一大清早,云南平西王府里灯火通明,吴三桂与他的谋士们弹冠相庆,这些人等待这一天,足足等了三十年。
云南巡抚朱国治迅速带着他的几个保安赶到,这回吴大爷并不和蔼,冷冷地问了朱巡抚一句话:今天我拥戴朱三太子反清复明,你朱大人可愿意跟着我混饭吃?
朱大人发出冷冷的笑声,然后破口大骂,你吴三桂太不地道了,无父无君的小人。吴大爷这回可不跟他多磨,叫来几个兵丁,当即把这位他认为不识时务的朱大人剁成了肉酱。
然而,吴大爷微笑着对着朱大人的僚属们:诸位准备这么办呢?有人选择跟着吴大爷混饭吃,吴大爷当即收下;有人大骂吴大爷不地道,吴大爷也不发火,示意拖下去关着。
吴大爷想让这些不识时务的人看看:我,吴三桂,才是天底下真正的英雄!
造反会(当然吴大爷说是举义会)开完了,吴大爷当即宣布,择吉日祭祀先皇陵墓。
因为吴三桂是打着明朱三太子的幌子造反的,所以,先帝就是永历帝朱由榔。所谓的明朱三太子,实在很蹊跷,按理说他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儿子,而且史籍有载,当老实巴交的李自成进京的时候,他并没有死,后来李自成带着他攻打吴三桂,回京后,他就不见了。
是死是活,反正至今没有搞清楚。以后北京冒出个朱三太子,被多尔衮剁掉;南京也冒出个朱三太子,也被清朝剁掉;而且只要有朱三太子冒出来,不管真假,清朝统统剁掉。
然而,吴三桂捧出来个朱三太子,一定是假的。因为他扯谎扯得太离谱,说这孩子是崇祯他老丈人周奎给他的,屁股上刺了印,据我所知,周奎好像与吴大爷并没什么交情。
不知道吴三桂哪里抱个野孩子,屁股上刺了个印,就摆上了皇位。关于这孩子不用多介绍,因为过不了几天,他就会下去,吴大爷太自信,认为摆个孩子白白浪费粮食,就踢了。
至于祭祀朱由榔,吴大爷不怕雷劈的心里素质就该叫绝。十年前,他用弓弦把朱由榔勒死;十年后,吴大爷亲自跪在朱由榔的坟前,痛哭流涕,酹酒叩头,大喊朱由榔死得好惨!
有人说吴大爷自始至终都是个大滑头,其实,吴大爷一生都栽在他太老实上。二十几年前,听说老实巴交的李自成请他回去当王,他门都没有摸准,拉起效忠李自成的大旗就往回赶。赶到半路上才明白,一切都是忽悠,面包与牛肉都没有,等着他的只有滴血的刀口。
同样是这一年,吴大爷天真地以为,关外的那群满洲乡巴佬很老实,好忽悠。于是他给多尔衮写信,要求多尔衮从西路与中路同时搞掂李自成,然后他给多尔衮他们钱与土地。
等忙活了半天,他才明白。乡巴佬并不老实,天底下最狡猾地人,就是这群乡巴佬。他们土地与金钱都是要的,但是用不着找吴大爷讨,多尔衮坐镇北京,天下都是我们家的。
顺治中期,吴大爷对清朝忠心耿耿,效命疆场。揍得李自成稀里哗啦,然而,李自成一当和尚,清朝人又请吴大爷回到关外,继续放马耕地,说是到边疆历练,其实就是养老。
人可以上一次当,也可以上两次当,但是,人总不能一直都上当吧。在多次挨打之后,吴大爷仍然天真地以为,满洲乡巴佬很朴实,当他再次被满洲人召唤时,他又忘记了疼。
吴大爷带领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马不停蹄,把孙可望逼得投降,把李定国逼得气死,把蕞尔小邦缅甸吓得打哆嗦,乖乖交出朱由榔,清朝偌大的疆土,有很多都是吴大爷打下的。
朱由榔回来了,有人劝吴大爷,留着吧,或者送到北京,让清朝人剁,让他们扛这黑锅。然而,吴大爷说,我剁吧。只有我剁了朱由榔之后,满洲乡巴佬才会真正相信我。
他忘记了,满洲乡巴佬是猎户出生,猎户天生就不是老实者,老实的猎户只能喝风。世人都说狐狸很狡猾,而最狡猾的狐狸,即便是最差劲的猎户,也能把它搞定。
说满洲人老实,鬼才信,然而,吴大爷他信了,而且相信得相当离谱。在康熙年间,康熙帝玄烨早就有动他的念头,连吴大爷身边的谋士都看得出康熙很阴,但是吴大爷信康熙。
吴大爷的儿子在北京,娶了康熙的姑姑,所以,吴大爷认为自己是皇帝他家亲戚;事实上,无情最是帝王家,只要在权力面前,亲老子都得剁,哪还管得了你吴三桂这个亲戚!
有人说,吴大爷如果听话,乖乖搬家就是了。说这话的人,简直比猪还蠢,康熙他又不信佛,在三藩叛乱后,投降康熙的那些人,康熙起初说不剁,最后,哪个不是被他剁掉。
永远记得,不管是多么善良的人,只要他接触政治,他便再也不是小猫,而变成了老虎。
人生最大的绝望,莫过于相信了不该相信的人,而那个人却在背后踢了你一脚。
吴大爷真正地绝望了。
他想起了自己戎马生涯四十余载,时至今日,六十二岁却又要重回疆场,又要攻城掠地,又要举刀砍人。所有的人都是人,为何总要相互砍杀呢?还是那句老话:人为食亡!
所以,在朱由榔的坟前,这个六十二岁老大爷的哭声也许并不完全是在演戏,他懊悔自己的死心塌地,他愤恨清朝的冷漠无情,他更知道,未来的岁月,将充满着艰辛与坎坷。
一切都来了,君以此始,必于此终,《左传》上的话,已经成了永不可更改的历史梦魇。
于是,吴大爷的哭声格外凄凉。凄凉的哭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士兵,他们知道自己即将投向战场,而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哭吧,大家一起哭吧。
吴大爷的兵士对战场从不陌生。他们从入山海关那天起,就跟着吴大爷,赶走了李自成,赶走了孙可望,赶走了李定国,然后大大小小数十战,从没有消停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