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画思维是个运动系统
所谓系统,按照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说法,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转引自张卓民、唐荣平编著《系统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动画思维就是由许多意象包括人物或拟人化形象、动作、故事情节、环境、语言等,调动显意识和潜意识,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方法,创造具有审美功能的动画作品的思维系统。
在动画思维系统中,运动是核心的要素。动画思维从发生、展开直到最终获得成果(即动画作品)的整个过程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在动画思维过程中遵循三条规律构成完整的思维运动系统:
1、显意识与潜意识融通律
融通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隐蔽的作用方式。显意识与潜意识融通律是反映大脑在思维过程中的那种自然的、高速的、和谐的、微观的意识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融通,正是对神经系统处理信息过程的客观描述,这种“潜在”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着,只是自己意识不到。其原因就在于表现大脑潜意识活动的神经元处于较深层次,又居于“隐区域”,并且它们之间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多属于“融通式”的,是位于阈值下的神经元活动方式,在融通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筛选、储存和加工,这是大脑深层结构作用的结果。
灵感从它的孕育到发生,都是在显意识的引导下,潜意识以“融通”方式沟通上述各种思维运动形式,才最终得以实现的。(以上参考刘奎林等编著的《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199页)融通律更进一步揭示了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转化和灵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动画思维过程运动系统的基本规律。在动画创作中,常常表现为深藏很久的潜意识在大脑深层进行“融通式”的筛选和加工,然后显现出来。比如《大闹天宫》的编导万籁鸣对于孙悟空被玉帝请来的如来佛镇压在五指山下的“悲剧式”结局,从年幼的时候就一直愤愤不平,这种意识和情绪深深地压抑、储藏在心底,成为潜意识,久久不被发掘。但是,在创作《大闹天宫》动画片时,接触到孙悟空的悲剧命运安排时,这种潜意识就强烈地凸现出来,决定要改变原著的安排,于是设计了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拿起金箍棒,打上灵霄宝殿,几乎使玉帝坐不成宝座。这一改造、设计决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而是显意识与潜意识长时间相互融通,并对已有的意象不断进行筛选、加工、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动画形象。
2、逻辑与非逻辑互补律
人的思维的发生、展开、运行,不管是逻辑思维,还是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灵感、想象、幻想等)都是大脑两半球相互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逻辑思维主要是左脑信息加工控制系统,非逻辑思维主要是右脑信息加工控制系统,左右脑是相互协调、互补运行的,缺一不可。
逻辑与非逻辑互补律,是反映大脑思维过程中各种思维要素和思维方式间那种多途径、多方法、多功能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规律。
在动画创作中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形象、想象、幻想、灵感几乎时刻相伴随、相补充、相推进,直到最终完成作品。因为动画形象都是想象中的产物,要随时以科学、逻辑的理性审视它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接受心理,正是在不断想象、不断审视、判断、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得到完美和提升。(参考刘奎林等编著的《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213页)宫崎骏强烈而深刻的环保意识在动画片《风之谷》中表现为对人类与自然、与环境的科学、理智的思索和探讨,从而设计出这样一个虚幻的艺术情境:在人类高度文明发展下,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当人们经历过“火之七日”的毁灭性战役后,所有文明仿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大片“腐海”的世界。这时世上仅存北方几个残留的工业城市和南方属于原始土著的部落。大片的“腐海”则成为受污染而发生巨大变异的昆虫与森林的栖息之地。到处充满着令人窒息的瘴气,而大群令人作呕的昆虫却居住在污秽不堪的地方,然而,看似死亡森林的“腐海”及居住在腐海中的虫群、王虫却能使被污染的大地得到复原重生的生物。“风之谷”是女主角娜乌希卡从小生长的故乡,也是被污染的大地上仅存的象征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希望之所在。纯真少女娜乌希卡是拯救世界的天使,她是人类希望的化身,她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份使之结晶,并化为无毒无机的尘粒。长久以来,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它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又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序,因而被人类视为誓不两立的天敌。无知的人类非要消灭它不可。娜乌希卡善于用心捕捉“心灵的歌声”,她具有与王虫沟通的能力,在人类与虫类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她告诉人们:虫类是森林的守护者,菌类是环境的净化者,王虫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能帮助人类除害,挽救人类的命运……整个作品里,娜乌希卡等人物、腐海、群虫、王虫等等具体的艺术形象完全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不断地互动、互补中完成动画思维的运行过程的。
3、选择与建构重组律
选择与建构重组律是大脑潜思维过程中加工信息与大脑神经细胞重新建构同步进行的规律,是指大脑潜意识在孕育思维时,首先是按指令性目标选择信息加工的系统,同时,又是大脑神经细胞组织建构系统,两个相关系统按照意向目标在潜思维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思维的迸发。因而,选择与建构重组律充分说明了认识系统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性功能。(参考刘奎林等编著的《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201页)动画思维过程就是大脑潜意识根据艺术构思意图进行信息选择、加工和重组的过程,表现为人物与人物、人物与情节、人物与环境以及情节与环境等多层次、多结构的完整统一。仅就《大闹天宫》中的背景设计一个方面就可以说明问题。其一,背景与人物的关系:本来人物形象运用装饰化的单线平涂的方法就很平面化了,如果背景仍然采用这种方法,必然造成皮影戏的感觉。为了避免造成这种情况,在绘制背景时,以中国大青绿山水界画的表现形式为基础,融入了风景画中对三维立体空间的营造手段,使背景既具有中国古典绘画的诗意,又具有空间的真实感。其二,背景的装饰性:为了在表现形式上与单线平涂的人物造型取得呼应和统一,同时又符合神话故事的特点,设计者借鉴了佛寺和道观建筑和壁画(如山西永乐宫、北京法海寺等)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图案化即线条、色彩格律化的整理,既使画面不失立体感,又加强了装饰效果,并与故事情节的神话虚幻气氛相吻合。(参见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第80——81页)上述三条规律在动画思维过程中,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交融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运动系统。
第四节动画思维的表现手段——蒙太奇组接方法本章第三节论述了动画思维的科学依据、形成过程及其功能,强调了动画思维是由绘画性而产生的超现实性、主观性和超凡的想象力等特征。主要探讨的是动画构思的内容问题。那么在动画片的创作中构思内容如何表现出来呢?这就需要借助蒙太奇的组接技巧了。动画片纵有许多特殊性,但它毕竟是电影的一个片种,而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因而,动画思维必须与蒙太奇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动画电影思维。也可以说,动画思维的内容要通过蒙太奇手段表现出来。
关于蒙太奇和蒙太奇思维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中分别引用张骏祥和刘果生的阐释,现转引如下:
蒙太奇:电影艺术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组合、装配之意。文学和各种艺术也都运用蒙太奇手段,但它在电影艺术中作用更大。
电影是运动的艺术,而电影运动的感受来自三方面:一是演员等具体形象本身的动作;二是摄影机的移动;三是画面的变动。蒙太奇是后者的组织安排及其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作用于观众的思想和感情,给影片以感染力。
蒙太奇思维:电影艺术家为塑造银幕形象,对现实生活观察、分析、概括并进行艺术构思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与其他形象思维不同,它以在运动中的具体的可见可闻的画面(包括表演动作、摄影机的运动、造型设计、光影构图、色彩运用)和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等各种表现元素及其相互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构思、设计和组合。因此它既能揭示现实生活中种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又能使镜头、场面之间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感,在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上均有极大的自由,从而有可能使影片具有高度的集中、概括能力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蒙太奇思维从写作文学剧本阶段开始,经过导演的设计和构思,并由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剪辑等创作人员共同工作而在银幕上实现。
动画思维与蒙太奇思维除了在演员表演这一项与一般影视片有本质不同之外,其他各种表现元素都是相同的,而且在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上具有更加宽广的自由,因此,蒙太奇思维的各种表现手段也都适用于动画创作之中。
在动画影片中蒙太奇结构技巧在镜头运动的组接、主观、客观镜头的幻化、大跨度的时空跳跃、画面与声音的巧妙结合等方面都可以达到出神入化、无所不能的地步。
一般而言,动画片的叙述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顺叙型蒙太奇结构,一是交叉型蒙太奇结构。
一、顺叙型蒙太奇叙事结构
动画片是通过一幅幅画面逐格拍摄的方式完成的。摄影机固定在特制的机器上进行拍摄,只能在一个角度进行上、下、左、右的运动,它的推、拉、摇、移等镜头设计主要是通过画面运动来完成的。因此,设计画面运动,由若干画面构成镜头设计,再把一个个镜头按照艺术意图组接起来就成为蒙太奇思维的重要任务。
在安排叙述结构时大体按照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自然顺序进行,即是顺叙型蒙太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