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独俯神思
11333400000004

第4章 俯视仰视(1)

诗不是我的全部

生活是一幅多彩的画卷,丰富异彩。走上写诗的道路亦乃偶然之事。除了写诗,还写过小说、戏剧、杂文、散文等。然而,写也不是我的全部,除了写作,我还要做其它的事。达州某人每天写一篇杂文上报,我看大多数还是好东西,有的篇章不行,有人却以为这是在凑数。还有很多人说,此人每天写一篇都不容易了,放眼达州,绝对没有第二人。作诗、写文,于本人来讲,实在是雅兴有时,方才提笔一写。本有希望成为专职作家,可是我放弃了这个理想。当时的生存环境不算顺当,可我还是不愿去,怕当了专职作家,笔下的压力会更大,出不了作品,头发会白得快,会让自己的其它爱好和人生的美好流走。现在想来,所谓作家,写得多了是作家。假如我去,不一定做得好。

想也没有想过,会走上写作这条艰苦但有乐趣的道路。从小有过当兵、打工、当官、体育明星、科学家、企业家、进监狱的种种想法,就是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作家。九妹,这个笔名,也被很多人叫顺了,甚至有的称我为陈作家,愧之难当,我只不过是爱写一点罢了,想写时把所感所想写出来。祖祖辈辈都是陈家沟的农人,没有想到吧,现在没有皇粮国税了,自给自足,做一个农人比陶渊明那时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还要惬意,做农人不比做诗人好?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要想再返回祖辈的行业,则是一个蜕变。农人也许天生就是诗人,大地是他们的稿纸,锄头是他们的笔,而我等都没有如此伟岸之情怀,只是把一些个人得失写得一些文字而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文明也走上了一个又一个繁荣。从中国的《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梦》,诗歌始终在文明中繁衍生息,只是现代人难于写出二千年前《诗经》、《离骚》那样伟大的作品了。有人把诗人叫疯子,是屈老夫子爱国忧民投水了吗?诗人的感情是真实的,不是小说想写就写,信马由缰,子乌虚有。评论家说,小说穿的是棉袄,剥了一层又一层,散文穿的是时装,妖娆而华美,而诗歌穿的是比基尼,要么沉入大海,要么浮出水面。而我写的诗既没有沉入大海,也没有那么轰动。也许还有人看,以致于,有了想出本集子的想法,管它在别人那儿是否成了废纸一叠。写诗不是当官,行也不行,不行也行,是非本无,利害而已。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的散文还有人说好,而诗歌却没有人说好。某种潜在的意识以为,让没有人说好的东西出来。还是真的是文化垃圾?有人在茶余饭后一睹,我也就心慰了。

社会是多变的,诗歌是真诚的。物欲的社会,以金钱和品阶认高下,而诗歌还是以真诚待真诚的。想说了,想写了,就面对诗歌,涂罢画罢,弄得满纸的文字。不要说我把社会的阴暗面看得太多,不要说我把社会看得太复杂,这个社会的主流还是正大光明的,走得正行得挺还是好的,做好人不要做恶人。佛理说因果报应,好人有好报,恶人自有应得下场。我虽不信,《金刚经》也有至理名言。我不是诗人,诗歌以诚待我,我何不以诚待之?三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兴许我活不了这漫长的三十年了,然而,我还得规划三十年后的情景,是整日无聊地麻将、钓鱼,还是高雅地玩玩文字呢?麻将、钓鱼我都会,只是文字的诱惑更大,就像是梦中情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曾经把一棵树的皮从中间给它剥了一圈,次年这棵树就死了。也许只是别人在剥我时,我想到了这棵树。我的诗,它有脸吗?有时甚至想,做人多难呀,变成一棵草、一只鸟儿多好,不用想人世间这多复杂的东西。我喜欢黑夜,当别人入梦后,可以静静地享受夜的沉醉,聆听钟声的滴答,不去想今天的得与失。兴趣高时,诗歌的灵感便由之而生,信手写来,说不定还值得一读,有点味道。我一手提着诗歌,一手挽着生活。是呀,生活无处不是诗,只是诗化的梦境时不时地被生活的琐碎和无聊冲淡,当灵感有时,以至于难得动笔,让之付与白云和流水,诗歌在我的脸上发烫。

学哲学的我,现在似乎不懂得什么是哲学,把哲学抛之于平淡的生活。然而,从我的诗中,很少读得到哲学的高度,有的只是人类最伟大的冲动。也许,诗歌和哲学并不相悖,有以诗歌表达哲学的吗?而生活的确离不开哲学,哲学是智慧是古今中外是不同的一条河流。没有诗歌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不是因为我写诗,就说诗歌这样重要,或许它并不重要,我没有诗歌真的无法生活。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歌,有时会俗气或庸低,诗歌富于想象和梦幻和哲理。

人的大脑是个宝库,能够容纳无数知识,平常人都利用不到十分之一。也许我只是把这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用来写了几句诗,有时还能发表,上一下地方电视台,在内心里是一个自慰,从未以之为骄傲。有人却以为本人傲气,瞧不起人,本人也从来没有那许多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活自己的样子,何必拿这几个文字来傲视别人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人还是臭老九,下九流。时代不同,也不是下九流了,把写作当成一种娱乐,还可以。

我以为写诗要追求一种境界,心中无诗,才能写出像样子的诗。诗是神圣的,不可随意而写,不可粗枝大意。写出来的东西总要自己先过得去,然后再予别人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对待文字应该这样,才有进步,才会有所得。否则写得再多,也不是什么作家,至多是个写匠,那有什么意思。现代人的活法就是要活出个质量活出个精彩,诗要不断在追求,才会心中无愧。

唐诗多有精彩,诗圣诗仙皆出自唐朝。然而,诗仙也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困窘。诗不能当饭食,不能当衣穿,只是精神心灵的愉悦。所以,我写诗只是偶然为之,偶然地走上了文字的路,也许是写得少了,也许是写得不好,但愿不要脏尔眼球,亦足矣。

拥有与放弃

写在前面的话:当年我初中毕业时,没有人来教育,没有人来指引我,以至于在大学毕业后,一切的一切全靠自己在漆黑的路上摸索,今天我要写给开江中学初三九班的同学,在你们即将毕业时,给你们写的毕业箴言。

春花秋月,寒暑易节。时光匆匆,花开花谢。三年呀,这可是在《道德经》中的“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年之中,问自己拥有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如果我们回到孔子的时代,能够到先生处学习,那是奢侈的事,大多数人是学不起的,只是少数人高贵的享受。是的,必须学会放弃,才能拥有。人的欲望是很多的,不能够满足所有的。有人说,读书不是唯一的成才途径,但是,不读书绝对是成不了才的。青春易逝,人生易老,把握现在,才有最美好的未来。

天下皆醉,我独醒。当年屈原以“虽体解吾尤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为志,致力楚的富强,可是楚王终不听取其意见,屈原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他与现实不可能融为一体,于是选择了自投汨罗江,也留下千古名篇《离骚》。为了理想,可以放弃生命。这种伟大的放弃,留给了炎黄子孙太多的思考,似寒冬的暖阳一样,照耀着华夏文明。

钟鼓馔玉将进酒,斗酒十千杯莫停。诗仙李白与铁杵成针的故事,大家一定知道,由此激发了少年李白奋发向上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学习,从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时刻出发,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难,走向中原,走进中华文明。他是拥有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典故,改变了其内心深处的惰性,能够坐得下来,静下心来,阅今古文章。那斗酒诗百篇的才气,是以什么为底气的?在这里不言而喻。

青春年少,有很多的梦想。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高兴,有梦想,有理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为之不懈的努力。也许梦想在手中,如比尔盖茨,当年大学时,他与同学有视窗的想法,于是坚定地创业,他成功了。他的同学等到大学毕业时,已经错过了机会。也许梦想在心中,为之自信,为之拼争,为之积累,陈忠实写出《白鹿原》时,已经五十岁,震惊中国文坛。

现实的世界,物欲的时代,似乎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实,不是这样的。由此我想到高考,一些家长不是想到的让子女如何好好读书,而是想的是在高考时如何作弊,有人说中国人的素质比英法等国差两百年,虽然不是很客观,但确有一些道理。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高考时不用监考老师了。正因为金钱,让一些人看到太多的社会的阴暗面,而看不到社会的主流,看不到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以至于做什么都要以金钱去开道。读书是为了成长,成长就是做人的过程。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挺立在高山之巅的松柏,傲雪斗霜,才有那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征服心中的魔,看见自己的未来,向世人说我来了,这不是一个共性的我,而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我。这个我的造就,就是要懂得拥有与放弃,才能做到。在十年二十年后,甚至于这一生,才不会后悔在开江中学三年初中的时光,更会因为这三年,让我们成长了,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从此走向自信的人生。2011-6-11

我为张正祥悲哀

张正祥,何许人也?

2007年6月7日法制文萃报第24版《张正祥:守护滇池生态28年告倒数十官员》里这样介绍:张正祥,今年58岁。作为一个农民,他从1980年起守卫云南滇池长达28年。28年如一日,张正祥始终为保卫滇池而战。为此,他曾多次遭人暗算,弄得一身伤残、妻离子散;他散百万家财,如今欠下数十万元的债务。

哀之一,我哀这个社会对这个环保主义者的心死。现在虽然有很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滇池的行列中来,但是张正祥已是一个负债累累的人,家破人散。原是百万家财,现在为了公益事业却是身负数十万的债务,可悲!为什么不能让一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他的生活得更好呢?这么大一个滇池,那么大一个云南,为什么只有张正祥这样死心塌地保护滇池?当他从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一个穷光蛋后,才有了现在的结局?

哀之二,我哀这个社会对环保的觉悟如此之低。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行霸道,鹿成为狼的口中食。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此处为全国狞猎保护区,并雇请猎人消灭狼。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森林在减少,鹿也在减少。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可是百年前的事了。美丽的滇池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不维护这个系统的相对稳定,说不定也会有鹿与狼的悲哀故事重演。西山的矿藏是一些人发财之地,说不定还是当地政府一个不小的税收来源,西山的破坏定会破坏滇池的生态平衡。当他被运石车撞倒山下后,当他在某些利益所得者的砍杀后,难道就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当地的政府又在做什么?所以,只有张正祥自己出钱请中央电视台来曝光了。才有了哀之余的一丁点儿喜,那就是那些开山取矿的停了。

哀之三,我哀为张正祥罩在头上的光环。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有什么用,评为昆明市十大昆明好人有什么用,不如张正祥有一日三餐满足。也许张正祥是幸福的,虽然他一日三餐都吃不饱,但他做着一件让子孙后代受益的大事,他的感觉是幸福的。然而,在世人看来,他是我们这个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悲哀。他出名,还有那么多的利益“受害者”在恨他,还有那么多下了课的官员在恨他,说不定有人就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黑处’把他杀掉”。当然,这是个人的假想,但愿不要出现这个可怕的结局。

想到此,笔者不得不叹息,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开黑煤窑的,还有很多卖官鬻爵的,还有很多贪污枉法的,我再多悲哀也哀不完呀,只是一时的心思所至,才写了这么一篇小文章,哀也没有什么用处,不是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虽然有了一个张正祥,说不定还有千千万万个张正祥呢?还会出现同样的悲哀。编辑评语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开黑煤窑的,还有很多卖官鬻爵的,还有很多贪污枉法的,我再多悲哀也哀不完呀,只是一时的心思所至,才写了这么一篇小文章,哀也没有什么用处。

年终奖

阿P单位发年终奖了,退休的,在职的都是三百元。阿P想,这不及十年前经济窘困时,再难也要发个千儿八百的。有人就说了,这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个班也没有上头了。更有人说,这是三万分呀,一个不小的数目了,领吧,多少能干点事的。

所谓“奖”,必分等次,从未见过奖而不分等次,好坏都是一个样的。要不,参加奥运会的健儿们都发金牌,这似乎太可笑了。奖者,必是奖优奖勤奖才者,这样好坏不分,优劣不论,眉毛胡子一把抓,何以能体现奖之奖性?既是奖就要奖出个水平,该奖则奖,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做出奖的文章来。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又是几十年前就在抨击的大锅饭了。管他怎么样,只要是在这个锅儿里勺饭的人,都有一碗,不管你是开车的、搞科研的,还是搞卫生的。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绝对没有人眼红,不会去谈张三多李四少了。大锅饭时代误国误民,经济停滞不前,才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而今的小康社会。可以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阿P单位的那种现象,奖不出水平,奖不出优劣。经济改革走在前,政治跟不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特别是行政单位之改革是迟了。再者,我们提倡的民主集中制,到了有的单位就变味了,成了家长制,只有一把手的民主,他说奖谁就奖谁,奖多少就是多少,你行也奖,不行也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喊了几十年的大锅饭还在作怪。

人是有思想的、灵魂的,不是低等动物。既是奖,大家弄个一样的出来,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有人高兴,老子一年没上几天班,工资照拿,奖金照拿,知足了;有人则不然,一年到头,手勤腿快做了不少事,却是如此结果,心头定会不舒畅。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勤者不勤,能者不能,统统磨洋工以度日。劣者懒者终日论麻将搓麻将,这个单位就死气沉沉,挖地八尺,也找不到一点儿积极性出来,大多数人工作时必不在状态。闻听成都就对“不在状态”打击很有力度,抓住必受重罚,还要在电视上曝光。依我之见,这都是外因,深层次的内因问题不解决,不在状态就是不在状态,最多在你检查时敷衍一下,也不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说不定早就飞到麻将桌、股票、生意上了。

据新华网消息,国家审计署审出广东一个县级市教育局年招待费达600万元,另有2000万元不知去向,那个局平时报差旅费都无望,更别说给职工发奖金了。好在阿P还能领到300元奖金,亦是幸事!然而,这是万不幸中之小幸,阿P所在单位会不会出现像国家审计署审出的问题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合理的“奖金”现象终将成为过眼云烟,取而代之的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奖金分配模式。我相信,这种预言不是梦!

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