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奇门遁甲演义
11254600000011

第11章 :幽谷蕙儿

见公孙道长脸色大变,苏公子忙问:“公孙师傅?发生了何事?”

公孙道长脸色已经泛白:“那二位公子定是偷去了我的纸人。”

苏公子有些岑不住笑来:“师傅,这两位公子应是看中了跳舞的女子,把纸人偷去了,平日里再剪一个就是!”

公孙道长急道:“苏公子,这开不得玩笑,跳舞的纸人上面还附着别人下的符法,今晚就要生祸端了!赶快找回来!”

苏公子奇道:“纸人还会生什么祸端么?”

公孙道长道:“咱们边走边说,你让人带路,我去找他们讨要去!”

见公孙道长这般严肃,料想里面不那么简单,苏公子不敢怠慢,便带上两个随从,跟着一起去找二位公子。

出了沧浪亭,苏公子道:“这两人一个家朝东,一个家朝西,我看廖公子一直挨着您敬茶,多半是他干的,先去他家。”

人们骑上马一路小跑奔廖公子家而来,才到廖公子家门口,正望见门口一个老奴四处张望。

“老六子,廖公子到家了吗?”苏公子一边问道,一边翻身下马。

“见过苏公子,小的没看见少爷回来,夫人派我在这儿望着呢!”

难道一齐去了李池然李公子家?苏翻身上马,心里嘀咕着,朝来时的方向一指:“去李公子家。”

众人又一齐奔李公子家而来,来到一处宅第前,一个随从跳下马来去敲大门,‘啪、啪啪……’夜里声音清脆刺耳,院里面的狗叫了起来。少顷,随从从门缝里望见一个家人提着灯笼从踱步而来:“谁呀?”

“李公子回来了吗?”随从对着门缝问到。

“是谁找李公子?”

“沧浪亭苏公子找!”

“还没回来!不是去沧浪亭了吗?”

家人一面问着一面打开大门,只见几个人已经掉转马头拍马而去。

公孙道长对苏公子道:“不要这样找下去,太耽搁时间,待我作法来。”说着勒住缰绳,从袋子里取出一排小纸人,巴掌那么高,三个纸人并排连在一起。公孙道长凝神聚气,口中念起咒语,末了将纸人朝马下一抛,三个小纸人落地后竟然变成两尺多高的一排小人,三个小人手拉着手快步朝着南边一条巷子走去。

公孙道长说了声:“快跟上!”便先行催马走在头里,苏公子带着随从后面跟上。只见三个小纸人像似三个穿着白衣的孩子,手拉着手越走越快,随着后面的马开始跑起来,小纸人便也奔跑起来,速度总是比马快一头。

黑洞洞的巷子里,看见前面三个白衣服的小孩子在疾速奔跑,苏公子和随从后面看着都有些毛骨悚然,好在公孙道长在前面带路,不然哥几个腿软都要掉下马来。

小纸人一串白影很快出了巷子,径直向前面的一个庙奔去。来到庙门前,公孙道长在月色下隐约看清楚匾额上的四个大字‘土地皇庙’。小纸人到了庙门口便一起倒了下去,又还原成巴掌大小的三个小纸人,公孙道长下马拾起小纸人放入袋中,苏公子和随从也赶到了。

“师傅,他们来这里了?”苏公子疑惑地小声问道。

公孙道长并不答话,他打量着庙门,但见那大门虚掩着,里面悄无一点声息。“苏公子,你们在外面守着等我!”

“好!听师傅的!”苏公子此时腿有些发软,巴不得在外面守着不进去。

公孙道长抽出宝剑,月光下剑身澄清瓦亮,如同一席秋水。公孙道长说了声“我进去了!”人便推开虚掩着的庙门,‘吱呀’一声。苏公子听了浑身一哆嗦,身旁的一个随从跟着一哆嗦,两个人碰到了一起,苏公子又是一哆嗦,见是自己的随从,气恼得打了他一下。

这诡异的夜晚已经让人草木皆兵了,苏公子急忙带着两个随从牵着马躲得远远的,生怕从庙门里面蹦出什么凶神恶鬼来。

※※※※※※※※※※※※※※※※※※※※※※※※※※※※※

深夜的‘斜肠谷’,幽深寂静,偶有三两声野兽的低鸣。月儿清冷高悬,洒下一片银色。上官云峰一行驻扎在山谷中间的狭窄地带,多数人们在篝火两侧已经睡去。

小五和一个壮硕的族人一起守夜,两人不断的给篝火添加着树枝,火焰红彤彤的四下乱窜。

“小五,你如果困了就睡一会儿,我来守夜!”壮汉说道。

“我陪着你吧!云峰哥说这山谷有些蹊跷,让我们两个一起有个照应。”小五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努力地眨着眼睛。

“野兽怕火,生这么一大堆火在这里,就算没人守夜都不须怕。”壮汉不以为然。

“鲁大头,是你想睡了吧!”小五瞥了壮汉一眼。

鲁大头被小五这么一说有点尴尬,嘟囔道:“秋寒气燥的,按照节令野兽极少出没,这岂是我的主意。”

小五听了不再言语,只管在地上用树枝画画提神。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鲁大头熬不住了,就坐在那儿自顾自个的睡去了。小五见了也不理睬,起了身绕着众人休息的地面走了两圈。待走到第三圈的时候,好像感觉有双眼睛在黑影里面看着他,他心里微微惊了一惊,却不动声色,脚下走的慢了许多。小五一边慢慢走,一边慢慢的把目光向外移,不经意的一下,和侧面黑影里面闪烁的一双碧绿的眼睛对上了。

小五心头一惊,口里想大声呼喊,却不知怎的叫不出声来,四肢也有点不听使唤,硬生生的就站在那儿里,和黑影里的眼睛对着眼。

片刻,那黑影里的眼睛一闪不见了,从黑暗中走出了位穿着一身锦缎宋人服饰的年轻女子,只见这个女子面色惨白,脸上挂着泪水。小五惊诧地站在那儿,一动不能动。年轻女子走到小五近前,垂泪道:“小女宁蕙儿,本是宋国高邮兴化人士,不幸殒命至此,诸位返回宋国,万望带小女尸骨回去,一解思乡之苦。”

小五惊愕间,口不能言,只是点头。女子又道:“且随我来!”

女子转身袅娜前行,小五目光不知为何变得呆滞,只会机械地跟随在那女子后面,渐渐地离休息的驻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