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奇门遁甲演义
11254600000001

第1章 引子

江城子:天机卷

铜鼓阵阵下夕阳,

云飞渡,雾激扬。

群山幽谷,清笛一声长。

骤风吹乱连理枝,

针如雨,散八荒。

浮尘细细诉衷肠,

轻海内,薄四方。

万里长天,剑气冲星芒。

梦里璇玑都是痴,

扶摇夜,天穹望。

自古以来,中华周易秘术有三式之说。曰:“太乙式”,“奇门式”,“六壬式”。

“太乙式”,以占测君国大事,自然灾异,地震,海啸为主;

“奇门式”,以占测行军制敌,求谋,辨方,择日安葬为主;

“六壬式”,以占测日常百事,人间福祸,命运演变为主。

之所以称之为式,是因为它们预测的时候,都是以式盘形式进行的。三式之中,流传最广,最过于神秘的,莫过于“奇门式”,全称“奇门遁甲”。

相传奇门遁甲起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了一场旷古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会呼风唤雨,具有强大的魔力;蚩尤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陷入困境。这时有一支彩凤自天空中缓缓下降;从彩凤之上走下来一位全身大放灵光的仙女,仙女手上捧着一个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送给黄帝,黄帝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制造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龙甲神章除了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于是黄帝要他的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译成兵法。后来经过周朝姜太公,汉代黄石老人,再传给张良,张良把它精简之后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军事家孙子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里的九地和九天,就是“奇门遁甲”中的八神的称谓。

“奇门遁甲”基本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即隐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隐遁于六仪之下,故而有遁甲之说。占演之时,根据具体时间,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选择吉时吉方,尤其适用于预测人间百事,寻吉辨方,以及行军作战。

史传诸葛亮作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是为遁甲九宫之势。“八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通晓奇门的卓越军事才能。

唐代的开国功臣李靖则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战场上屡建奇功,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奇门遁甲”其独有的兵法元素为封建统治者重视与掌握,所以又被尊为“帝王之术”,夺天地造化之学。“奇门遁甲”于仙家道术之上多有发扬,如隐遁之法、障眼法、搬运术、法术、甚至呼风唤雨等等。它融周易、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学说于一体,是中华方术之中式占的集大成者。根据用法不同,奇门遁甲分为天星奇门遁甲和三元奇门遁甲。天星奇门遁甲纳入纳音,二十八宿,三十六演禽,尤其在风水点穴,天象占断,符咒应用,最为占验。而三元奇门遁甲则在策划,运筹,计策上显露出它的精妙之处。奇门遁甲为何早期称之为遁甲呢?这是由于遁甲强调九宫为之一算,妙法阴阳,制化五行。

北宋年间,旷世奇书“奇门遁甲”中的仙家绝学“天机卷”就流落在江陵一带的山中隐士手上。

世人常说:真法不世传。流传于世的往往不是遁甲真诀,真法则为世外高人所藏,常人难以窥到天机。据说遁甲中的天机卷乃道家秘术的绝学颠峰,卷宗分为阴阳遁两部,阴遁之法善用于法术布阵,驱魂摄魄,障眼法、搬运术、甚至呼风唤雨。阳遁之法善用布阵破敌,其中遁甲九宫运行之术,与武林绝学相配,犹如隐形之人出入于剑阵之中,以一击十,毫发无伤。而天机卷中的秘中之秘:九宫一算之法更为叫绝,不仅能精算出万事万物之未来,更可以将未知的数字精确到个位。九宫一算之法配合内功心法则可以让修行之人达到化境,身轻如燕,穿行于水面之上,丛林之中,如若叶落无声,又有积年不食,抵御百毒之功法。

世间想一窥遁甲之秘的既有帝王百姓,又有江湖三教九流之徒。可惜上百年间,好事者只听闻传说,不见其书。

且听铜鼓阵阵,那云雾缭绕的荒莽群山之中,渔家的歌声洪亮的响起:一条大河弯又弯哟,山崖之上是洞天;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遁甲天机卷主题歌:

《奇门遁》

轩辕斗涿鹿,

过腥风和血雨,

穿鏖战的迷雾。

龙甲神章浮,

登指南车降虎,

天下再定王储。

人曰修真术,

凭谁设取河图,

论八卦甲子伏。

猎猎击战鼓,

踏家国兴亡路,

落九星吉凶处。

八方是亘古,

剑戟皆入土,

萧萧铁蹄疏,

时空流转似车过枕木。

挥手云卷舒,

破青龙阵欢愉,

解天地间迷局。

择吉方落足,

为生命的盈余,

捕万象间天枢。

披甲奇门遁,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