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二次元西游记第二季
11249500000019

第19章 再聚首恍然如梦2

是夜,月盈星稀,树影瞳瞳。方寸山上,一片寂静,唯有夜行虫儿,鸣叫不休。

悟空再次来到了斜月三星洞府的门前。皎洁的月光,似水银泄地,斜照在门前的一片空地上。门口亮得如同掌数十盏烛灯。大门的两边,一副对联清晰可见:

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噢,门前居然有这么明亮?难怪要叫斜月三星洞了。当年的俺,却是完全不知此洞府名字的由来。”悟空暗自思量。

洞府大门之前,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人。悟空缓步上前,用手轻轻一推大门。大门居然是虚掩的,一推之下,就往里打开了半扇门。悟空不禁微露笑意,这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想当年,他同样也是领悟了师祖的哑迷,后来才暗中学了一身高超技艺,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等。都五百多年过去了,菩提师祖居然还是喜欢这个调调。

内庭一路之上,同样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而所有的几层内门,也都是虚掩的,完全没有关紧,似乎是蓄意而为。悟空熟门熟路,按照昔日记忆中的路线,直接就来到了菩提师祖的寝室之前。

寝室的里面,烛光明亮,纱窗之上,映出了一个仙风道骨的模糊身影。还有,里面隐约传出了轻微悦耳的读经之声: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噗通”一声,悟空齐膝跪下,双手合十,同时毕恭毕敬地轻声说道:

“师傅在上,五百年前的摩下弟子,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之第十辈,悟字辈小徒,孙悟空,特地前来拜见菩提师祖。”

“吱呀”一声,房间的大门,缓缓开了,里面隐约传出了一把略苍老但是浑厚的声音:

“悟空,你终于到来了,终于来了。你可曾知道,为师已经等了你五百多年,正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昔日师徒两人,五百多年后的首次相见,均有些惊喜。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孙悟空变戏法地拿出了一个大托盘。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十二个清香扑鼻的大蟠桃,香脆欲滴,看得人食指大动。双手把托盘恭敬地放在菩提师祖的面前书桌上,悟空笑嘻嘻地说道:

“师尊,闻说天庭蟠桃盛会即将召开,吾一片诚心真意,可明鉴东海。这是刚从瑶池蟠桃园采摘而来,给师傅您提前尝个新鲜。”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只见,菩提师祖用手抚了一下下巴的雪白胡子,笑道:

“您这顽猴,倒也真是有心。不枉当年我对你青睐有加,授你一身技业,看来倒是没有看错人。做人能心存感恩之心,就不枉费了我斜月三星洞的名头了!”

“师傅,你刚才说,等我多年,苦候重见之日。为何下午我到来之时,却让小仙童告知,从不曾有过孙悟空这个徒弟。难道,师尊是怕徒儿在外辱没了三星洞的名头?!”悟空随口问道。

“悟空啊,为师下午让你吃闭门羹,和多年之前,你初显神通惊动众人之后,赶你走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你可曾想得明白?!”菩提师祖,苦口婆心地说道。

“当年徒儿愚钝,不明白。如今却已经有所顿悟,师尊,是不是就二个字,低调,做人要低调,做人就要低调,不宜随意显山露水。吾半夜潜行而来,外人皆所不知也。当庭广众之时高调亮身,无疑会授人以口实。”悟空略思索一下,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好猴儿,说得好!虽然你相貌粗劣,却兰心聪慧。为师果然没有错看你,好,好好,好好好!”菩提师祖,闻言很是高兴。

“我这斜月三星洞,在仙界而已,并无啥过大的名气。但是,你乃本门弟子,悟空徒儿,为师问你。托塔李天王李靖,乃仙界名府,青华师祖之摩下弟子,他可曾在你的手上,占过丝毫便宜?!”

“不曾。”悟空想了想,记忆里闪过当年的天宫之战,于是答道。

“那二郎神杨戬,乃仙界名府,贝大师祖之摩下弟子,他可曾在你的手上,占过丝毫便宜?!”菩提师祖继续追问。

“不曾,最多难解难分。”悟空回想起了当初大闹天宫之后,杨戬和自己的恶战过程。

“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三星洞府,在仙界并无显赫名气,但出来的弟子,还不是照样笑傲仙界?!悟空,你可知为师为何刻意要保持低调?!甚至当年告诫你出我门之后,从此不许再提为师的名字?!”菩提师祖长叹一声,似乎想起了什么昔日为难往事。

“还请师傅告知。”悟空真心说道,当年他确实是不明白原因。在西天取经的艰难路上,悟空遇到了许多险阻,也曾到处搬了许多次救兵。但是,却是从不敢回到三星洞来恳请师傅出手帮忙。

“人间有一少林寺,未曾有大名气之前,那里的和尚,只需要读一本经书,名曰:唯心。但是,许多年之后,名动江湖之后,那里的和尚,却从此需要读三本经书了。另外的两本,一曰功名,二曰利禄。吾三星之门,但只求唯心二字可亦。我门的规矩,其实只有二十个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能明白这二十个字,便能理解为师当年逐你出师门的良苦用心了!”菩提师祖,兴尽意阑地说道。

“师傅,如今这仙界,尽求虚浅之名,空不成空,道不成道,仙不成仙,佛不成佛,纵是成仙成佛又何如?!”悟空很有些感概,他用手扶了扶自己头上的金冠,不禁想起了自己最近的遭遇。被人霸王硬上弓,人在江湖难免挨刀的滋味,感觉可是不太好的。但是,悟空忍住了,不想把被迫又要去西天取经的事告知师傅。据说,报喜不报忧,是下一辈对上一辈的真正关爱之一。

师徒两人,谈经论道了一番,说得不亦乐乎。忽然,悟空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真正来意。

“师尊,吾心头有一疑问,萦绕心头已久,今日特来向师尊求解。天界虽大,各路大罗金仙虽多亦,但吾暗自思量,这三界之中,唯有师尊你如此德高望重之人,方可解得此谜。”

三言二语,不动声息之中,悟空暗中先呈送上高帽子一顶。呀,有道是,心有所求,口须所谦啊!!礼多人不怪,高帽子人人爱戴。手执此两法宝,行走江湖中,天堑皆通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