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秋声传
11115600000091

第91章

旁边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见那汉子泣不成声,便接过话茬儿,道:“那个女魔头来了之后,大肆招兵买马,且派遣她的爪牙在易县四周到处抓捕平民百姓去给他们做苦力。”廖云卿道:“做什么苦力?”那小伙子道:“说是修筑壁垒,用来抵御外侮,其实都是些骗人的鬼话。”刘梦琳道:“怎么会是骗人的鬼话,难道鲜卑人入侵都是假的吗?”那小伙子道:“鲜卑人入侵不假,但是鲜卑人几乎没有跨过易水一步,在易水之南,十年之内也难得见到两三次鲜卑人,即便是有,也不过是二三十人的小股散兵,根本不算大事。可是,宝月阁那帮杀千刀的东西,却以此为名,把我们抓到毅平山口,强迫我们给他修筑营寨壁垒。”刘梦琳笑道:“瞧你们那点出息,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呢,不就是一座小营寨吗,大不了白给他们干几天,干完了回家依旧种你们的地去,犯得着这样吗?”那小伙子道:“小姑娘,你说得轻巧,要真像你说的这样就好喽。那毅平山口本是个小山口,如果单单只是在那个小山口建一座营寨,有我们这么多乡亲一起出力,满打满算,一个月时间也足够了,可是宝月阁的人还要在营寨周围建满分寨和壁垒。那些分寨和壁垒根本无所谓有用没用,他今天想在东边建一座分寨就在东边建分寨,明天想在西边筑一座壁垒就在西边筑壁垒,这几年下来,在毅平山口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建满了乱七八糟的营寨壁垒,就像牛粪一般东一坨西一坨的,根本无布局可言。这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他们建完之后还要不停的拆,拆完之后再接着建新的。”廖云卿奇道:“这却是为何?”那小伙子道:“他们说,那些刚建起来的营寨壁垒已经严重老化,不堪重负,经不起敌人的冲击,所以必须更新换代。一座小小的营寨就这么不停的翻新、扩建,一年到头三百六十五天,乡亲们就没有一天是闲的,把庄稼全给荒废了。这几年风调雨顺,本来年年都能有一个好收成,可现如今……唉,颗粒无收啊。”

刘梦琳道:“他们一年到头要你们给他修建营寨,难道就没给你们发过饷银吗?”那小伙子道:“能给口饱饭吃就算不错了,饷银一文钱都没发过。”廖云卿道:“他们这样对你们,难道你们就没有反抗过吗?”那小伙子道:“当然反抗过,这几年之内乡亲们先后发动了十余起民变,可是那杨韵馨是个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女魔头啊!她武功高深莫测,乡亲们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她每次把带头的几个乡亲抓起来,打的打,杀的杀,乡亲们为求保命只好暂时屈服于她的淫威之下,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呀,于是我们这些人便背地里把家中的田地卖给了官府,又把家里但凡是能值点钱的东西都拿到当铺里去当了,换成些散碎银两带在身边,准备逃到南方去另谋生计,可是宝月阁的人对我们看管得很严,我们始终找不到机会逃跑,今天幸亏有这四位大侠仗义相助,我们才得以逃出虎口。”廖云卿道:“那刚才的打斗……”那小伙子道:“杨韵馨得知我们逃跑,便派出杀手来追杀我们,四位大侠让我们先走,自己留下断后。”

廖云卿将王百胜等人叫到一旁,低声道:“你们救出来的这些,应该只是一小部分受欺压的百姓吧。”赵无敌道:“不错。”刘梦琳道:“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办?”那四人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自己的武功在江湖上已算得一流,今日一战险些把命给丢了,才知轻重,于是谁也不敢说“再回去救剩下的百姓”之类的话。廖云卿道:“这样吧,你们好人做到底,索性护送这些百姓离开幽州,我们去毅平山口救剩下的百姓,如果路上遇到有追兵,也顺便替你们阻挡。”那四人道:“如此最好。”

廖云卿、刘梦琳辞别了众人,继续北上。廖云卿一脸坏笑的望着刘梦琳,刘梦琳道:“你笑什么?”廖云卿道:“原来你的杨姐姐也会干这种恃强凌弱的事。”刘梦琳怒道:“杨姐姐才不会干这种事呢,一定是她属下人瞒着她干的。”廖云卿道:“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刘梦琳道:“去宝月阁找杨姐姐当面问个清楚,如果是她属下人干的,就让她把那个人抓起来。”廖云卿道:“如果真是她本人干的呢。”刘梦琳道:“那我就劝她以后不要再干那种事好了。”

次日,二人来至毅平山口,虽然鲜卑军已退,但杨韵馨令三堂、四堂的人马驻守宝月阁总部,这山口仍然只有一座空营,廖、刘二人径直穿过山口,继续向北行去。

转眼已到了杨韵馨的生日。这一日清晨,杨韵馨刚洗漱停当,便有丫鬟呈上一张名帖,杨韵馨接过一看,帖上写着:“天泉公王皠”,王皠在幽并武林中辈份最高,如今竟亲自来给一个晚辈祝寿,杨韵馨不敢怠慢,亲自率众迎了出去。天泉公王皠身着一件淡黄色长袍,笑吟吟的向杨韵馨行了一礼,道:“老朽王皠恭祝杨阁主芳龄永继。”杨韵馨连忙敛衽还礼道:“多谢王掌门。”王皠一挥手,两个东灵派弟子奉上一盒上等茶叶和一整套极品青瓷茶具。王皠笑道:“略备薄礼,不成敬意。”杨韵馨示意让丫鬟收下,笑道:“让王掌门费心了。”

杨韵馨刚刚将王皠迎进大厅,分宾主坐定,丫鬟献茶,又有正源帮帮主李文肃前来祝寿。接着射日堂主庞信、摘星楼主卓锟、云鹏世家乐昭等幽并武林大小帮派的帮主、掌门陆续来了十几位,本来已经寂静了十余日的宝月阁一下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杨韵馨笑容可掬地坐在主位上,接受着各方宾朋的祝福,大厅里里外外都张灯结彩,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连日来笼罩在杨韵馨心头的阴霾,不知不觉被冲淡了许多。

此时,又有知宾弟子来报:“集瑾山庄的陈少庄主来了。”杨韵馨心道:“陈少庄主来了,慎达会不会也跟他一起来呢?”她连忙起身迎出门外。与陈宁羽同来的只有几个集瑾山庄的下人,辜仁恪并不在其列,杨韵馨心里隐隐泛起一丝不快。陈宁羽来至客厅,命下人奉上礼物:上等紫毫四支,韦诞墨十锭,剡藤纸一箱,极品石砚两方,汉白玉镇纸一对。陈宁羽道:“另外,这里还有家父的亲笔题字一幅。”杨韵馨与陈宁羽将字展开,只见上面题着“介尔景福”四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严正工整,众人不由得齐声喝彩。陈俊枫是当时武林中有名的书法大家,更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杨韵馨作为一个晚辈,过生日时,居然能得到他的亲笔题字,这实在是一份殊荣。杨韵馨享此殊荣,顿觉脸上有光,心中好生得意,刚才的那一丝不快,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陈宁羽道:“家父有些许俗务缠身,不能离庄亲来宝月阁为仙妃贺寿,望仙妃莫要见怪。”杨韵馨道:“岂敢、岂敢。”陈宁羽又道:“临别之际,家父再三嘱咐,要宁羽谢过前番仙妃对集瑾山庄的再造之恩。”杨韵馨笑道:“少庄主言重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其实,陈宁羽这几句话完全是说给在场的其他人听的,杨韵馨心中越发的得意了。

少时,又有金鹏帮帮主樊炳彪亲来拜寿,献上千年灵芝一棵;又有铁头帮帮主兰仲台亲来拜寿,献上白玉镯一对;又有昆仑派冀州分舵弟子董庭俊前来拜寿,献上宝剑一口。皆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杨韵馨在花厅设下酒席,正准备请众人入席,忽又有知宾的弟子来报:“昆仑派弟子郑庭东前来拜寿。”昆仑派在河北以董庭俊为首,众人见董庭俊已到,只道昆仑派不会再有别人来拜寿,谁料郑庭东竟不远千里从关东跑到河北来给杨韵馨拜寿,杨韵馨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激。

郑庭东来到大厅,身后跟着数名昆仑弟子,杨韵馨笑着迎上前道:“郑少侠,久违了,你身在关中,不想竟千里迢迢赶到河北看望小妹,小妹感激不尽。”郑庭东笑道:“仙妃芳辰,庭东岂能不来。”他打了个手势,示意随从奉上礼物。第一件礼物装在一只小木匣里,郑庭东将木匣打开,众人定睛细看,见匣中装的是一只发钗,那只发钗虽然做工精巧,但显然是半新不旧的,众人心中暗暗纳罕,易水仙妃过生日,他就送这么件半新不旧的首饰,这也未免太寒酸了。杨韵馨却心里咯噔一下,别人不认得那只发钗,她却认得,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六年前不慎被遗失,当时她心疼了大半年,如今在她的生日宴会上,已经失落的发钗又被别人当作礼物送还给她,她岂能不又惊又喜。杨韵馨兴奋的抬起头,用满怀疑问的目光望着郑庭东,心道:“这只发钗,你是怎么弄到手的?”

郑庭东察颜观色,知道这件礼物已经使自己在杨韵馨的心目中有了一定的份量,于是淡淡一笑,又奉上第二件礼物。第二件礼物装在一只大木箱里,郑庭东将箱盖打开,只见里面是一整套马具:马鞍、笼头、衔铁、缰绳、马鞭等尽皆齐全,且无一不是精雕细刻、美妙绝伦,众人无不赞叹:“久闻昆仑弟子手艺精巧,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杨韵馨更是心中大喜。她胯下的那匹冰凤凰乃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骨骼惊奇,异乎寻常,所以普通的马具套在它身上都不太合身。这几年,杨韵馨连换了五六副马具,始终没有一副是特别满意的。在战场上,马具与坐骑、兵刃一样,都是安身立命之物,况且杨韵馨居于燕代之地,无论是抗击外寇,还是行走江湖,都时常会有马战,马具不合,随时都可能会有性命之忧,郑庭东送的这件礼物正是她日思夜想要得到的东西,只是不知道它与冰凤凰的尺寸合不合。

郑庭东道:“上次在集瑾山庄,我见仙妃的马具与坐骑不太合身,便暗中测量了那匹马的尺寸,还请仙妃不要见怪。”杨韵馨淡淡一笑,道:“郑少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郑庭东接着道:“回到关中之后,在下便请来敝派中几个手艺最精湛的师兄弟,按这个尺寸打造了一副马具,望仙妃莫嫌我的礼物粗俗。”杨韵馨笑道:“有劳郑少侠费心了。”

郑庭东又送上第三件礼物,那是一坛美酒。杨韵馨虽是女子,但她最大的嗜好便是喝酒,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借酒助兴,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借酒消愁,而且她的酒量也非常大,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这一点在整个河北武林中都很有名。

郑庭东道:“这可不是一坛普通的酒,这是一坛七十年陈酿。”听闻此言,杨韵馨不禁以两道异样的目光盯着那坛酒。郑庭东接着道:“御史中丞赵大人生性好酒,在他家的地窖里珍藏了十余坛这样的佳酿。去年,因我在他府中击败了下竹叶拜帖的那帮歹人,所以他赠了一坛给我,我并不怎么好酒,留着也糟蹋了,听闻仙妃有这方面的嗜好,那这酒就转赠给仙妃吧。”

郑庭东不愧是情场老手,他送给杨韵馨的这三件礼物,件件打在杨韵馨的心坎上。杨韵馨本想说几句感谢的话,但一时之间心醉神迷,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好对着他嫣然一笑。只见从郑庭东的目光中流露出如陈酿一般醇香的款款深情,杨韵馨不禁粉颈低垂,香腮上泛起一阵淡淡的红晕。在河北武林中,追求过杨韵馨的青年才俊不下四五十人,但就从来没有一个能像郑庭东这么有情调的,更何况杨韵馨还当着很多人的面与郑庭东有过肌肤之亲,这些使杨韵馨不得不对郑庭东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