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11023400000006

第6章 与行动有关的汉字(2)

“奔”还可引申为直接去目的地,如“奔车站”、“投奔亲友”、“直奔医院”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在生活中,“奔”还用来表示为某事而忙碌的意思。人们常说的“奔口饭吃、奔几张门票”等话语,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言

【说文解字】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声。凡言之属皆从言。

【汉字趣谈】

“言”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的“言”字的下面是“舌”字,上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言”的本义是说话。《墨子》:“吾知所以距(拒)子矣,吾不言。”这是说:我知道拒挡你的办法,但我不说出来。《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是:办事要快,说话要慎重。这是“言”的基本义项,一直使用到现在。

“言”的引申义为谈论,如《商君书·更法》:“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意思是:拘泥于旧礼法的人,是不值得和他议事的。“言”常被用来表示所说的话,即言论。《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现在我对于人的了解,是听他说的话,看他办的事。

由于言语和文字的关系,所以“言”字有时也可以当“字”讲。如五个字一句的诗体形式叫“五言诗”,七个字一句的诗体形式叫“七言诗”。另外,一句话也可以称为“一言”。如《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胡思乱想。”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及

【说文解字】

及,逮也。从又,从人。

【汉字趣谈】

“及”是个会意字,从其甲骨文字形上看,左前方有个人正弓着腰撒腿奔跑,像是一个逃跑的犯人。右下方伸出一只手,正好抓住这个人。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大同小异,只是更加形象,手的形状更加逼真了。“及”的本义就是追上或赶上。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意思是:楚怀王后悔了,派人追张仪,没有追上。《左传·成公二年》:“不能推车而及。”意思是:不能下去推车,所以就被敌人追上了。

由“及”的本义引申出到达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有“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的记载,意为: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他们,到了黄河边上,发现他们已在船上了。现在我们常常使用的词语“及第、及格、涉及、推己及人、迅雷不及掩耳”等,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及”的本义“追上”还可以用在比较抽象的事物上,如《战国策·齐策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意思是:你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又如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有这样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我们说的“我的功课不及他”,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及”还可以表示“趁着”。《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意思是:敌众我寡,趁着他们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这是“及”的又一常用义,一直使用到现在。

一个人为什么要追另一个人?一定是有事把他们联系起来了。他们是该事的两方,“及”由此产生了连词的用法。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亨”就是“烹”,“葵”是一种水菜,“菽”是豆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七月就要烹煮水菜和豆子。这里的“及”字就当连词“和”、“与”讲。现在常说的“你把书本及其他需要的东西带来”等,也是这个用法。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步

【说文解字】

步,行也。从止相背。凡步之属皆从步。

【汉字趣谈】

“步”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右脚,左右脚向前走动就称为“步”。“步”字的本义是“行走”,如《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意思是说:让我的马慢慢地行走上山岗,让我的车子来到方林。又如《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意思是:我近来没有特别想吃什么,只是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个三四里路,稍微增加一点食欲,身体也舒畅些。

在古代,人们将抬脚两次所行的距离称为一步,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所谓“跬步”就是古代的半步,相当于现在的一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不从半步半步地积累做起,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至于“步”字作长度单位使用,也是从行走时两足之间的距离引申出来的。

关于“步”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典故,就是《七步诗》,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正所谓才高八斗(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曹植的文采风流)。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就想办法迫害曹植。因为曹植和曹熊(曹操第四个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以此为借口想治他们两个人的罪。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于是就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作好了这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明白曹植这首诗的内涵,心中有些愧意,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

由“步”字的本义还可以引申出按照、跟随的意思。如******《浣溪沙》:“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采

【说文解字】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汉字趣谈】

“采”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只手,下部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树,表示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实。“采”的本义就是“采摘”。比如著名的《诗经·周南·关雎》中就有一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意思是:长长短短的荇菜,左右手一起去采摘。还有晋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着菊花,抬起头来,就看得见南边的山。其中的“采”都是摘取的意思。

采摘东西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而是有所取舍,所以“采”字由此产生了搜集、选取的引申义。如《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中国古代称民歌为“风”,人们把搜集民间歌谣叫作“采风”。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讲的就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商朝灭亡以后,作为殷商的贵族,伯夷、叔齐誓死不吃周朝的粮食,逃到首阳山,以采野菜为食,在饥饿中他们作了《采薇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大意是说,在首阳山上,我们采食野菜来充饥。那些用暴力来对付使用暴力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神农氏、虞舜、夏禹时代禅让的制度消失了,我们哪里有舒适安逸的去处呢?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句子,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如果要选取的东西并不暴露在外,而是埋藏在地下,要选取它就必须打开地表层的一部分,那么“采”就变成开采。如现代词语中的采矿、采煤、采油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采”还当神色、神情讲,如风采、神采、兴高采烈、神采奕奕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舞

【说文解字】

舞,乐也。用足相背,从舛,无声。

【汉字趣谈】

“舞”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中间是正面立着的一个人,左右两手执牛尾而舞,正如头插雉翎翩翩起舞的意思。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牛尾翩翩起舞之形。

“舞”字的本义就是“跳舞”,即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古代有“武舞”,就是将音乐和舞蹈与战斗时的攻防动作结合起来,是由士兵或专门的舞者身着甲胄,手执兵器或兵器道具,伴随鼓乐,舞之蹈之,从而象征性地表现战争中的宏大场面。如《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意思就是说:拿着武器跳舞。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公元前208年(秦末汉初),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范增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是描写鸿门宴上项庄按照范增之计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而未成功的情景。

另外,由“舞”的本义又引申出玩弄、舞弄的意思。《史记·张汤传》:“舞智以御人。”意思是说:玩弄智谋权术而控制人。再如“舞文弄墨、徇私舞弊”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永

【说文解字】

永,长也。象水坙理之长。《诗》曰:“江之永矣。”凡永之属皆从永。

【汉字趣谈】

“永”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水的主流所分离出来的一条向右的支流。金文更像川流不息水流的形状。小篆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大致相同,只是更加整齐。

“永”字的本义就是“水流长”,如《诗经·周南·汉广》中的“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长江之水长流不断,想要渡过是不可能的。

“永”字由水长流不断的本义引申为长久、久远的义项,如《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你送我一只木瓜,我报答给你一枚佩玉。这不是报答,而是为了永远要好。曹操《龟虽寿》:“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如果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使寿命长久。现代词语中的永恒、永远、永别、永诀、永世、一劳永逸、永垂不朽等,其中的“永”字都是用的这个义项。

永字由其长久之义又可以用到文学作品中,表达意味深长、悠远的意思。如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说茶味是“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又如词语“隽永”等。

中国书法用笔有“永字八法”一说。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逐

【说文解字】

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汉字趣谈】

“逐”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半部分是一头正在奔跑着的猪(豕),下部是一只趾头朝上的脚(止),跑着追赶一头野猪就叫“逐”。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猪(豕)与脚(止)都在,只是左边又增加一个表示行动的符号“彳”,表示不止一个人在追赶。

“逐”的本义就是追赶野兽。如《商君书·定分》中载:“一兔走,百人逐之。”意思是:一只兔子逃走,一百人前去追逐。后来,“逐”字的适用范围扩大,泛指追赶、追击,不再单指追逐野兽。如《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意思是:(曹刿)下车看了齐军战车的轮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这才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