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忘初心,换一生平心静气
11020800000004

第4章 用平静的心去看世界——以平静的视角去感受生活(3)

头脑掌管理智、思考,心掌管感情、爱、慈悲,而丹田则是生命的泉源、人体的中心。奥修在《内在旅程》这本书里,详细地提到如何使身体、头脑、心、丹田,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并以此为静心的体验铺路。如果把一个人比喻为一棵树,生命的根就是丹田,而心是这棵树上开的花,头脑则是最后开花的部分,如果根没有被培养照顾好,叶子和花都不可能生长得很好。一如植物的根部都可以从大地汲取养分一般,在人类的身体里,也存有某些特定的根,可以从灵魂里汲取生命力。

静心者的旅程是往下的,向根部移动,只有通过丹田,人才能进入灵魂;丹田既是人体的中心,是生命的中心,是灵魂的入口,也是人体这把“电子吉他”的插头。

因此,人与丹田的连接非常重要,与丹田连接就是与自己生命中心的连接。与丹田连接给人一种稳如磐石之感,就好像当一棵树的根与大地连接的时候,即使它选择顺着风势弯腰,可是仍旧稳稳地站立着。这就是归于中心,扎根于大地。

这种感觉很美,就如同大树深深地扎根于广袤无垠的大地里,如同飘落的雨丝融化在浩瀚的海洋里,又如同烟花璀璨绽放在天空中。

从事体力或脑力工作者,每天在睡觉之前,或者一天的任何时候,抽出20分钟。持续三个星期以上。在床上或其他让人感觉舒适的地方,均可进行练习。

丹田静心妙法:平躺,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轻轻地按着丹田的位置,保持这样的姿势静静地躺着,同时把注意力带到腹部,看看腹部有什么感觉。呼吸放松、自然,下颌微微张开,以放松颚关节和后脑勺。

5.有时,也需要分散注意力

在许多场合,我们总是会忘记自己。这种遗忘,并不是忘记自己的需要,而是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自己在呼吸,忘记现在坐在这里,忘记正在走路,忘记此刻吃着饭……人会忘记自己,就是因为不够清醒、不够专注,活在梦中而沉睡着。

在每一个当下都记得自己,人就“觉醒”了,幻象也就结束了。可以随时随地活在片刻里,不再神游过去、不再为虚无飘渺的未来架空现在,而是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每一个细胞都清醒地活在当下,意识清明,觉知弥漫全身;于是感到十分安定、沉稳、不受扰动,这是极致的放松、宁静与幸福,仿佛从内在连结到整个宇宙……

这个技巧是“分散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大家都想“集中注意力”,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往往是把一切交给头脑接管,比如:专心地想某件事情、集中精神把一个企划案做好等,这部分就属于头脑工作的范畴,我们把一切的注意力聚焦在头脑上,间接地忽略了身体的其他部分,所以就常常上演“忘记了自己”,但其实根本就是一种出神的状态。集中注意力的头脑工作,当然是必须的,亦有它完美的功能,不过,头脑注意力的集中也许可以给人带来清晰度,把事情事前周全地计划安排、执行结束,却不能带给人爱、宁静和生命力,然而,那些往往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

这个静心和日常生活要紧密结合:挑选一个合宜的时间段,让自己练习这个技巧,不需要复杂花哨,但是要具体。比如:吃早餐、洗衣服、扫地、去买物品、洗澡的时候……刚开始时,选一个时段就可以了。决定了什么时候要练习这个技巧,就开始练习“分散的注意力”。

分散的注意力就是:同时做两件事情。刚才我们举例去买物品,这是一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记住自己的呼吸。即使在去买物品的同时,也要记住自己在呼吸,这就是让注意力走向两个方向,即分散注意力。

总之,不管决定做什么事,另外一件事就是“记住自己在呼吸”。刚开始的时候选一个简单而具体的事情,切实地练习两个方向的注意力,这样就够了。太贪心反而不切实际,目标如果定得太高,遇到挫折后,放弃得也比较快。

当然,我们难免会忘记自己正在做的两件事。忘记了就算了,回头时,再把注意力拉回来,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头脑使用“暴力”。这个忘记是必经的过程,毕竟我们都忘记自己太久了,只要持续而切实地练习,就会在记忆与遗忘之间往返,渐渐地,记得的时间就会增加;在某些片刻里,我们会清楚地感觉到记得自己的身体,而不会只困在头脑或情绪里,那么宁静即会渐渐地在日常生活中愈扎愈深。

比方说,当人在悲痛伤心的时候,虽然在哭,但仍然记得呼吸,丹田有顺序地运作着,这份觉知让人有了一份支撑自己的力量;打字的时候,虽然看似只是在用脑、用手、用眼,可是如果记得自己正在呼吸,精力就不会耗竭得那么快,不会迅速迷失在头脑的混乱中。当人们意识到前方有明确的方向、有清晰的光明,甚至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所有的感官都是敞开的,360°地透明开放着,可以轻松地感受并且响应身边的一切,而不是忐忑不安地予以防御。渐渐地,在走路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在走路;记得自己正在走路,同时,能闻得到路边的花香、觉知到阳光的温暖、察觉到从身边走过的路人……一切都伴随着一份安然、安定,敞开又放松、纯真又喜悦的氛围。

这就是清醒的开始。

你不妨在吃早餐、洗衣服、扫地、洗澡,随便挑选一个时段同时做两件事情。

选择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的同时,记住自己在呼吸。

6.出现情绪时的静心很重要

当情绪出现时,我们该怎么办?比如说今天发生了一些事情,静坐的时间到了,自己却无法好好地坐着,心中只有满满的愤怒,甚至气得都快哭泣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做那些“我喜欢”的静心、笑的静心之类的练习;或者觉得很沮丧、很悲伤,拉长了脸,以摔杯子碗盘来解恨。

这是很真实的问题。在生活中,一定会出现情绪的,这并不会因为做了静心而有所不同,唯一的不同在于:人要学会置身于情绪之外。譬如当各种负向思绪像潮水般向自己袭来,会知道那只是脑海中的念头而已,所以它不再像以前一样牵动自己的神经,甚至逼上患忧郁症的死角;生气的时候,知道怒火攻心了,而它就只是出现了,自己和它之间有了一点距离,不会再去归因于“都是某某人害的,非报复不可……或者完全被怒气吞噬,做出失控的行径。

静心会创造出这段距离,跳脱出头脑、情绪、行动之间互相影响的惯性和锁链。这就是我们练习静心的作用——使情绪回归于自心。我们都必须有耐心,因为即使已经开始做静心,内心仍旧会遭受无数的思绪、情感的侵扰,静心并不是镇静剂,无法麻醉念头;静心只能让人在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仍旧保持某种程度的清醒。

如果某一天自己的情绪特别的杂多而纷乱,那么就不要去做静坐、深呼吸之类让人清醒的练习,因为愈是想要拒绝情绪,控制心烦意躁的状态,而借此重新找回清醒,反而愈是容易将种种静心变成为压抑。任何形式的压抑,都会引发相反的力道,而且若是以逃避和控制为初始的动机,恰恰与静心的觉知、放松相背离了。

有时候,当自己走入了宁静,享受到宁静的些许喜悦之后,却突然感受到阵阵暴怒、孤寂、伤心、沮丧等失落难耐的心情。请别担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情绪的曲线有高必有低,无法永远都维持在高峰处,如果执著于高峰,拒绝和对抗不想面对的谷底,就会给自己带来更长时间的煎熬。其次,妥善地处理这类情绪,就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当我们愈深入自己的内在,就愈会遇到过往压抑的坑洞,这些压抑需要被释放出来,才能使心灵再一次得到净化。所以,人必须要允许它、接纳它,就会再次进入静心,虽然一路走来跌宕不定,但最终必能超越高峰和谷底的起伏。

当情绪出现时,不妨找个方式发泄吧。运动也好,乱语也罢,哪怕是痛哭一场,都有助于情绪的净化。不过,要明白的是,这些并不能解决引发情绪的根源,只能帮助人释放掉脑中纷乱如麻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在空间开阔如初。

每天当情绪出现时。你不妨到运动场、家中等场所去发泄,去释放。

方法:(1)当情绪出现时,就寻思找个方式发泄一下。(2)运动也好,乱语也罢,哪怕是痛哭一场,都有助于情绪的净化。

7.眼中所见,皆顺眼

这个静心可以帮助人回到童真之心:喜悦、没有污染、没有批判的眼光,只是享受每一刻来到眼前的幸福。

每天走路回家的时候,把心情放轻松些,打开视线,去看看周围有什么是自己喜欢的,然后就在内心说出来。比方说:“我喜欢那一棵树,阳光洒落在那棵树的叶子上,很嫩绿、很鲜活。我喜欢那个小女孩和朋友打躲避球的样子,很天真、很活泼……我喜欢那间公寓的栏杆,很有线条、很有设计感,我喜欢。”

整个20分钟里就以“我喜欢”来做开头,一直继续着。不用慌慌张张地,只顾一路搜寻自己喜欢的东西,每次说完一句话,就停下来感觉一下那种喜悦、幸福,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骄傲,为这种美妙的感觉而感恩。然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喜欢的东西。

即使遇到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东西,令人不舒服,也不要让这种负面情绪、感觉影响了自己的静心;尝试怀着欣赏、喜悦和爱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不喜欢的事物,去发现曾经忽略的细节和特别之处。譬如平时很怕狗,遇到狗就绕路而行,也许这时可以尝试着用友好、温柔的态度微笑地看着它,注意它皮毛的颜色,走路的姿态,摇尾巴的神情;相对地,也会感觉到它的友好,它是一只有灵性的可爱的动物,然后发出赞叹声:“好可爱的狗哦!”或者对其主人微笑,表示友好。如果实在做不到这样,也试着不要转移视线到其他处,还是继续寻找自己喜欢的。

这个静心,可以让人再次回味小孩般的天真、纯洁,换言之,就是返璞归真,重拾自在和愉悦的生命。

当你觉得遗失童真、承受太多压力和顾虑时,你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方法:(1)走路时,放轻松些,打开视线,看看周围有什么是你喜欢的,然后在心里说出来。(2)整个20分钟里就以“我喜欢”做开头,比如:“我喜欢那棵树。我喜欢那间公寓的栏杆……”说完一句话,就停下来感觉一下那种喜悦、幸福,然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你所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