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11020600000007

第7章 不会装糊涂,必然犯糊涂(2)

那么,如何才是提高自己弱势群体地位的根本方法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实力不是靠恩赐所能得到的,它必须靠我们自己积极的努力去主动争取。

老实人要想在群体中确立起自己的地位,就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实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激励老实人,就是要促成这种转变的快速实现,使老实人不再滞留于社会最底层,也不再成为最受忽视的人。

4.太完美,不肯装糊涂,则功亏一篑

要求自己或别人进步,要求自己或别人做得好,这种思想和意识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对自己与别人的要求一定要有个限度,如果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与别人身上的一点瑕疵也不肯装一点糊涂,不能有一点容忍,那就是犯糊涂了。

完美意识太强,谨慎意识太强,往往会使自己或别人心理紧张,难以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也往往更容易出现失误或毛病,导致事情挫败甚至功亏一篑。过于追求完美的结局,必然会使交际关系和事业发展走入死胡同。其实完美是一种理想境界,我们可以尽量接近完美,但不可能完全达到完美。这种意识,在我们头脑中必须牢固确立。

仔细想想,世界上有哪件事是完美的呢?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些精英和天才们也没有。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坦然向公众承认,如果他的决策能够达到75%的正确率,那就达到了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罗斯福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对自己与他人一味苛求呢?

要做好一份工作,讲究的是最终的成效,只要你尽了力,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无须再一味追求所谓的“完美”。

再进一步说,“完美”其实并不可爱。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向大学生被试描述两个人,他们都有很强的能力,都有崇高的人格。但其中有一个从来不犯错,另一个有时会犯点小错误。要求被试回答:这两个人那一个更可爱?结果绝大多数被试认为那个有时会犯点小错误人更可爱。

当我们每完成一项工作以后,我们可以反思,也有必要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也需要总结教训,但千万不要因一点小小的缺憾而过于自责。

试想,当你因过分追求完美而陷入自责的怪圈,你还有心思去改进工作吗?

职场人士中,有许多人具有强烈的成就心,换句话说,就是“野心勃勃”。他们恨不能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因而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完美,以使自己尽快晋升,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心态不免有些焦灼,而这种焦灼的心态常导致“欲速则不达”的效果,欲完美却纰漏多多的窘境。

所以说,做任何事千万别过分追求完美,那是自己为难自己,自欺欺人,也是为难别人,使别人难堪。最完美的人生本也是一种不完美,要不,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会让人那般痴迷呢?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不但不应苛求完美,而且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先想一想,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假如这个结果发生,自己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干脆就不去做,如果能承受才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犯糊涂,即便最坏的结果发生,我们也不会因为挫折与打击而一蹶不振。

5.太精明,不屑装糊涂,则失之狡诈

大家应该还记得美国大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吧。阿甘是一个头脑简单、想法单纯、目标单一的“傻瓜”。当然,在这里说的“傻瓜”主要是指他比较单纯,没有很复杂的心机,并不是说他真的是个不明世事的傻子。

当一群孩子要欺负他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叫他“快跑!”,跛脚的阿甘没命地跑,速度比正常的孩子都快;在橄榄球的赛场上,教练告诉他“你什么也别管,当拿到球时就快跑!”;在越南的战场上,他的上司告诉他“当你遇到危险时就快跑!”他都单纯地听从了。结果是,他逃过了孩子的欺负,跑来了大学文凭,还跑成了“球星”和“国家英雄”。阿甘单纯地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简单到只剩下“快跑”而直至成功。

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与单纯而诚实的人交往,感觉轻松、愉悦、自在,而不喜欢费尽心机地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诚实的人就是傻子,就可以随意作弄的,而是说这样的人心地纯洁、平和。相反,人们在与过于精明的人交往时,就得时时小心谨慎,处处提高警惕,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之中。甚至于你们的交往越深、越久,就越是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寓言故事,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自以为很精明,成心谋算他人,结果却招来别人谋害自己。因而,消除自己多余的心计,不总耍小聪明,则是免于深陷循环争斗的妙招。做人太精明,确实能占到一些小便宜,但不会永远处于占便宜的位置。人可以精明一次、二次、很多次,但没有人可以精明一辈子。当他人了解你的心机以后,也许会更加精明地防范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是启发,二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是教训,三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便是警惕了。

每个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都不愿意成为一个糊涂的人,但在人生处世哲学中,有时还是需要一些“难得糊涂”精神的,因为这种“糊涂”恰恰又是一种顶级的聪明。其实,生活中有些时候,“糊涂”加上人情味,绝对要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好的回报。难怪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太过精明的人会过得很累,由于他们时刻不在算计着别人,自己的心理难免就会产生扭曲,他们会以为别人也可能正在算计他们,也可能正要侵占他们的利益。因此就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过日子。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什么目的也没有,但过于精明者就会在心里盘算和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谋划会使他吃亏。这样,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造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许多精明者,性情都不开朗,心理都相当空虚,神经都相当过敏。这恐怕就与他们常常过那种紧张日子有直接的关系吧。

实际上,在这大千世界里,无论多么精明的人都无法完全认清世间万象,无论头脑运转的速度多快也赶不上世间万物的变化。于是人们最终会发现,心地单纯的人的心态,往往是最正常、最符合自然的规律的,倒是自己太过于精明的话,反倒会变得不正常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试图太过于精明,不要总去算计别人。即使你再聪明,到了该糊涂的时候也要糊涂一下,不要那么在意自己的面子、地位和权势,要懂得给别人留有余地。

学会给别人面子,你自己才会更有面子。学会从聪明到糊涂、从糊涂到聪明的转换,你就会在生活中左右逢源,不为生活所扰,不为人事所累。

6.太刚直,无法装糊涂,则峣峣易折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广笑府·尚气》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让,谁也不甘心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长时间。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这么刚直。又大怒:那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为父站在这儿与他对抗!”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为了一点避让的小事,父子竟然接力对抗,这个糊涂犯得是多么荒唐啊!

人生在世,无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心有所主,拥有一些确定的人生准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与人抗争、与社会黑暗的东西抗衡,凸显出自我的个性和风貌。但是,刚直并不是赌气,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无益的个人“胜利”,就像冯梦龙先生笔下所叙述的这对刚直的父子,仅仅为了避让的小事,就赌气与人对着干,不管其他的事了,这就由刚直走向了蛮干,久之必会引起别人的厌恶,最终会在人生旅途中碰得头破血流。自然界植物中易折易断的都是那些刚直高大的乔木,低矮细小的灌木则会在低头弯腰中保全自己。《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刚直嫉恶,直道而行,追求自由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有一次,他的好友山涛来信,劝他改变刚正的性格,回到朝中好好做官。嵇康鄙视山涛投靠司马氏,对他劝自己出仕之言不屑一顾,愤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作答,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做官的坚决意志和对司马氏腐朽统治的决绝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篇刚正不阿的书信,嵇康遭到了司马氏的迫害。但嵇康视死如归,临刑前还从容地弹了一首绝世之作《广陵散》,琴声悠远,音韵激越。他的死看起来很悲壮,其实是多么不值得啊!如果他装装糊涂不去对抗,躲避一下,也不至于害了性命啊!

人生于世,行于世,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世事的复杂,时势的多变,总是要求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在《通玄真经·微明》中提出:“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智者行天下。”他认为,为人处世,心要细小,志要宏大,头脑要圆融,行为要正直。智慧圆融的人没有不知晓的道理,品行正直的人也要有不做的事情。聪明的人才能行走于天下。

刚直,是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的一种高尚品格,一个人如能以此为做人之根本,则可“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圆融,是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一种智慧,一个人如能以此为处世之策略,则可创造“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效果。人生,其实一直处于“方”与“圆”的辩证运动之中。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方圆之道”,既遵守做人的“方”,又学会处世的“圆”,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圆相济,才能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在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