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前额叶区功能欠佳影响了慎重考虑,导致不愉快的结果
如今科学家已经开始解答冲动的自然因素,并确定可以从自我破坏行为中区分出良***的原理。最近的一项大脑与心理研究工作有助于解释冲动行为是如何发展的?又是何时让人们误入歧途的?幼年时的情感生活不顺利,再加上基因上的问题,二者的有效结合大大促进了这个人有高风险的冲动行为,就像是个人本能使然。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卡弗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快速汇集的证据表明大脑的管理监督系统,即大脑的前额叶区功能欠佳影响了他们的慎重考虑,结果是导致了不愉快的冲动行为。”
很少有专家怀疑在某些情况下,冲动可以获得成功,得到回报。比如,有时下一笔赌注可以赢来大把的钱,买一张彩票能中奖。当生命短暂而又充满风险时,当资源匮乏难以满足需求时,冒险获得的回报是快速的解决办法。科学家在研究狒狒和猴子时,发现青春期较冲动的动物往往成年时能当上“领导”,而等到它们当上“领导”时,它们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冲动意识了。
其实人也一样,人类最冲动的时期就是青春期,此时大脑的前额叶区仍在继续发育,之后不久,人就进入成年初期。心理学家发现,这时的人都会检测自己的自制力。还有研究表明,尝试风险和冲突不足以导致持久的破坏性冲动行为。
⊙ 自我约束力差的部分原因归咎于基因变异
自我控制或约束力差的部分原因归咎于基因变异,专家表示。在3月出版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会对142名志愿者抽取了血样,分析一种叫MAOA的基因。此基因可以产生破坏神经递质的一元胺氧化酶A,导致情绪受到严重影响。先前的研究也表明,此基因的变异与冲动有关。
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参与者的大脑,看看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其自控力如何。在一次测试中,参与者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一系列的箭头、箱子和X,一次三个,像老虎机一样。参与者要求敲打箭头所指定的按钮。当有一特别图案出现时,他们就不能敲打此按钮。他们的失误可以来测量他们控制其反应的能力。研究人员发现,此基因 “高风险”变异的人较 “低风险”变异的人控制反应的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