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再说西游
10977100000002

第2章 :菩提树下

五百年前,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悟空,你来。”老祖轻扬袖袍,向眼前一颗松柏挥动。

松柏一晃神形,现出本相,金毛粉面,虽是一副雷公嘴,却也称得美猴王!

“师傅,师傅,徒儿的变化之术学的如何,如何?”悟空喜滋滋的来到老祖跟前,跪地叩头,等着老祖的称赞。

然而老祖没有说话,他看着悟空,太多言语不知从何说起。

悟空本是等着称赞,但许久没有动静,猴子本就是急性,耐不住偷眼去瞧老祖。那精灵的眼睛正对上了老祖沧桑的双目,他看到老祖双眼上一片朦胧,一粒湿润的东西从老祖眼眶中划落,落在了他的手上!

“师傅,师傅,你眼中为何流出水来?这是什么法术,可得长生么?”悟空只见过河水,雨水,汗水,却从未见过泪水。即便当日求仙问道之前,花果山老猴身亡,有猴悲伤而泣,他只把注意放在了死亡和长生之上,从未注意过眼泪。

“不得长生!”老祖看的是悟空的未来,他看到悟空在雷音寺伽蓝宝殿上被封了斗战胜佛,欢呼雀跃,搔首弄姿。再看眼前这个天真纯然的猴儿,如何能不悲伤。老祖想往后看,却什么都不曾再看到。

“不学,不学,不得长生,我便不学!”悟空听到不得长生,便失了兴致。

“悟空,来!”宽大的袖袍拂过悟空的脑袋,悟空感觉很舒服,不由自主的靠了过去,一直碰到老祖雪白的胡须。

“这法术,你虽不愿意学,却终有一日会学会的!”

“还有不学自来的法术?如此这般,到也是有趣,有趣!”悟空自然不会明白老祖所说的话,他听到有法术不用学就会了,怎能掩饰心中喜悦。

“师傅,这法术叫什么名字?这水又有什么名堂?”悟空欢喜中抬起手,注视着手指上那尚未消干的泪水,看的十分入神。

“这法术的名字并不好听,但这水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泪!”老祖见这猴儿如此天真烂漫,又再想到之后的事情他也不能看到。担忧?也是惘然。

“泪!好名字,好名字!只是,听起来有些……悲伤!”悟空本是欢喜的叫道,但随后却莫名的提不起精神,只是看着手中的泪珠发呆,直到泪珠干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悟空,随我来!”

就在悟空失神之际,老祖腾云自悟空身边划过,飞向高空。悟空闪过神,纵身一跃,一个筋斗就追了上去。

两人驾云逐雾,来到九天之上,远远的看着脚下的灵台方寸山。

“悟空,瞧,从这里看去,方寸山像什么?”老祖拂尘一指云下,朗声问道。

“像什么?!”悟空探过头来,拨弄走饶人的云团,手搭凉棚,鸟瞰人间。

“这方寸山,似是一颗被拦腰砍断的大树树桩!山间地势盘绕,太极八卦之象却正是那大树的年轮!”悟空自觉不可思议,自己在此求道多年,却从未发觉。

“你再看山后那池水,又像什么?”老祖点头同意,又举拂尘让悟空再看。

“那,像是一滴泪,一滴落在树根的巨大的泪!”悟空也从未想过,自己时常和师兄弟沐浴的池水,和师傅方才所流下的泪水,竟然也是一般模样。

“那的确是泪,这天地之间第一滴泪,盘古的泪!”老祖拂云到悟空身边,开始讲起一个久远的故事。

“太古之初,天地混沌。上神巨人诞生于混沌之气,于中寻得神铁,锻铸开天巨斧。斧成,巨人操巨斧劈天裂地,斧身崩化,徒留斧柄。清气上浮,浊气下沉。然混沌之力未消,妄图重聚天地如初。巨人斩杀混沌,怒长身形,以手举天,以脚踩地,如此千万年而过!

天地常恒,千万年的时光让巨人感到孤独,然而一株幼苗却忽然生长于巨人脚下,巨人欣喜不已,又碍于手脚无用,害怕这幼苗葬于此间。焦急之际,一滴眼泪落下,润湿幼苗,使其生长成形。须臾间成为一颗参天大树,并协助巨人共同支撑天地!

大树和巨人久而久之自称好友,无话不谈。然而巨人年岁终有竭尽,无数的时光以来,他们并不知如何称呼对方,于是为彼此取下名讳,约定如有一日重来,便再相见。大树以巨人开天之力盘剥古今,恒冠宇宙,便为之取名盘古。而巨人以自己菩善提泪,润泽大树,便为之取名菩提!”

“盘古,菩提!!好名字,好名字。”悟空听到此处,喜不自胜。

“盘古丧命之际,以斧柄为基,立不周山天柱。而菩提不知寿数,长久的活了下去。盘古的肉体血脉化为山川河流,眼为日月,化自身为万千走兽,又于其精神中诞出三皇,以慰菩提。

三皇之中,神农为盘古对菩提之念思所化,故与百草为亲!菩提尝用其甘露为神农解毒,数万年前,神农为寻遍天下异草而西去,却未曾归来。

多年之后,菩提树下来了三个人。最老的那位手提一盏青灯,像是为后来者领路。他身后跟着两人,一人低手垂面,一人面若冠玉。他们来到菩提树下,举目而望,惊叹不已!

手提青灯的老人在树下盘腿而坐,他看了看菩提树,问道:‘是福是祸?’菩提树没有回答,有烈风吹过,但是菩提连一片叶子都未曾落下。

老人摇了摇头,转身向两个年轻人:‘此树名为菩提,天地初开之际便立在此处,得初神盘古之泪润泽。你们眼前那一汪碧池,便是盘古之泪,应其风吹不皱,点波不惊,恍若明镜,故此世人又谓之明镜台。’

‘我且问你们,世间红尘滚滚,世人迷惘无知。我等如何能保这菩提不染,明镜不浊?’老者问那两个少年,似有深意。”

“那两个少年如何回答?”听的入神了,悟空情不自禁的发问道。

老祖的嘴角挂起了一丝不明显的笑容,是一种无奈的笑容。

“那佝偻着身体的答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完,又直起身子,举目望向菩提。那点灯的老人不满如此答案,这并非是他想要的答案,他摇了摇头,不屑的看了那人一眼,又转向另外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问道:‘你呢?’那年轻人丝毫未曾犹豫,傲声答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人听到此言,点头三下,大笑而去。”

“不该,不该,这提灯的老头实在是没趣的很!”悟空听到此处,忽然大骂了起来,在云上直跳脚。

“如何不该?你这猢狲尽是瞎闹!那年轻人所答,便是万物皆空的大境界,如何是你能一朝领悟的!”老祖看悟空模样,只是笑骂。

“师傅既是我的师傅,如何说出这般没水准的话来?师傅也无趣,无趣!”谁成想悟空听老祖此言,却是急的连师傅也骂了起来。

而老祖却并没有生气,反倒是笑开了怀:“你待如何?且说说看?”

“师傅如何会不明白!?既是万物皆空的大境界,又谈什么有无,论什么是非?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他言之意,尚且拘泥于菩提,明镜,又怎么能算得上万物皆空的大境界。我到觉得,起先那位佝偻身子的人说的有理,菩提明镜所像乃是天地自然,身为自然,心为自然,克己修身亦是回归自然,万物是否空,又有谁能说清,莫不如返本归源,方是大道!”悟空说的有理有据,到一点没有平日里猢狲的调皮模样。

老祖看着眼前的猴儿,呆了片刻,随后又朗声大笑起来。

“不愧是我的徒儿,我的徒儿!”

悟空不懂老祖的意思,挠了挠耳朵,凑上前去。

“师傅,徒儿斗胆,莫非方寸山便是菩提的树根?”

老祖停下笑声,没有多言,只是看着方寸山在发呆。

“师傅,那欺世盗名的贼人是谁?砍了菩提,修自己的道?卑鄙,卑鄙!”悟空明白了什么,恼了起来,金色的猴毛根根直竖。

老祖听到此话,抚了抚悟空头上竖起的毛发,柔声道:“莫急莫急,那个人,你终有一日会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