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咖啡物语:煮出来的风情
10840300000005

第5章 我们在咖啡馆见

咖啡是欧洲文明的象征。17世纪咖啡进入法国后,成为上流社会的符号,主要是一些宫廷贵族在享用。而到了18世纪的启蒙时代,出现了各种咖啡文化沙龙、俱乐部和咖啡馆,并成为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它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欧洲自由主义的新文学、新艺术和新的哲学思想就诞生在巴黎的咖啡馆和各种咖啡沙龙中,许多咖啡馆文学家和哲学家都成为引领法国和欧洲社会改造运动的先锋。巴黎的咖啡馆还是一流作家、演员、绅士淑女们聚会漫谈的社交场所,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左拉等,以至后来还以咖啡馆的名字创立了文学刊物。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巴黎、维也纳的一些咖啡馆。咖啡杯上冒出的热气,夸张地透视出一张张或亢奋激动或惶恐不安的脸。两个阵营的人都在各自聚会的咖啡馆里紧张地注视着剑拔弩张的欧洲大地。共和党人出入的巴黎福耶咖啡馆,成了后来大革命的出发地和指挥部。

几乎所有的欧洲哲学家、艺术家都与咖啡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将咖啡馆当作发表思想的论坛和聚会沙龙,好像没有了咖啡的濡染,他们再也挤不出半点灵思。茨威格说他学会思想的地方就是咖啡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的几部著作、狄德罗的世界首部百科全书等都是在咖啡馆里撰写的。据说发迹前的拿破仑曾因在咖啡馆里喝完咖啡没钱付账而留下自己的军帽。到罗马旅游的人,总要到西班牙广:场旁的葛罗克咖啡馆观光。自1760年以来,歌德、门德尔松、李斯特、司汤达、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足迹,使这家咖啡馆已然成了罗马的一道风景。

19世纪末,独树一帜的毕加索及追随者们,聚集在塞纳河畔的大本营洛凡尔咖啡馆,继而又进入传统艺术堡垒双偶咖啡馆,以惊世骇俗的画风横扫欧洲画坛,创立了著名的立体主义这一标志着20世纪未来趋势的前卫艺术。蒙马特尔的学院咖啡馆,是19世纪巴黎大学时代的标志。这里周围长期聚居着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以咖啡馆为中心,共同构筑了辉煌的巴黎大学时代。当时一些已崭露头角的印象派画家聚集在附近的几家咖啡馆里,给人画像维生,讨论画作,探索艺术风格、主题、技巧和新方法。他们在不同的咖啡馆里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子,产生不同的艺术流派。

风云变幻的三百多年里,咖啡馆里的客人来来去去,成功的,落魄的,各领风骚。咖啡桌上于是兴起了“启蒙主义”;大革命风暴中心于是有了“政治咖啡馆”;而在风雨飘摇的政治背后,“文化咖啡馆”又成为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到了工业时代,城市中诞生了辉煌的“咖啡宫殿”;而后,在著名的“咖啡中心”里,一种“作家咖啡馆”的哲学悄然成形;现代派艺术亦在从布拉格到维出纳的咖啡馆里刮起一阵旋风……

“我们在咖啡馆见!”这是在欧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社交方式。从拿破仑、卢梭、俾斯麦、马克思到叔本华、萨特——创造历史以及描写历史的,都曾在这些各色各样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里泡过几天或者几十年。随意,散漫,落拓而又不拘一格,自成方圆,这就是欧洲咖啡馆的传统。每个咖啡馆的常客们像是一群游离于尘世之外的精神隐士,各自沉湎在自己偏爱的咖啡馆和缭绕的烟雾里,寻找着乐趣,寻找着知己。“金色的年代,处处都是咖啡馆”。这里,不仅仅是种类繁多的咖啡的摇篮,亦是政治、宗教、建筑、音乐、电影、艺术、文学五彩纷呈的舞台。在咖啡馆里,喝咖啡或许只是某种形式,更在意的也许就是隐藏在咖啡背后的那些思想和声音,在这里,气氛和情调只是召集某一类人相聚的旗幡。在欧洲的那三百多年里,许多人甚至以咖啡馆为家,连留给别人的联络电话和地址都写的是咖啡馆。

咖啡作为一种媒介,融于生活中,融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充满了人文色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从咖啡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看到世界文学艺术特别是西方文学艺术的丰富多彩。可以说,咖啡是文明发展史、文学艺术史的缩影。咖啡的昧道已经渗入肌肤和灵魂,以一种最沉默温柔却最无从设防的方式,静静地改变着历史和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