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0810800000007

第7章 衣食住行篇(6)

由于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栓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的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但是也有一些钥匙长达3尺,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搬动,相当沉重。

罗马人可以说是古代最精巧的锁匠,他们对制造钥匙的标准相当有研究,已经懂得把钥匙末端的钉子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茶的由来

中国茶源自神农。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饮茶的习惯,最早应当起源于川蜀之地,后来逐渐向各地传播,至西汉末年,茶已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更为常见。从晋到隋,饮茶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民间饮品。不过,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但茶风的大盛却是在大唐帝国建立以后。

宋人饮茶继承了唐人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为讲究,制作也更为精细,而尤为精细的是宫廷团茶(饼茶)的制作。宋代饮茶虽以饼茶为主,但同时也有一些有名的散茶,如日铸茶、双井茶和径山茶,散茶尤为文人所喜爱。在饮用上,改唐代的煮茶法为点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盏用开水冲注,再充分搅拌,使茶与水充分溶和,待到呈现乳状,满碗出现细密的白色泡沫时,便可慢慢品饮了。

明清时代的饮茶,无论在茶叶类型上,还是在饮用方法上,都与前代差异显著。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使之成为盛行明、清两代并且流传至今的主要茶类。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都是绿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绿茶、花茶之外,又出现了乌龙茶、红茶、黑茶和白茶等类茶,从而奠定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基本种类。

茶馆的由来

茶馆又叫茶楼、茶肆、茶坊、茶寮、茶室等,它是以营业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最早的茶馆是以茶摊形式出现的,时在东晋元帝(317—322年在位)时。南北朝时出现了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唐代商业交往发达,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京城长安、洛阳到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茶肆。茶馆是商业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从发展阶段上看,东晋是原始型茶馆的发轫阶段,南北朝时形成初级型的茶寮,唐代是茶馆的正式形成期。宋、元、明、民国时期,茶馆日趋发达,在大中小城市乃至于乡镇、农村,都有了广泛的立足之地,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

眼镜的由来

最早的透镜是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发现的。它是用水晶石制作的,直径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人和古亚洲人已经发现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和古希伯来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镜。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最初人们佩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贵,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问题。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

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做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隐形眼镜的由来

1887年,A.E.费克制造了第一个隐形眼镜,但并不成功。20世纪初期,眼镜制造者试图生产一种附在眼球表面的极薄的壳状透镜。制造者在眼球上取了印模,然后制造了一个下面含有合适的液体的玻璃壳,将眼球大部分遮盖了。

1938年后,人们用塑料取代了玻璃。大约在1950年,使用了一种更小的透镜,它只遮盖角膜部分,漂浮在泪液层上。这些透镜直径仅7至11毫米,厚仅0.1至1毫米,一般可整天戴着不用取下来。隐形眼镜除看不见之外,它提供给人的视野,要比普通眼镜提供的广阔得多。它们在体育运动中更实用,因为它们不容易丢掉或摔坏,而且它们还能着色当太阳镜使用。但是隐形眼镜并非对各种眼疾都有疗效,它们的价钱也很贵,有些人感到很难学会戴这种眼镜。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甚至更小更灵便的透镜正在被研制出来。

火柴的由来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所谓钻木取火,就是用一根木棒立在另一块木块上用力旋转,使它摩擦生热而发火的做法。在太古时代,主要是用燧石互相打击而取火。到有了钢铁之后,人们便改用铁块和打火石碰撞的取火法了。

18世纪末,罗马人用一根一米多长的大木棒,在其顶端涂上浓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混合物,当要使用火时,就把大棒的顶端伸进一个盛有硫酸溶液的器皿里,使二者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这便是火柴的雏形。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发明了与现代火柴相近似的引火棍。而这个发明也是很偶然的。有一天,沃克正在集中精力试制一种猎枪上用的发火药。方法是把金属锑和钾碱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一根棍搅拌。这样,棍的一端便粘上了金属锑和钾碱的混合物。后来,他想把粘在木棍上的混合物在地上磨掉,以便再利用这根棍来搅拌新配的混合物。然而,正当他把木棍在地上使劲摩擦时,突然“扑”的一声冒出了火苗,木棍燃烧起来了。

沃克开始参照自己发现的办法研制火柴。1827年4月7日,约翰·沃克制作的第一盒火柴出售了。他的火柴84根为一盒,售价一先令。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把火柴头夹在砂纸中间,向外一拉,火柴便点燃了。从此,火柴便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1830年又出现了黄磷火柴,这种火柴一经摩擦即可引燃,但容易出危险,而且它的烟有毒。1835年,又有人发明了安全无害的赤磷火柴。到1848年,德国人又发明了今天通用的安全火柴。

打火机的由来

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火机。他是利用锌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喷到铂棉上自动起火。由于这种打火机缺点很多,未能得到推广使用。后来人们使用的打火机,是利用打火石与转轮的摩擦而产生火花,点燃汽油灯芯而着火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另有人认为打火机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的伦敦青年发明的。那时,他得知前线士兵想抽烟却常常因为火柴受潮而无法点火。于是,他决心研制一种便于携带且不会受潮的打火机,后来他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由金属壳体和顶盖结构组成的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经过改进以后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产,大多数前线的烟民们还没有来得及用上它,一战就已经结束。

现代的电子打火机,主要用石油液化气取代汽油作为燃料,用电子陶瓷取代火石作为引燃物,用起来方便快捷。

高压锅的由来

三百多年以前,法国青年医生帕平因故被迫逃往国外。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难。帕平一路上风餐露宿,渴了找点山泉喝,饿了煮点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些树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来。水滚开了几次,土豆依然不熟。为了肚子,他无可奈何地把没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深极了。

几年后,帕平的生活有了转机,他来到英国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阿尔卑斯山上的往事,他仍记忆犹新。他找来了许多参考书,查算了山的高度。一连串的问题在帕平脑子里翻腾:物理学上的什么定律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随后,他又设想: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摄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东西所花的时间或许会更少。

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他要利用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气不断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也越来越高。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

又过了两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绘制了一张密闭锅图纸,请技师帮着做。另外帕平又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还钻了一个孔,这样一来,就解决了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帕平把土豆放入锅内,点火,冒气,十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然而,他仍不满足,煮鸡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从此,帕平和高压锅一起,名扬四方。

电唱机和磁带录音机的由来

电唱机早先叫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制造的。爱迪生利用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并且于1877年8月15日造出了第一台“会说话的机器”。

爱迪生把自己能说话的机器命名为“留声机”。留声机问世,全美国都被震动了。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在20世纪30年代它被钢丝录音机所取代,到了50年代又出现了磁带录音机。当荷兰飞利浦公司在开盘式录音机的基础上发明走带构造后,录音机才真正普及到了家庭之中。

扇子的由来

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史书称“黄帝作五明扇”。西周羽制成“羽扇”已具有美学装饰功能。汉代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汉代以后又出现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的纨扇。纨扇又名团扇,宜于书画,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显得珍贵尔雅,这种扇在我国流行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

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

而折扇源自日本,制造灵感得自蝙蝠翅膀的开合。北宋年间,折扇作贡品传入我国,但尚未广泛使用,至明清就相当兴盛,它易于携带,又有舒合之妙,成为文人雅士掌中物。扇骨有用象牙、玳瑁、檀香等名贵材料制成,扇面则分洒金、混金、捶金、涂香数种,有的还请能工巧匠在扇骨的面上精雕细刻,成为一件珍贵艺术品。

从北宋开始,文人雅士喜欢在折扇上题诗作画,使扇面书画艺术在中国大放异彩;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书画扇面虽幅不盈尺,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

熨斗的由来

我国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型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没有脚的平底锅,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金斗”则是采用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

约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电熨斗源于美国,查德森把电能转为热能,研制成电熨斗。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席梦思”的由来

“席梦思”原来是美国一家生产弹簧结构床垫的企业的名称,它的产品商标就叫SIMMONS。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用弹簧、棕毛等材料制作成的床或床垫称为“席梦思”,这是把企业商标的名称误认为产品的名称。

席梦思在我国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提篮桥附近,有位美国商人开了一家“席梦思床厂”,专门从事弹簧结构床垫的生产和经营。人们习惯于把这家厂生产的床垫称之为“席梦思床垫”。日久天长,人们把“床垫”两字省略,而把“席梦思”三字传了下来,从此,人们便把席梦思作为床垫的代名词了。

菜单的由来

最初菜单并不是为了向客人说明菜肴内容和价格而制作的,而是厨师为了备忘而写的单子,英文为menu。

据说在16世纪初期,法国宫廷菜肴是很一般的。

1533年法国国王昂里二世的王妃卡得里努从佛罗伦萨带来了厨师作为陪嫁,从此法国宫廷菜肴才逐步得到改善。法国的厨师为了记住这些意大利菜肴的烹制方法及原材料,将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菜单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