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0810800000024

第24章 传统习俗卷(3)

也有人认为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后来,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也叫“七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喧阗,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据说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牛郎在伏牛山喂养好了一头病倒的老牛,从此与老牛相伴相随。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义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这是中国的“情人节”。

叩手礼的由来

喝茶有一种礼数,就是当别人给你倒茶时,为了表示敬意,用手指轻叩桌面数下。这一习俗的由来,据说是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知道了这一情况,拼了老命也得去护驾。知府也微服一番,以防天威不测。到了茶楼,也就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闻大名、相见恨晚的装模作样一番。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知府诚惶诚恐的,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来个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为了简便,人们也用食指单指叩几下。

这是一种传说,还有一种传说: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来到淞江,带了两个太监,便衣打扮,到一爿茶馆店里去私巡察访。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乾隆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忙问:“掌柜的,你倒茶为啥不多洒一洒,少洒一洒,不多不少恰巧洒三下?”老板笑着回答:“客官,这是我们茶馆的行规,这叫凤凰三点头。”乾隆皇帝一听,夺过老板的水吊,端起一只茶杯,也要来学学这“凤凰三点头”的新鲜玩艺。皇帝向太监倒茶,这不是反礼了,在皇宫里太监要跪下来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是在这三教九流罗杂的茶馆酒肆,暴露了身份,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啊!太监急中生智,忙用手指笃笃叩起桌子,表示以手来代替叩头。这样“以手代叩”的动作一直流传至今,表示对亲朋好友敬茶的谢意。

“秋老虎”一词的由来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顾禄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清嘉绿》,书中在“七月”中关于节气立秋的描写如下:“朝立秋,淘飕飕;夜立秋,热吽吽。”

作为苏州吴县人的顾禄,他的《清嘉绿》对江南民俗、风土人情、节气农时有很多描写,这些描写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民间据此流传:“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朝立秋,淘飕飕;夜立秋,热畔畔”,意思是说,以早晨(白天)或者是夜晚立秋来看这一期间凉爽与否,如果是早晨(白天)立秋,天气就会很凉爽;如果是夜晚立秋,天气就会热烘烘的。从此以后,凡是遇到立秋之后天气仍然酷热难耐的,就称之为“秋老虎”。演变到现在,又有把夜晚立秋称之为母老虎(母秋),把白天立秋称之为公老虎(公秋)一说。因为母老虎发威时是很厉害的,连公老虎都躲得远远的,所以把夜晚立秋比作母老虎是很贴切的。

舞龙的由来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过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烤。”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献哈达的由来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作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人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黄色象征大地,红色是空间护法神。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太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城隍庙的由来

在我国,可以看到许多城隍庙,里面供着城隍老爷。每年,人们还会在特定的几个时间内去祭拜城隍爷,赶庙会。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后来,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没有姓名的,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上海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是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秦裕伯。据说他是秦少游的七世孙,元末进士,他在上海一带很有威望,明太祖多次请他为官,但他以一臣不事二主为由加以拒绝。他死后,明太祖下诏说:秦裕伯生前虽不为我臣,可死后要为我主城郭、守疆土,便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还有,苏州的城隍是春申君,杭州的城隍是文天祥,等等。

石狮子的由来

中国古代本无狮子,李时珍说:“狮子出西域诸国。”自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与西域诸国有了正式往来。据文献记载,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4年)安息国王献狮子;第二年,月氏王献狮子;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国王献狮子;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疏勒国王献狮子。

石狮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要比真狮子为早,究其原因,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据载释迦牟尼佛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并说“佛为人中狮子”。而《玉芝堂谈荟》也说:“释家以狮子勇敢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认为狮子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坛上常常刻有一对狮子,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谓狮子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雕刻为东汉造物。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的石狮,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都是那时的作品。在曹操筑的铜雀台旧址,曾发现有一对石狮子附着于门柱上。从这些石狮子身上明显地可看到西亚雕刻的影响——狮身上生着双翼。真狮子的输入,才使石狮子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后,狮子雕刻的艺术及其应用范围,更有广泛的发展,不只宫殿陵墓前和文衙武辕的前面要立两只石狮,有些讲究的住宅前面也立着一对狮子。

谚语的由来

谚语往往通过一种现象,表明一个生活的道理。用在文章中,简捷而深刻。谚语原是一种口头文学,在文字出现之前就产生了。《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了几条,说是“上古之世”流传下来的,其中有一条是“惟忧用志”,意思是困难和挫折可以使人发愤。这可能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

在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多少朝代兴衰更迭,多少历史事件此起彼落,这些都是产生谚语的丰厚基础。例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谚语就多达数十条,而且有些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除三国以外,中国好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谚语有的可以有出处,能说出作者是谁,这部分谚语来自历史名人的诗词、文章、警句。人们常用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谚语,就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自魏征与唐太宗的对话。但是,绝大多数谚语无法说出具体的作者。这些谚语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和生活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沿而成。

谚语是人民创造的口头相传的文学形式,这一点决定了谚语的种种特点。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代农时由一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来掌管。但是,捧麻点达拉乍凭着自己法术高明,神通广大,乱显神威,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间冷暖失调,雨旱混淆。天神英达提拉决定对给人间降灾降祸的捧麻点达拉乍进行制裁,但由于捧麻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神仙都不敢动他。于是英达拉提就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去“串”捧麻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他把她们父亲如何作恶的事说了出来。七位善良、美丽的姑娘本来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很不满,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决心大义灭亲,为人间消灾除难。姑娘们私下商议,要除掉十恶不赦的父亲,必须把父亲生死秘诀探出来。捧麻点达拉乍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塞宰”(意为“心弦弓”)。

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她们趁他酣睡时,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弓塞宰”。当她们把“弓塞宰”对准捧麻点达拉乍时,他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那火到处蔓延。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把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迹遗臭。

为了纪念那七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