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10807500000006

第6章 跟着厚黑学做人(5)

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被许多人称之为“反武侠”或是“后武侠”。作品中,主人公韦小宝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流氓、无赖”,他不但武功全无,还出身妓院,没有志气,逢人便带三分笑,别人骂他也不生气,而且到处拈花惹草,一副色鬼样。但就是这个小无赖到处钻营,处处吃香,不但娶了七个老婆,还得皇上欢心,位极人臣。他把武功高、权力大、正直、奸诈的各色人等全都耍了一个遍,可他这样一个下三烂的小角色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表面看来,韦小宝矮小猥琐,不学无术还好色无德,而他也很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些外在形象,所以他把上至康熙、下至妓女的所有人都蒙骗了。几乎每个人初见他时都看不起他,可到最后,所有亲近的人都要倚重于他,他的敌人不是被他耍死,就是投降认输。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仰着他去打台湾、神龙岛,甚至打沙皇俄国,而他也能每次成功而返;威名远播的天地会总舵主要依靠他去实现反清复明大计,甚至最后把总舵主之位都传了给他,可见对他的器重。而与他最亲近的两股势力居然是不共戴天的大仇家,他能在其中插科打诨、游刃有余,不靠他的误导能力又怎么混的过去呢?他在拈花惹草,调戏各路美女的过程中,收复神龙岛,签订中俄协议,收复台湾。而在情场之上,众多的翩翩佳公子也都纷纷败于他的手下,各个落得下场凄惨,要不是一开始被他误导而根本看不起他,对他不加防备,他又岂会那么容易得逞。

韦小宝最大的武器其实就是,拈花惹草、故作无知、逢人就笑、大耍无赖。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韦小宝善于暗箭伤人,再加上人们被他误导后看不起他,有时候他的明枪也能起到暗箭的效果了。所以说,当面对那些一时无法或无力解决的敌人时,不妨学一学拈花惹草,将敌人误导,然后再寻找机会将他打倒。

没有心计就不会中计

工于心计者,总喜欢算计别人。习惯了别人上自己的当,却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被算计的时候。俗话说“没有心计就不会中计”。这并不是说,只有傻子才不会中计,是说人不能太工于心计,有时候,坦荡一点,反而不会钻进圈套里。不自以为聪明,别人也就无法利用你的这点反过来算计你。

东汉末年,曹操率兵攻打襄城,张绣退进城里,闭门不出。曹操见城厚沟宽,很难接近城池,于是命令士兵运土填壕沟,又用土布袋装满柴火、草等杂物,放在城边作为登梯;然后又立起云梯,查看城内的情况。曹操还亲自骑马绕城观察,三天后,他传令说:“让军士们在西北角堆积柴草,集合兵力攻打,就从那里上城。”

贾诩看到这种情形,心里明白曹操的意图,于是他告诉张绣说:“我在城上,见曹操连续三天绕城观察,他见城东南角的砖土颜色新旧不等,防御多半都被毁坏了,就想从那里攻城,然而他却虚张声势在西北角堆积柴草,想引诱我们撤兵守西北角,他就能趁着黑夜,从东南角攻入城内。”张绣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对付?”

贾诩说:“这很容易,可以命令年轻精壮的士兵吃饱喝足,然后藏在东南角的房屋里;而让老百姓假扮成官兵,虚张声势地去守卫西北角。到了夜里,就任凭他们从东南角爬城,等他们爬进城内,我们就打他个措手不及,一定可以捉住曹操。”张绣听罢,依计行事。

这时,早有探马报告曹操,说张绣已经撤退全部兵力到了西北角,集中防守,东南角非常空虚。曹操于是命令官兵备上铁锹、铁缨、爬城器具,白天带领军队攻打西北角,到了晚上,却带领精兵从东南角爬过壕沟,砍开防御木桩。城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曹军一齐拥入。

突然,只听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慌忙撤退。背后张绣亲自带领勇壮兵士杀了过来,曹军大败,退出城外,逃了数十里。张绣一直追杀到天明,才收军回城。曹操自以为得计,却没想到反被张绣算计了被打得落荒而逃。

这件事说明工于算计的人很容易被人算计。

蒋干是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周瑜联合刘备抗曹时,因为他和周瑜自幼就是同学,所以向曹操自荐: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服周瑜投降。周瑜听说蒋干来访,就知道他是来劝降的,于是在欢迎席上先设计堵住蒋干的嘴。周瑜告诉众将:“蒋先生是我的同窗好友,他不会是曹操的说客,大家不要生疑。”并解下佩剑交给大将太史慈,对他说:“你拿着我的佩剑做监酒。宴上,只是叙叙朋友之谊。如果有谁提起打仗的事情,你就马上给我斩了他。”这样一来,蒋干没法再提劝降的事。

酒足饭饱后,周瑜和蒋干共睡一床。周瑜装作醉的不行,吐了一地。蒋干却因为劝降的事没有成功,谋划怎样才能回去向曹操交差,自然就睡不着,然后见周瑜鼻息如雷,于是起身寻找有价值的情报,然后发现了一封“蔡瑁张允谨封”的信。蒋干大吃一惊,蔡瑁、张允已经投降了周瑜。再想看其他书信时,只见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于是急忙灭灯躺下。

此时只昕周瑜嘴里含含糊糊地说:“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夜近四更的时候,蒋干听见有人人帐轻声叫道:“都督醒了吗?”周瑜故作突然惊醒的样子,问那人:“床上睡着什么人?”那人回答:“都督请子翼同睡,怎么忘了吗?”周瑜装着十分懊悔的样子说:“我从来没有喝醉过,怎么偏偏昨天喝醉了呢?这下耽误了大事,有什么事?”那人说:“江北有人来了。”

周瑜嘘道:“小声点!”接着轻轻唤道:“子翼!”蒋干心中暗笑,却装着睡着了。

周瑜悄悄走出大帐。蒋干于是竖起耳朵偷听外面说话,只听有人在外面说:“张、蔡两位都督说急切间下不了手,……”后面的话声音很低,蒋干听不清楚。过了一会儿,周瑜入帐又轻唤:“子翼!”蒋干只是蒙头假睡。于是,周瑜也上床睡下。蒋干觉得此行得到了这么一封重要书信,无疑立了一大功,于是,趁天没亮就偷偷摸摸溜回江北。曹操生性多疑,一看蒋干带来的书信大怒,立即将蔡瑁、张允杀了。

周瑜设计引蒋干上当,借曹操之手杀死熟知水军的蔡瑁、张允,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蒋干过江自以为善于心计,岂知弄巧成拙,反帮了周瑜的大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得计反中计。所以说,做人有时候没有心计反而是好的,那样别人也就无法利用你的“聪明”反过来算计你了。

减少争论,缄默做人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明智的人,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观点永远是正确的,有赞成者,就必有反对者。所谓“祸从口出”,话说得太多也肯定会遭到非议的。所以平时说话最好是慎重一点,减少争论,缄默做人。

语言是银,沉默是金

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申明自己的主张;可有时候,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主张未必合理。

所以,很多时候,急于表达未必比沉默倾听来得更有用,尤其是当你想要提出问题或与别人有分歧时,开口就更要深思。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值得提出来,就不必大动干戈地把小分歧变成大冲突。因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纠缠于小分歧是不明智的。此外,当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正在火头上的时候最好对分歧闭口不谈。俗话说,沉默是金。

适当的沉默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还可以给予对方梳理思路的时间。有位名人说:沉默是迷人的、富有力量的。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懂得适当运用这最有价值的沟通工具——沉默。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随时准备攻击别人。所以,做人要谨慎,即使在十句话中说对了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但是如果说错了一句则常会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有九次成功也未必有功,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

在自己不懂的事情方面,更要善加利用沉默的法则。

你可以不表达自己的任何观点,而去观察别人的态度,看别人怎么说,这样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报机之后,当时的大公司西方联合公司表示愿意购买他的这项新发明。

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它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能带来多少收益。而且爱迪生并不精于商业,他只知道自己发明了这么一个东西,有人肯买它而已。因此,他不知道这项发明的价值到底是多少。爱迪生的夫人建议说,如果他们能同意给2万美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太高了。”爱迪生觉得,这个价钱他都没敢想过。可既然夫人提出来了,那么不妨试一试,所以爱迪生尽管觉得这样的要价有些太高,还是鼓起勇气来到了西方联合公司。西方联合公司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表示他尽管提出条件来,当西方联合公司的代表询问爱迪生到底要价是多少时,爱迪生还是感觉2万美元的价格太高,自己有些羞于启齿,于是他只好保持沉默。

不料,那位代表见爱迪生沉默不语,只好自己提出了想法,表示公司愿意出10万美元买下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这则故事真正体现了沉默是“金”的道理,至少在爱迪生身上,他的沉默为他多赢得了8万美元。

正是爱迪生的沉默,使他真正地了解了自己发明的价值,知道了西方联合公司的心理价位,还让他懂得了商业知识的重要性。正如鬼谷子所说的: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欲闻其声,反默。即善于沉默倾听的人,才能观察得知别人的真实情况。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也绝不可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觉得高人一等。凡事须深思熟虑,有的放矢,尽量避免冲突,告诫自己保持沉默。

在不懂的事情面前从容倾听,保持沉默。当你学会了沉默的法则,会发现世界变得更为宽广。

宁拜人为师,勿好为人师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无论是贫富贵贱、聪明愚蠢,都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你懂的更多。因此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而要做到甘拜人为师并不容易,因为从人性本质上讲,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保护壁垒,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这使得人们都喜欢狭隘的从自身出发,自以为是,很难心甘情愿虚心向别人学习。

相对于甘拜人为师,“好为人师”却是人们喜欢做的事。这里说的“好为人师”当然指的不是喜欢做老师这个职业,而是说很多人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虽然说有些人出于好心,觉得自己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或者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其实,即便是善心,也含有自以为是的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也许别人跟他一样,一直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所以,单从人性角度来看,“好为人师”

者是不被人欢迎的。

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如果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好为人师,会让人觉得讨厌、恶心,甚至成为人们挖苦、讽刺的笑柄。

钟弱翁是宋朝奸臣。此人喜欢诗画书法,学的不怎么样,却最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据说,他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要让人把那些字画消除掉,然后再自己写一些东西填上去,但他水平有限得很,写的东西所有人都不喜欢,但碍于他的身份和情面也不好说什么。

有一次,钟弱翁到庐陵,路过一个山上的寺庙,寺中有个阁楼造的非常漂亮,还题有诗文。钟弱翁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就和同行的人一起过去看看,来到近前,只看到那阁楼上题的字是“定惠之阁”,而旁边题字人的名字却已经看不清楚了。

钟弱翁见只是山中一个小寺,题字人名字又看不清楚了,以为肯定是无名之人写的,于是就肆无忌惮地评论这题字的种种缺点,简直批的一无是处。同来之人,都觉得题字书法奇峻,是难得的好字,虽然知道钟弱翁这人一向好为人师,喜欢胡乱批评别人,却也没想到他如此不学无术,不懂好赖。钟弱翁却浑然不觉人们对他的厌恶,还不知好歹地叫一个看门的小和尚拿梯子过来,想取下题字,用自己的“墨宝”来取而代之。可等小和尚把梯子搬来,取下题字的牌匾,他擦拭后靠近仔细一看,却发现竟然是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钟弱翁当着很多人的面要强撑面子地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于是语言含糊地命令手下人去刻石碑,自己匆匆地离开了。这件事传得很快,钟弱翁从此成为人们的笑柄。

像钟弱翁这样不学无术却好为人师当然会成为笑柄,即使有些学问了,也不可以好为人师,指点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拜人为师与好为人师会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人群中,以他人为师,向别人学习,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之外,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和虚荣心。从人性角度讲,这样等于你认同了对方的观念,当然会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感。所以,拜人为师者往往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和认同。反之,好为人师却不是一件可取之事。不管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指出来,如果对方和你不是亲密到无法再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很有可能他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