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全集
10801900000013

第13章 做最好的自己(1)

人人都有一座金矿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6公顷山林。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找到金沙或铁矿。他一连干了5年,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甚至到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纳西。

后来,当他回到西部故地时,发现那里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是座金矿,新主人正在挖山炼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索尼的内部跳槽

有一天晚上,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按照惯例走进职工餐厅与职工一起就餐、聊天。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以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们的良好关系。

这天,盛田昭夫忽然发现一位年轻职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闷头吃饭,谁也不理。于是,盛田昭夫就主动坐在这名员工对面,与他攀谈。几杯酒下肚之后,这个员工终于开口了:“我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进入索尼之前,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我进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现在才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工作,而是在为科长干活。坦率地说,我这位科长是个无能之辈,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动与建议都得科长批准。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科长不仅不支持,不解释,还挖苦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野心。对我来说,这名科长就是索尼。我十分泄气,心灰意冷。这就是索尼?这就是我的索尼?我居然要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种地方!”

这番话令盛田昭夫十分震惊,他想,类似的问题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恐怕不少,管理者应该关心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处境,不能堵塞他们的上进之路,于是产生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之后,索尼公司开始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索尼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人才,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索尼公司实行内部招聘制度以后,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较中意的岗位,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发现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问题。

这种“内部跳槽”式的人才流动是要给人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内部,如果一个普通职员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认为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另一项工作更加适合自己,然而想要改变一下却并不容易。许多人只有在干得非常出色,以致感动得上司认为有必要给他换个岗位时才能如愿,而这样的事普通人一辈子也难碰上几次。当职员们对自己的愿望常常感到失望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对用人单位和职员本身都是一大损失。

下满的围棋

在公园里有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

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嘿!是你们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个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旁边的老人起哄:“脸皮厚!自己比为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子满了,棋就死了,就撤棋盘了。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

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话,使旁边的人都沉默了,直到看完那盘棋,都不再有人催赶或说话。

挺胸

学生时代,有一位长辈对我说:“你要成功,就得挺胸,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

在那之后,我虽然照他的话做,但并不了解为什么挺胸有那么重要,所以最近当我又遇到那位长辈时,就问:“自从我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之后,做事似乎比以前顺利得多,挺胸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妙用啊?”

那位长辈拍拍我的肩,笑着说:“你现在终于体会了挺胸的好处。挺胸所能表现的真是太多了。美国人的挺胸是健康,英国人的挺胸是矜持,德国人的挺胸是自信,中国人的挺胸是风骨。挺胸表现了精神魄力,以及面对现实、迎向战斗的勇气。它是坦荡光明、泱泱大风的展现和不屈不挠、真理正义的象征。所以挺胸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长颈鹿与鹅卵石

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不仅是他,即使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便去一条小溪边喝水。莱克斯发现小溪里的水很浅,还不到长颈鹿的脚踝,他正站在一旁,架好了摄像机准备录下长颈鹿喝水的镜头。

可就在长颈鹿刚刚走下小溪准备伸长脖子饮水时,突然脚下一滑,它那庞大的躯体摔倒在了小溪里。原来它的前脚不小心踩到了一颗鹅卵石,鹅卵石因为长期泡在水里而长了一层青苔,就是那颗长有青苔的鹅卵石将这只庞然大物给摔倒了。躺倒在小溪里的长颈鹿怎么挣扎也爬不起来,因为它的腿太长,身体太重,外加一条长长的颈,一旦躺倒在地就很难站起来。尽管莱克斯也很为它着急,但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毫无办法的,而在那茫茫的西伯利亚大草原,除了他这个动物学家再也找不到人可以帮助它,长颈鹿将最后一点力气挣扎完,终于垂下头去淹死在了浅浅的溪水中。

玩赛车

头一次玩赛车都是除了兴奋,还不免惴惴不安。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

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回来的路上,一行人仍谈论着赛车。

有一位说:“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有一位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众人一听都笑。原来说:“不够快”的,乃是一行人中的速度最快者;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粗听好笑,细想对极,一个因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逆流而上的石兽

从前,沧州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以呢?旁人听来,觉得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尊石兽。

石兽逆流而上,实乃一个沉甸甸的忠告:别过于信赖常识常理,它们绝非适用于任何场合。想有不为俗见所左右的独立意识,必须别具慧眼。那位守河堤的老兵就是这样一个聪慧之人,他的目光不仅搜索河面,而且透过水流看到了河底,看到了河底石兽的动态和“活动轨迹”。守堤人的目光之所以那么“凶”,盖因其长年守护于此,常与湍急的河流打交道,专注于水情,且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故能洞悉河中情势和石兽走势,悖理见智,真知灼见只能出自实践,出自客观存在和理性思考,而不可能出自想当然。

蝴蝶效应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分钱买油

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

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外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股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争气的嘴……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包括一个原则:少给钱多办事。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怎么把钱掰成两半用: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

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丢掉了。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给孩子。

孩子用一分钱买了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

孩子举了举瓶子。瓶子壁上附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

父亲大怒,这点怎么能吃?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人生不只有一个读者

常常听到有人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本书,而我们正是这本书的作者,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它。有的书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但结尾却不佳;有的书或许会有一个好的结尾,但它的开端却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当然了,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有恰到好处的结尾,这样的书也是不可胜数。在我们讨论人生这部巨著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它的读者。毕竟,既然书写出来了,就要有人看嘛!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人会经常抱怨自己的书不被读者所重视,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示吧!我有一个非常热爱文学的朋友,这些年,他孜孜不倦地写下了很多文字。他给自己学院办的校报投了无数次稿,却从来没有一篇文章被编辑采用过。

在学院里举办的一次征文比赛中,他写了一篇名叫《跨过一道沟》的文章拿去参赛,然而最后的获奖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我读过他的这篇文章,感觉确实写得很好,恰好当时《中国青年报》也在举办和我们学院一样类型的征文比赛,我便建议他把这篇文章投到《中国青年报》试试。

就是这篇文章,从几万篇来稿中脱颖而出,在那次全国性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篇参加学院举办的征文比赛都没能获奖的文章竟然在全国性的征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我那位朋友不由感叹:人生真是富有戏剧性啊!

顺着规律而为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场作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跳入水中进行施救人员的反应。

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滑入水中时,累计有20人进行施救。当孩子滑入水中,累计有32人进行施救。而当妙龄女子滑入水中时,施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些什么。我可以告诉那些美丽的姑娘,她们的溺水与其他人群相对而言,安全性高多了。

这个试验倒让人想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位职工平时十分吝啬,公司里举行募捐什么的他最多出一元钱,即使为本公司员工募捐他也是如此。但令人奇怪的是,最近他和浙北山区的一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他一次性就拿出了100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