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
“食欲”是人体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俗称胃口。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
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黏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
(2)生冷食物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睡前饱食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
(4)情绪紧张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下降。
(5)饱食后运动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6)药物因素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
(7)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减少,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8)酗酒或吸烟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零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9)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呕吐。
(10)疾病因素食欲不振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肠胃问题,如慢性胃炎、胃迟缓、胃癌等,这些肠胃病症都有可能引起食欲不振。肝病的初期症状也是食欲不振,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根本没有食欲,患者的亲朋好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看出病人对食物的严重排斥。
(11)饥饱不均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
综上原因,要提高食欲有以下措施:
(1)生活要有规律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难以始终如一,但不管怎样,在进食上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不能因为繁忙而在饮食上马虎从事,饥一顿、饱一顿对人体健康是无益的。而合理的饮食制度,可成为机体的条件刺激。坚持定时进餐,到了进餐时间,就会产生食欲,分泌多种消化液,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
(2)要注意对食物科学地加工烹调科学的加工烹调食物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色彩美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造型别致的食物,使人体产生条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从而引起旺盛的食欲,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确的食品加工,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维生素的破坏。
(3)就餐时心情要好就餐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益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时应专心,保持愉快情绪,避免考虑复杂、忧心的问题,纠正就餐时争论问题、安排工作的习惯。可适当地以音乐为“佐餐”。
(4)就餐环境要优美,就餐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餐桌、餐具清洁卫生等,都能促进食欲。
(5)要戒烟、忌酒过量饮酒或每餐必饮的习惯一定要戒除。戒烟对提高食欲也是非常重要的。
(6)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游泳等都是胃肠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腹胀
腹胀就是肚子有一种胀满的感觉,有些腹胀是仅感觉胃胀,而有些腹胀则是整个肚子都胀。
引起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胃肠道积气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X 光腹平片可看到左上腹部的胃泡中积气约20~80毫升。结肠、小肠也有少量积气。但胃肠道积气总量不超过150毫升。当咽人胃内的空气过多、胃肠道内细菌产气过多、肺排出二氧化碳障碍、肠道气体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及胃肠穿孔时气体进入腹腔,都会发生腹胀。
(2)腹水正常人腹腔内仅有少量液体,不超过200毫升。若腹腔内液体增加,则为腹水。
(3)腹腔内肿物因肠道内或腹腔内肿物过大,梗阻或压迫胃肠道,使胃肠道内容物通行受阻,气体不能排出体外而引起腹胀。
引起腹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性便秘,吸收或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巨结肠,肝、胆系统恶性肿瘤及炎症,卵巢囊肿、腹膜炎、结核、肠结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尿毒症,败血症,肺炎、脊椎骨折,脊髓病变,腹腔神经丛病变,某些内分泌疾患,B 族维生素缺乏,结缔组织病,药物等,均可出现腹胀。
对于腹胀,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热敷腹部,从而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排气。
(2)少吃具有产生、收敛、黏腻的食物,如扁豆、江米、黄豆、莲子、红枣、石榴等;多吃具有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萝卜、橘子等。
(3)按摩肚脐周围,按摩时应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20次,如此反复15分钟左右。
(4)试用理气和胃的中药,常用的有木香顺气丸、沉香化气丸、舒肝片、四磨饮等。
(5)试用一些助消化的药或促进胃肠融动的药,如吗叮啉、康胃素、胰酶片等,可以缓解腹胀。
以下几种腹胀情况应就医治疗:
(1)腹胀伴有腹痛当胆囊、胆道、胰腺患病时常有疼痛的感觉。当这些脏器病变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正常消化都受到影响,也会引起腹胀。
(2)腹胀严重腹部肿瘤可压迫肠道致使肠道不通畅,由于肿瘤逐渐长大,导致腹胀加重。患肝脏疾病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病人常常会有腹胀的症状,而如果发展为肝硬化,就会产生腹水,腹胀则更为明显。
(3)腹部严重并伴有呕吐这种情况常见于因某种原因形成的肠道堵塞,医学上称其为肠梗阻。肠梗阻的病人,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吞进去的气体、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还有胃肠道分泌的液体均难以排出去,全部堆积在梗阻以上部位,腹部自然胀得厉害,为了缓解症状,患者自身会产生呕吐反应,机体以此种方式来减少消化道内容物堆积的量。
另外,有些人胃肠道并没有过多的气体,也无腹水及腹部肿瘤,只是因为对气体产生的压力过于敏感,也经常会有腹胀的感觉,但这类腹胀有个特点,当他们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时,腹胀的感觉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腹痛
腹痛就是腹部的疼痛,俗称肚子痛。引起腹痛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腹内脏器病变所致,如腹内脏器的炎症、穿孔、破裂、套迭、梗阻、肿瘤等。
(2)腹外脏器或全身性病变所致。以胸部疾病所致的放射性腹痛及中毒或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痉挛性腹痛为多见。
发生腹痛自我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没弄明白腹痛的原因之前,忌服用止痛药和麻醉药。因腹痛牵涉的范围很广,有些急性腹痛,需要紧急的外科手术处理,如果在没有明确腹痛原因之前,使用了止痛药或麻醉药,则会造成病情仍在进行,而病人却已没有了疼痛感觉的假象,导致诊断困难,贻误病情。
(2)腹痛的病因查清以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解除痉挛的药或止痛药,也可以采用针灸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等穴位的办法止痛。
(3)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反应力降低。即使病情严重,也只有轻微的腹痛,要特别予以注意。
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治疗:
(1)外伤后出现腹痛。
(2)腹痛原来在中上腹部,但几小时后,变为右下腹痛。
(3)左下腹痛,有便意但又解不出大便。
(4)突发剧烈腹痛伴停经2个月左右。
(5)腹痛伴发烧。
(6)腹痛伴呕吐。
(7)腹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冰凉。
(8)突发的严重腹痛。
因腹痛到医院看病时,一般先到内科就诊,内科医师会根据病情,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尿、大便的常规检查,腹部B 超,腹部或胸部透视,心电图等,如怀疑有外科或妇科情况时,医生会请外科或妇科医生会诊,以明确诊断。
另外,当我们因腹痛到医院看病时,如果能把腹痛的部位、性质、加重或减轻的诱因及伴随的症状清楚地告诉医生,对医生尽快正确了解病情会大有好处。
烧心
烧心是指剑突下或胸骨后的一种烧灼或发热的感觉,有时呈烧灼样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亦可见于幽门不全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会经常发生烧心症状,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会发生烧心现象。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进食了这样的食物,就会引起烧心。
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烧心的症状虽然可以很严重,但是常常是一次性的,很少反复发作。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减退,即使他们非常小心,烧心这种症状也会常常伴随着他们。天气变冷,饭菜稍凉,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能引起他们烧心的症状。有资料显示,44%的成年人每月至少有一次烧心,经常烧心的人患食道腺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近8倍。所以一旦您经常烧心,就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烧心虽不会像癌症那样威胁到你的生命,但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对你的健康相当不利。要避免烧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不要过快、过饱,吃后不要马上躺下或弯腰,还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如茶、咖啡、糖果、油炸食品、辣椒、烈性酒等,即使这些食物不会引起烧心,但它们的刺激性太强,也应当尽量少吃。
(2)多数情况下,烧心都是因为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而导致的一种刺激性症状,所以在发生烧心的时候,可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使上半身抬高10°~20°,借助重力的作用,使返回到食道的胃内容物再回到胃里,这样有助于缓解烧心的症状。
(3)以上措施不奏效,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药物,如碳酸钙片、氢氧化铝凝胶等。但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造在便秘或腹泻。
(4)如果烧心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的话,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就医治疗。
恶心、呕吐
恶心是一种对食物反感,或是想立即将食物经口吐出的主观感觉。恶心严重者,可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下降等。恶心、呕吐可同时并见,亦可单独发生。
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呕吐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将已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但剧烈、频繁的呕吐,会妨碍进食、使大量胃液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碱中毒。呕吐剧烈者甚至可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而呕血。长期呕吐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呕吐多以恶心为先兆。呕吐中又有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或“哕”之别。
恶心、呕吐是胃肠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条件反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或呕吐,如当我们闻到某些难闻的气味,或见到一些污秽的东西时,会感到恶心,甚至会呕吐;在颠簸的船上,许多人都发生恶心、呕吐;有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刺激了咽部,也会引起恶心的感觉;还有一部分人,当他们精神过度紧张或疲乏时,也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但是所有这些呕吐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当外界引起呕吐的原因去除后,呕吐很快就会消失。
(2)疾病引起许多疾病都可引起恶心、呕吐,如胃肠道疾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脑肿瘤、脑损伤、尿毒症、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