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10798400000004

第4章

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刻苦训练,为舒同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功底。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笔,他从河里拣来红粉石磨成红墨汁,把野黄瓜砸碎泡成黄墨水,从染布房要来废染料当黑墨汁,把嫩竹制成“毛笔”,用芭蕉叶当纸,便练将起来。他先是用清水写,干了再用黄水写,最后用黑染料写,如果能搞到一张马粪纸,就更是当作宝贝了。他12岁时,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了。他14岁时,家乡的一位拔贡先生做60大寿,特邀舒同为他庆寿书匾。当时舒同手执大笔,一挥而就斗大的字:“如松柏茂”。拔贡先生看后赞誉不止,说他的字刚健雄厚,大气磅礴,有开阔豪放的气概。

从此,他的书法在家乡引起了人们的瞩目。每当逢年过节,到他家请他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舒同16岁就读于江西省第三师范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请他用宣纸写字,然后装裱起来作为艺术品欣赏。他当时的墨迹有些一直保存至今。可以说,这位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的艺术基石,完全是在小学和中学时奠定的,靠的就是勤学苦练和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概括地说,他从小立志开始走上成才之路,到中学时代进一步有意识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因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了自己所热爱的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

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使他在以后的年月中,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公务繁忙的领导岗位上,甚至被关在“牛棚”里,始终坚持研究书法,而今,舒同的书法已经享誉国内,“舒体字”深得人们喜爱。

写在车厢上的公式

那是1926年。某天深夜,冯·卡门和他的学生弗兰克正在紧张地运算着,那是从曲线推导出数学方程。忽然,他们想起开往亚琛的电车只有最后一班了,便像从梦幻中惊醒一般,急匆匆朝伐尔斯车站赶去。

在人声嘈杂的车站里,冯·卡门还在思索他那组迷人的数学方程。也不知什么原因,拨动了他的灵感心弦,一种所谓紊流结构数学公式便在他脑海中奇迹般出现。他兴奋极了,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便马不停蹄地在停留的电车车厢上写起来。就这样,一行行数学方程像潮水般涌现出来,使他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也忘却了站在一旁的弗兰克。

售票员静静地站在旁边,十分无奈地凝望着他们。她不时看看表,实在不能再等下去,便大声催促弗兰克上车。然而,沉醉在快速演算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打招呼:“请再等一会儿!”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了。

售票员实在等不及,十分生气地喊:“走吧,教授先生!”说完,她就跳上车。紧接着,电车启动了。弗兰克这才跳上车,与冯·卡门匆匆告别。不过,辛苦的却是弗兰克。他每到一站,便迅速跳下车,将写在车厢上的公式抄下来。就这样,一站站跳下来,一站站抄录,一直抄到亚琛。

冯·卡门写在车厢上的公式,成为他题为“紊流的力学相似愿理”的论文。如今,他当年发现的这一紊流对数定律,已经成为各种飞行器阻力的计算工具,在喷气式飞机、火箭设计上得到应用。多少年后,冯·卡门在他自己的《自传》中记录了这件有趣的故事。

千万可别用蛮力

有一个年轻人到山上工作,每天到森林去砍树,非常努力地工作。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努力地砍树,一直干到天黑才肯罢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功,趁着年轻多拼一些。可是来了半个多月,他竟然没有一次能够赢过那些老前辈,明明他们都在休息,为什么还会输给他们呢?

年轻人百思不解,以为自己不够努力,下定决心明天要更卖力才行。结果,隔天的成绩反而比前几天还差!

这个时候,有一个老前辈叫这个年轻人过去喝杯茶。年轻人心想:“成绩那么差!哪来的时间休息啊?”便大声回答:“谢谢!我没有时间,谢谢!”

老前辈笑着摇头说:“傻小子!一直砍树,都不磨刀,成绩不好,迟早会被淘汰的,那是蛮干啊!”

原来,老前辈利用泡茶、聊天、休息的时候,也一边在磨刀,难怪他们很快地就能够把树砍倒。

老前辈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道:“年轻人要努力,但是别忘了要记得省力,千万可别用蛮力啊!哈……”

老前辈用着他刚磨好发亮的刀斧,你呢?

以海滩代纸的少年

阿基米德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他的好朋友柯伦也是一个数学迷,他们经常在一起画几何图形,推导公式,进行演算,他们还喜欢设计一些机械图形。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纸,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人们便用羊皮和莎草代纸,既昂贵又不方便使用。

柯伦经常抱怨说:“天啦,上哪儿去找纸啊!”阿基米德想了想,找来一根小树枝对柯伦说:“喏,把地当纸吧!”柯伦用小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下,又发牢骚说:“地太硬,写上的字,看不清。”

阿基米德又从炉子里铲来炉灰,均匀地铺在地上,在上面写起来,他高兴地对柯伦说:

“怎么样,清楚多了吧!”阿基米德有到海边独自散步的习惯,他一边散步,一边海阔天空地思考问题。有一次,阿基米德正在海边的沙滩上漫步,忽然想起一道数学题,他顺手捡起了一个小贝壳,在沙滩上演算起来,一直演算到天黑了才回学校。

第二天,阿基米德一见到好朋友柯伦,就立刻拉着他到了海边的沙滩上,高兴地说:

“喂!你看这里的沙滩,不正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地方吗?”

阿基米德说完,立刻在沙滩上画了好几个几何图形。柯伦也高兴得直叫好,并高喊:“太好了,我们有了世界上最便宜的纸了!”从此以后,阿基米德与柯伦每天都要抽时间来到海边沙滩演算数学公式和做习题。真是让人难以想像,阿基米德后来发现的许多几何学原理、物理学公式和定理就是从海边沙滩上的演算起步的。

聪明好学的但丁

但丁的祖先是佛罗伦萨的骑士,他的家庭原属于古罗马的贵族阶层,但是他出生时,家境已经和一般的市民差不多了,惨淡经营的父亲只能够维持一家人基本温饱的生活。

父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省吃俭用也要拿出足够的钱来供但丁读书。尽管但丁童年丧母缺少母爱,父亲成天忙于生计很少照看他,但是他并不缺乏良好的教育,父亲专门为他请了家庭教师。

一天,但丁开始学习拉丁文了。当老师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错把老师当成牧师了。

“孩子,我叫拉丁尼,你过得快乐吗?往后你跟我学习,我会让你快乐的。”

但丁从小没有得到过除母亲以外任何人的疼爱,他没有马上回答,但却从对方的真诚、温柔的语气中体验到一种新奇的感觉。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谁能对我这样说话呢?母亲?可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可我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快记不清了。这个人要是我父亲该多好啊,那我们就能整天在一起了。”

老师拉丁尼见但丁沉默不语,又说:

“你听见我的话吗,孩子?从今天起由我来教你学习拉丁文,你愿意吗?”

“愿意。”但丁这才开口“,可干吗一定要学拉丁文呢?”“我听说你最喜欢听故事,你知道吗,从古到今,从天到地,在许许多多最吸引人的故事中,有很多是拉丁文写成的。你要是学会了拉丁文,你就可以走进故事的‘王国’。”

“那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拉丁文!”但丁高兴地蹦起来。拉丁尼是当时一位名气很大的学者,他不但教但丁学习拉丁文,还教但丁学习修辞学和古典作品。聪明好学的但丁,受到慈父般的拉丁尼的谆谆教诲,学业突飞猛进,不到10岁,就读遍了古罗马大作家维吉尔、奥维德和贺拉斯等人的作品。

但丁最喜欢维吉尔的作品,有一次他和老师拉丁尼谈论起对维吉尔作品的印象时,他说:

“我一读他的书,就像进了智慧的海洋!”老师拉丁尼笑了,他一边轻轻抚摸着但丁的头,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从现在起。你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这就是你从阅读的作品中得到的智慧。智慧是你的第一位导师啊!”

终生受益的两大嗜好

卢梭的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几天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爱读书的母亲却给他留下了很多书,有哲学的,有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卢梭虽然缺乏母爱,但他从小由姑母抚养,姑母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

卢梭从小就聪明机灵,尽管他不可能像有钱人家的子弟那样受到系统的教育,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卢梭从5岁开始就大量读书,贫穷可亲的父亲对儿子这一读书嗜好感到特别欣慰,他只要有空闲时间就陪同儿子一起读书,有父亲的陪伴,儿子读书更加如痴如醉。

每天晚上,卢梭总是在父亲的陪同下一起读书,有时看得入了神,竟忘了睡觉。父子俩每看完一本,还要交换着看,读每本书总一气呵成。

7岁的时候,他已经把母亲生前留下的书全部读完了,又跑到外祖父那里找书看。他从外祖父那里搬来的书,许多都是充满知识和深刻思想的书,如《世界通史讲话》、《名人传》和《宇宙万象解说》等等。卢梭读书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他读了《名人传》以后,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十分崇敬,常常在心中升起要当英雄的欲望。每当他读到英雄们威武不屈的事迹时,他的两只眼睛就格外有神,读书的声音也格外响亮。

有一天,卢梭在读到古罗马时代的英雄人物西伏拉的故事时,他被西伏拉的事迹感动了。西伏拉被敌人逮捕后,宁死不屈。当敌人把他的手放在火上烤的时候,他忍住剧痛,一声不吭。卢梭读到这里,也情不自禁地把小手放在火盆上。

“你要干什么?”父亲发现后惊叫起来。“我也要像西伏拉那样勇敢!”,卢梭大声说。除了读书外,卢梭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音乐。他姑母能唱很多动听的歌曲和民间小调。听到姑母那清细的嗓音唱出来的歌,他总是感到十分的陶醉。读书使卢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养成了爱思考求真理的习惯;音乐又使他的情感十分丰富,富于联想。这两大嗜好使卢梭终生受益,使他后来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才情高远的天文学家

张衡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诗书世家,祖父张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任渔阳太守时,抗击匈奴,发展生产,深受老百姓的拥护。祖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去世后,并没有给家中留下多少钱财。张衡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比较贫寒。

幼小的张衡最喜欢听祖母讲故事。夏日的夜晚,天空澄澈,月光如水,祖孙俩坐在院子里,祖母给他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有时他会突然问祖母,为什么晚上会有月亮?白天月亮哪去了?晚上太阳又躲在哪里?祖母笑着摇摇头,她也无法解释。

祖父留下了许多书籍。几年时间张衡就把家中藏书全部读完,很早就能写一手好辞赋,在当地也算是饱学之士了。可是,张衡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懂的知识太多了。在他15岁时,告别祖母,开始了游学生活。张衡先去了汉朝故都长安,长安是当时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也是文化学术中心。张衡在长安一带走了许多地方,游览了名山大川,考察了历史古迹,了解了当地的民情风俗,甚至还调查过市井制度和商业交通的情况。

一年多的时间,让他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到了洛阳以后,他没有进太学,而是到处求师访友,虚心向他们求教。当时许多学者在学术上各有主张,张衡坚持独立思考,并不盲从任何一家学说。

后来,张衡当了朝廷的太史令。对于宇宙的构造,当时有一种盖天说,说天是一个大圆盖,地是一个方棋盘,日月星辰都附在圆盖上。在前人的基础上,张衡发展了浑天学说,主张天是圆的,宇宙是无限的,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他的理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他在科学上之所以能够获得那样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既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有敢想敢做的首创精神。他在天文历算和机械学上的巨大成就,他制造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在世界科学史上放射着不朽的光芒。

爱学习的叶圣陶

叶圣陶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生叶圣陶时,父亲已经47岁,母亲39岁。夫妇俩中年得子,自然十分高兴。他们看着儿子,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叶圣陶童年时,父亲时常带着他四处走动。父亲觉得男孩子从小要多见世面。

父亲喜欢去茶馆,不仅是去喝茶,更主要是去听说书。

叶圣陶十分佩服那些说书的艺人。他们只凭一张嘴,加一方醒木,就可以把本来十分平淡的事说得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他最喜欢听《水浒传》了,有的段子听了三五遍还不满足。他十分佩服梁山上的好汉。武将,他比较喜欢打虎英雄武松;文官,他比较喜欢吴用。有些听书的人喜欢黑旋风李逵。一讲到李逵时,这些人就在下边连连喝彩。但是叶圣陶不喜欢李逵,他觉得尽管李逵的板斧很厉害,人也很豪爽,可是他有勇无谋。此外,最令他伤心的是,李逵本领那么高强,却没有把自己的瞎子老母亲保护好,结果被老虎吃掉了。

父亲有一年把他送到张元冲老先生家里读书。

张老先生教得不错。他遵照“温故而知新”的古训,要求学生每天先“温课”,也就是把已经学过的内容重新温习一遍。只有学生把课文背熟了,他才讲新课。

张老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背不出书的学生,都要挨他的戒尺。因此,他的学生学习都很用功,否则怎么能躲过先生手中的戒尺呢?

叶圣陶是个很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的手掌从未挨过戒尺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