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10797500000004

第4章 中国地理概况(4)

新疆湖泊有一百多个,大多位于河流的终点。在干旱气候的地理环境中,湖泊矿化度一般较高,大都是咸水湖,当主要补给水源发生变化时,湖水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有的湖泊水位下降以致干涸。有的湖泊位置改变,最典型的是罗布坡,历史上被称为“游移的湖”。现在随着塔里木河下游农垦区用水的不断扩大,孔雀河下游已断流,因而罗布坡已干涸,玛纳斯湖叶由类似情况。现在实际上有水的大湖只有博斯滕湖、布伦托河、赛里木湖、巴里坤河等。

新疆自然植被的特点是:平原植被稀疏,山地垂直带明显,森林面积有限,不同环境下形成不同植物群落。植被稀疏是干旱环境中平原和低山丘陵的常见景观,反映生态系统的脆弱。北疆沙漠和砾漠的植被覆盖度约30%-40%,南疆不到10%。荒漠上限海拔,北疆900-1000米,南疆1500-5000米,东南疆山地达3000米。平原植被是水文现象的标志,林木分布于河谷、渠道两侧;荒漠草地的出现,反映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季节性洪水,如塔里木河千流河谷较远处。山地植被垂直带自下而上一般是:荒漠半荒漠草原、低山草原、森林草原、亚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垂直分带的控制因素,主要是水分与热量的综合作用。山地降水较多,但高山热量少,因此植被覆盖度中山带最高,北疆山地80%以上,南疆山地60%-80%,向上向下略减。

新疆森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1.03%。森林面积的分布是:北疆占75%,南疆占25%,山地森林占85%以上。平原林多为护田林网及河渠公路两侧的线状林带。山地森林的上下限海拔,天山北坡为2800-1500米,阿尔泰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低200-300米,天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上升500米,昆仑山北坡林地稀疏,皮山县以东无片林。

新疆植被的环境适应性很明显。云杉喜阴湿,只见于年降水400毫米以上的山地阴坡,胡杨原是阴湿环境的中生植物,干旱环境下只见于大河河谷。湖泊、水库周围的沼泽地,常见成片的芦苇、香蒲等喜湿植物。山前砾石带地下水位深,植被稀疏,偶见麻黄等。平原荒漠上,北疆常见梭梭和蒿属,南疆常见红柳。

新疆现有5000多万亩耕地,还有1.4亿多亩宜农荒地。新疆有地面水年径流量900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250多亿立方米。合计相当于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水资源的总和。新疆有充足的阳光,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居前列。由于有土地、水源、日照、气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新疆非常适宜发展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甜菜、葡萄、瓜果、蚕桑等经济作物。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棉花特别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新疆的陆地棉(细绒棉),洁白绒长、产量高,条杆均匀,拉力好;海岳棉(长绒棉)可纺100支以上的细纱,为全国的唯一产地,可与苏丹,埃及棉媲美。新疆素以“瓜果之乡”著称,所产的哈密瓜、西瓜、无核白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图什无花果、库车白杏、叶城石榴、喀什樱桃、伊犁苹果、和田核桃等,均享有盛誉,远销外地。

新疆三山都产宝,地下聚油煤,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少数省区之一。全疆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22种,占全国探明矿种的79%。矿点(床)3000多处。已探明的矿产中储量达16000亿吨,占全国煤炭远景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全国首位。全疆石油储量虽然还未探明,但从地质构造和生油条件看来,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三大盆地是我国最有找油远景的内陆盆地。近年来,除了北疆准噶尔盆地不断找到新油田,扩大了克拉玛依的开采规模外,在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相继发现了依希克里克油田和柯柯亚油田;在吐鲁番盆地也打出了油。现在全疆累积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达145800万吨。新疆的石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除煤、油外,其他矿产资源如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锌、铅、稀有金属金、银、铍、锂、非金属云母、石棉、芒硝、盐、建筑材料石灰石,砖用粘土、沙、石、陶土,化工原料自然硫、钠硝石,还有水晶、冰洲石、宝石、玉石、玛瑙等,真是应有尽有,其中不少矿产的采量、品位,在全国名列前茅。

新疆确确实实是富饶美丽的好地方,是我国西部尚待大规模开发的一块宝地。她正在四化建设的跑道上展翅起飞,并将在下个世纪中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的基地。

6.甘肃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822种。其中:两栖动物32种;爬行动物63种;鸟类572种,哺乳动物163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种。

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属于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8种。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而且组分复杂、规模各异,远景可观。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占全国发现矿种数的91%。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38种、水气矿产2种。编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636处,大型矿床59个、中型矿床133个、小型矿床444个。据国土资源部截止2002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在全国排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4种,前十位的有61种。已开采利用的矿产有67种。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7.青海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比邻。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四位。

其中草地3160万公顷,耕地58.99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其余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形

青海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呈现出高山、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至5000米地区占全省总面积54%,最低点1650米,最高点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岭谷地,南部为青南高原,东部为河湟谷地,间有小块盆地和台地,西部主要是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形多样,适宜于多种动物和植物生长,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气候

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6℃—8.7℃左右,东南部年降水量为450毫升到600毫升。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青海是一个资源型富省,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的矿种105种,其中,50种居中国前10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等11种居中国首位。在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45种矿产中,青海有21种列全国前10位。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富含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青海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石棉、电石用石灰石、蛇纹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的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石棉储量居全国第1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田16处、气田6处。据全国第二次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盆地总的石油资源有12.44亿吨,已探明2亿吨;天然气资源已探明47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