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10797500000002

第2章 中国地理概况(2)

自然状况:

山区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脉连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8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03%,列全国第12位;其中林地面积788.2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19%,列全国第8位。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18亿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林木年均生长量2324.36万立方米,生产率2.88%;森林覆盖率为42.1%。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藏136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吉林省山地资源丰富,尤以长白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最。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灵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头蘑、田鸡油等都在国内外很有影响。长白山脉,森林、水利、矿产、动植物、药物等特产资源丰富。

中部平原松辽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200米之间。吉林省土质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年降水500-600毫米,日照2200-3000小时,无霜期120-160天,具有雨热同季特点,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适宜种植粮豆、油料、甜菜、烟、麻、薯类、人参、药材、水果等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为395.9万公顷。

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松辽平原土地肥沃,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西部草原西部地处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之一,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生长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占优势,覆盖率达50%-70%,属平原草甸草场类。也是国家北方商品牛、细毛羊主要产地之一。

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积达437.9万公顷,主要集中于西部和东部地区。

吉林西部是欧亚草原的最东端,水源丰富,草质良好,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是我省畜牧业发展基地。

气候: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并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3-5℃,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6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在550-91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60天左右,东部山区120天左右。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末5月初。

民族:

吉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1999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5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其中朝鲜族118.2万人,满族104.8万人,蒙古族15.7万人,回族12.3万人,锡伯族3476人,壮族1293人,苗族478人,达斡尔族396人,土家族376人,白族293人,维吾尔族253人,赫哲族232人,彝族185人,瑶族143人,侗族121人,布依族103人,藏族100人,其他少数民族都在百人以下。

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全省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有34个民族乡(镇),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镇)10个,朝鲜族乡(镇)7个,回族乡2个,满族朝鲜族乡3个,朝鲜族满族乡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位于全国第9位和第11位。

3.辽宁

历史溯源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

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

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地理简报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气候点评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4.内蒙古

地理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21公里。

[地质]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I 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

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地貌]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气候]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

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水文]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671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300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18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