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解的天书(下)
10774000000003

第3章 宇宙孕育着无限的生命(2)

(3)木卫二:具有存在生命的自然条件

木卫二的直径为3000公里左右,在木星的卫星中属第四大卫星。根据近红外波长的光谱分析,这个卫星的表面存在大量由水构成的冰。而根据其平均密度为3.03克/厘米?来估算,它可能有一个厚约100公里的由冰和液态水组成的壳层。

木卫二具有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外貌,分布着许许多多纵横交叉的条纹,犹如一大堆乱麻。经分析,这些条纹应是木卫二冰壳上的裂纹,其中有些裂缝的宽度可能有数十千米,长达1000千米,深为100~200米。这种像乱麻一般交叉的裂缝具有褐色的基调,对这种褐色物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有机聚合物。

与此同时,来自地球的一项发现也启迪着人们的思考。那是在南极的干谷,有一些常年冰封的湖泊。极地微弱的阳光在透过上部厚厚的冰层以后,到达湖底已是微乎其微。然而,当人们潜入这冰冷的、幽暗的湖底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生活着一大片蓝绿藻。它们就靠这微弱的阳光生活。木卫二尽管离太阳比地球远得多,温度低,阳光弱,但并不比南极冰湖下的环境更差。而且由于自转和公转的偶合关系,它有长达60小时的白昼。因此在一些裂缝刚刚破裂开来的地方,水体里将有可能接受到较充足的阳光,从而使生命有可能在那里繁殖生存。一直到5~10年后,当裂缝重新被厚厚冰层所覆盖时,生命也就暂时地潜伏起来,等待另一次机会。

当然,以上所述还只是一些推测,要证实这一猜想,需要有一个能潜入木卫二冰壳下的太空潜水装置。

二、地球生命的“天外来源”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这是一个自古以来最为人们关切的课题,并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并列为四大起源之谜。

众所周知,在生命起源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早期的神创论和自然发生说,今天已没有多少市场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渐渐相信,生命是物质进化的必然结果,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无机物进化为有机物,再进化为复杂有机物,最后才形成最原始的简单生命。然而,对于这一进化过程究竟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却存在是地球环境还是宇宙环境的争论。我们这里谨向读者介绍后一种理论。

1.孢子从火星飞向地球

早在19世纪末,当人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在正常条件下生命不可能从无生命物质转化而来,即证明生命自然发生说是无稽之谈时,就有人把视线转向了宇宙空间。1907年,瑞典著名的化学家阿列纽斯(1859—1927年)发表了《宇宙的形成》一书。他主张,宇宙中一直就有生命。“生命穿过宇宙空间游动,不断在新的行星上定居下来。生命是以孢子的形式游动的,孢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逸出一个行星大气,然后靠太阳光的压力被推向宇宙空间里。”其他科学家也证明了这种压力的存在。因为在宇宙中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多得很,故类似太阳的恒星光是处处存在的。如此说来,产生生命推动孢子运动的光压力在宇宙中客观是存在的,且很普遍。阿列纽斯认为:孢子在星际空间里被光辐射推着往前走,直到它掉到或落到某个行星上,在那里它就能发展成活跃的生命。如果那个行星上已有生命,它就和他们竞争;如果还没有生命,但是条件具备,它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使这个行星有了生命。

经他计算,孢子从火星飞向地球仅需84天,只需14个月就可飞出太阳系,若要飞到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地球4.3光年)也不过9000年。显然这些数字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是微不足道的。阿列纽斯还认为,孢子有着厚厚的外衣保护,所以有很强的生命力,足以忍受住遥远的、寒冷的、没有水分和营养的星际旅途的各种艰难,而不丧失其复苏的能力。一旦由于纯粹偶然的原因,这些宇宙间的“流浪汉”来到了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便开始了征服这个星球的过程。

上述的假说,看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由于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辐射线,这些射线长期地、强烈地照射孢子,会不会对孢子形成威胁呢?孢子虽然具有厚厚的外衣,十分耐寒,并脱去水分,可在宇宙空间中长期存活。但是孢子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很快就死亡,这一点已被科学家们的试验(1910年)所证实。是不是还存在这一种生命力更强的孢子呢?它连紫外线之类的射线都不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不过1966年人们在“双子座9号”宇宙飞船里,放上了具有特别抵抗力的细菌孢子,它受到了外围空间的辐射,直接在烈日下暴晒6小时之后仍然还存活着。这说明耐宇宙射线的孢子还可能存在。不过上述试验还不充分,因为仅仅是暴晒6小时,而宇宙孢子运动的时间可不是短短的6小时,必须要经得起长时间的各种辐射才行。因为宇宙中存在着宇宙线,太阳X射线,类似地球周围的范艾伦带中的各带电粒子等等,都会对孢子形成严重威胁。

阿列纽斯的理论一度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但是,由于他主张生命在宇宙中是永恒的,一直就有的,这就抹煞了生命有过起源的问题,把生命起源的探索推向不可追溯、不可认识的唯心领域,甚至为神创论者所利用。

2.“天外来源”学说重放光彩

然而,科学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迂回的。近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它们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糖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们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本是起源于富含钼元素的其它天体里?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病疫苗来自彗星。如果这是可能的,那么当然也不会排斥有其他的生命孢子的传入。

当然,近代对生命天外起源说的最重要支持,还是来自下述的两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