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高于一切
10744600000004

第4章 心纵如马,道德为缰——道德是人性丛林的最高准则(3)

从各国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时,相对应的是,这个国家也处在一个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严重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需要重新确立和创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361美元。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一些旧的规则面临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完全确立,人们的观念容易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一些人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饱私囊或损人利己;一些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为富不仁;一些人重金钱、重实惠,而轻名誉、轻人格。“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金华毒火腿,太仓毒肉松,阜阳劣质奶粉,以及遍及长三角地区硫磺熏过的毒生姜、毒土豆、毒韭菜……有一种说法,认为电脑、手机、MP3、CD、录音笔是大学生的“五大件”,买东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盲目追逐潮流并因而负债累累,最终成为“负翁”。“四有”新人被调侃为有车、有房、有形、有款,并成为一部分人的奋斗目标。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依靠,女生傍个“大款”,男生傍个“富婆”……在物质享乐的追求中迷失自我。

而更可笑的是,湖北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自诩“楚中良将”,已经在接受审讯了,还大言不惭地说:“交代完就可以回天门了吧。在电视上露露脸,在市委大楼转一转,继续干。离了我,天门非乱不可。”其气焰不可谓不嚣张,说到底是他连一点道德和法律的意识都没有,是道德底线的彻底沦丧。

而这些人往往以解放思想和个性自由为名,美其名曰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反而把遵守道德规范、重视个人品格的人看作老古董。致使荣辱观念模糊,造成了社会道德底线的倾斜,人们对丑恶、耻辱现象极端地漠然,无限地包容。一句“理解万岁”,似乎给“人性本恶”护了航;一句“人非圣贤”,似乎给知耻人为做了开脱。道德底线变成了如此令人惶恐、感觉沉重的社会话题。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应运而生。它切中时弊,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明确了当今社会的道德底线,又提出了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使我们本身和对身处的社会荣辱清晰,不再习惯性地麻木和无原则地包容本来是丑恶与耻辱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人之为人最后的防线。一旦跨越了这条底线,这个人也就彻底背叛了这个社会,并最终也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抛弃。

6.事无巨细,唯道德是尊

小德不积,大德必伤。平时千万不要在小事上忽视自己的德行,实际上这种忽视可能就是在做人方面随便践踏道德底线的开始。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地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世人都要依赖物质而生存,因而都难免会有一种天然的恋物癖。道德就是在事关对物的得与失之间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得了不该得的物质,便失了不该失的道德,其间的关键是看以什么为上:

以道德为上,则不可以占有不该得的物质;以物质为上,则可以不顾及道德的缺失。如果有一种机制:失去道德的人会失去更多的物质,则不管是道德为上还是物质为上的人,都会以不失德为社会博弈的基本底线,那么这个社会也就没办法不趋于和谐了。

一家公司的女职员把公司的稿纸拿回去,给上小学的孩子当作业本用。而孩子老师的丈夫就是另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该家公司正要与女职员所在的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当他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本竟是公司的稿纸时,他就想:“这家公司的风气太坏了,这样的公司怎么能做好生意呢?”于是便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计划。

别小看这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员工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也反映了这个公司整体的道德文化水平。对一个人来说,得了不该得的物质,也就失了不该失的道德;对一个公司来说,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表现为公司整体的道德力。

我们通常会这样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用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古语说:“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上。或许他们就是败在无意间将公司的时间或物品占为己有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些人心安理得地占公司的便宜,揩公家的油,认为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但是这些小动作所造成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别人都在那样做,你也绝对不能仿效。须知世间万物皆成于忽微。小德不积,大德必伤。平时千万不要在小事上忽视自己的德行,古人早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训诫,实际上这种忽视可能就是在做人方面随便践踏道德底线的开始。譬如在职场上用公家的电脑上网闲聊,发发个人邮件,玩玩网上游戏,表面看老板也许并不怎么太在意,因而自己也就不以为然,而这其实是犯了职场上的忌,是在职业道德或职业良心上出了问题,时间长了,不但会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迟早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前程。

上班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公司的,绝不可因私事而耽误上班的时间。在公司里不要利用上班时间做私事,更不可溜出去做自己的事,也不可以趁公事之机做私人的事情。也许你会辩解说你不是故意占用公家的时间,而是因为上班时间内突然有私客来访而不得不接待。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公司有相关规定的话,你就必须遵循相关请假规定。即使上司同意你会客也要长话短说,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就必须按公司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一般来说,上班时间是不允许接打私人电话的。但有的人却不那么自觉,他们不断有私人电话打到公司里来,而且一聊就是半天,把工作扔在一边。有的人甚至认为,打自家的电话要钱,有事还是用公司的电话打比较好。可能你没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在你用办公室的电话“煲粥”时,已经影响了同事的正常工作,即使你装作一副并非私事的样子,或是很小声地怕别人听到,大家也会用带刺的眼光盯着你。如果上司就在身边的话,那你更是自招祸患了。如果你已经因此多次受到警告,却依然不注意改正的话,那被公司辞退是迟早的事。

占用上班时间做私事、在公司打私人电话,这些事同拿公司的一张纸或一支圆珠笔一样,都是贪占公司的小便宜,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品德。做到上班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用上班时间处理私事;下班后,不顺手拿走公司的一针一线。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从这些细小之事上加强修炼,那么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公司的道德水准便可以积小成大,聚沙成塔,形成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感召的力量和凝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的力量。

7.仁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做一个怀揣仁爱之心处处与人为善的人,应该不是什么为难的事。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孔子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总称,“仁”的核心思想即为“爱人”。

后世儒家学者对仁爱的具体义理不断做出了新的诠释,构成了儒家仁爱思想。有学者认为,“仁者人也”包含了两方面的思想价值,即“人的自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孔子以“仁”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上开启了儒家人本理性的思维路向。

崇尚“道德高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翻开孔子《论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的“语录”。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老子《德道经》中有一句名言:“上善治水”。水的品性是最好的,它虽然只呆在低洼处,却能滋养万物而“唯不争”(与世无争)。所以,老子认为,要想修德养性,最好是向水学习。

“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和最高道德原则。仁爱思想特别注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矛盾,维持一个平和安乐的社会秩序。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大爱大德的滋养中成长、繁荣、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今世俗社会,须臾离不开这种纯真无私的大爱大德。

1968年,陈光标出生于安徽五河县的贫困农民之家。三十年后他竟然成了举世闻名的亿万富翁!不仅如此,他累计捐款14亿多元,成为无与伦比的中国首善。他“富而不骄,德富财茂”,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两度获得“中国首善”称号,以后又荣获“中国低碳第一人”、“中国裸捐第一人”等称号。心灵至善的他可谓实至名归。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恐怖的强震才过去2小时,陈光标就毫不犹豫地率领120名员工和由60台吊车、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从苏、皖两省急匆匆奔赴远距两千里之遥的四川灾区。他们夜以继日地于废墟中挖出灾民逾千人,救活131人。身先士卒的陈光标不顾危险与疲惫,在北川中学救出13名学生,还同员工一道,背、抱、抬出200多具遇难者的遗体……到当年6月底,陈光标的江苏黄浦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为灾区捐赠785万元现金、60台设备、2300顶帐篷、23000千台收音机、1500个电风扇、2000台电视机、170吨大米……总捐赠高达7300万元之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7级以上)。在西南抗旱23天的慈善家陈光标闻讯飞赴西宁购买21台中型机械设备后,日夜兼程奔赴玉树。他36小时未合眼,又患重感冒,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不顾呕吐三次,不管脚部溃烂,以冷水、饼干充饥。

这样“自找苦吃”的富翁中国有几人?他为灾区带来了3000顶帐篷、500吨矿泉水、50台发电机等救援物资,公司组成的民兵连救出11人,4月20日他又以个人名义向玉树灾区捐赠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