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定你的员工
10742800000015

第15章 奖惩原则(1)

该赏则赏,该罚就罚,赏罚必须分明。奖赏是从正面强化手段,即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使之得到巩固和保持。而惩罚则是从反面强化手段,即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之逐渐消失,这两种方法应综合使用。奖惩分明,是领导者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奖励,也是一种激励方式。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可以获得领导者希望的结果。对一种表现进行及时奖励有着较强的刺激作用,必要时不妨重赏。要积极地动脑筋,可以运用各种奖励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那些违反规章制度,犯了错误的员工,必须照章办事,该罚则罚,不能手软,不能有半点仁慈和宽容。领导者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既要及时奖励,也要果断处罚。只有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体事业的发展。

1.奖励原则

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它不但给人一种愉快的反馈信息,而且还给人某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这正是人们所期望和需要的。奖励有助于发现和强化员工的长处和优点,把员工身上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进而尽量避免员工露短现缺。日本的许多经理都指出:员工的缺点知道得越少越好,我们需要的是他们能做什么,他们做了,就给予他们应得的奖励。正是在这种激励氛围中,日本人把公司视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和公司的前途联为一体。日本人的这种管理思想和行为对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

(1)设立有效的标准

奖金计划所依据的标准必须固定,要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有效;奖金标准还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比如要求属下“尽你的所能”;奖金标准还必须周密,不可只重视数量而忽视品质。

(2)奖励方式简单易行

对于一个工厂里的工人来说,这一天生产了多少产品,他马上就可以算出会得到多少奖金,如果已经超过了定额,他会马上加快进度,提高效率,以便拿到更多的奖金。对于一个大区的销售经理来说,如果奖金计划明白易懂,他不用计算广告投入、销售成本及其他费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销售小组会拿到多少红利。这样的奖金计划再有效不过了。

(3)使员工建立对标准的信心

在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企业里,也许这种现象不会存在,因为一旦确定了奖励的标准,管理者便不能随意提高标准或者降低工资率。但在中小企业里,特别是那些经营观不健康的企业里,由于业主的品质很差,信誉很低,从而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下。即使有了奖金计划,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4)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应相互配合

在奖励中,一种是物质奖励,另一种是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辅相成。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用物质奖励激励员工几乎是世界上所有企业通用的规则。

精神奖励是人们的高层次需要,精神利益的满足是促使人们自身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动力。实行精神奖励,能促使人们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陶冶思想情操,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使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发展、丰富。

2.批评原则

“惩前毖后”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达到好的效果,领导者必须把握尺度,处理得当,方能对工作有利。

第一要稳。惩戒某一个员工,要先考虑一下他的背景,考虑好之后,能够心中有数。如果惩罚不当会带来不良后果,引起抵制和报复,因此在着手之前要想到后果,拿出应付不良后果的可行办法。

对屡教不改的员工,惩罚则要讲究准。直指弱点,一举解决问题。选准时机,寻找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错误给予惩罚,但不能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要让员工心服口服,“准”字非常重要。只有让其心服口服,才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效果。

第二是狠。即抓住时机,坚决果断,不留情面,更不可有怜悯之心。切忌犹豫不决,反复无常。

当然,上司惩戒员工只是日常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平时更应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强化纪律,使员工尽心尽力工作,也能使员工受到公平对待。领导者要避免因一时冲动而惩罚员工,损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1)批评前要想清楚六个问题

管理者对员工提出批评之前,要想清楚下列六个问题。

①对方会立刻接受这个批评吗?

他可能正处于困难时期,极其脆弱。如果管理者想和他谈一些麻烦事,得先想想现在是不是时候。

②管理者能耐心地等待他从打击中恢复过来吗?

管理者在提出严重批评的时候,必须了解对方的心情。他可能感到彻底绝望,难以继续工作;也可能要从你这里得到证实,证实他不是被当作不合格的人来看待,而只是某件事上出了差错。管理者要告诉他,在另外一些事上他干得更好。批评必须要有表扬作为缓冲。

③此人以前听到过这种批评有多少次了?

如果管理者感到只是自个儿不断地重复这个批评,再说一遍显然是没有用的。管理者现在要注意了解的不是他犯的错误,而是为什么他在受到这么多批评以后仍无改进。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呢?让他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④管理者提出批评之后,员工对此能有什么反应吗?

管理者应该知道,为了有所改进,员工该做什么。

⑤是不是管理者自己的一些问题使他提出这个批评?

管理者有时有可能感到来自员工的威胁,感到不受欢迎,莫名其妙地想惩罚员工。不要根据自己的情绪,而要根据实实在在的原因作出反应。

⑥管理者是否知道对方需要的是另一个方面的批评?

如果管理者把自己也放在员工的位置上,想想自己在受到了这样的批评之后会有何感想,管理者就会有了答案。

(2)批评后要注意做好善后工作

无论任何团体,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领导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斥责。然而,一旦呵斥次数过多,便往往起不了任何作用,并且极易使部属认为上司性情暴戾,动辄发怒,进而对上司产生反感。

身为上司只有在必要时方可采取痛斥部属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善于领导的统率者,在痛斥部属之后,一定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这是因为,任何人在遭受上司的斥责之后,必然垂头丧气,对自己的信心丧失殆尽,心中难免会想:我在这家公司别想再往上爬了!如此所造成的结果必然使他更加自暴自弃。

此时上司若能适时地利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他,或在事后私下对其他部属表示:我是看他有前途,所以才深责他。受斥责的部属听了这话后,必会深深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更加发奋努力。

如果上司在痛斥部属之后当天晚上立刻打电话给该部属,给予一番鼓励与安慰,那么遭受斥责的部属会心存感激地认为,上司虽然毫不留情地训了我一顿,但他实在是用心良苦。

如此一来,部属对于责骂的内容更加牢记在心,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自觉性。

作为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上司,你应该在员工出现失误时照旧信任他。用不着在这个时候献上多少殷勤,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帮他改正失误,在他改错后仍然像以前那样信任他就足够了。

作为员工,他出现失误,本身也会自责,同时也在怀疑会不会失去上司的信任。员工当然明白上司对他失去信任将会意味着什么,这个时候,上司应该信任他。

上司可以与他一同研究出现失误的原因,而后以真诚的态度,而不是以领导者对员工的态度提出改良的建议。上司要表明以后会继续信任他。可能的话,上司也给自己揽一份责任,与他共担失误,减轻他的压力,赢得他的信任。

(3)尽可能不在众人面前批评员工

有的领导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员工,想以此把责任转移到员工身上,好让上级、同事或其他员工知道,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某员工办事不力。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

其一,你既为该单位的领导,无论如何,你总对该单位的人与事负有责任,这是推诿不掉的。一味强调自己不知情,反而暴露出你管理不力,或由你制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给人留下自私与狭隘的印象。

其二,单位所表现的一切,是全体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如果上司或外界有何不满,最高负责人应负起这个责任。领导者以手下人员为挡箭牌,逃避责任,作为替罪羔羊的员工很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以后再也不会热衷于任何活动、任何工作了。领导一直对外宣称全体员工就是整个单位的代表,却不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这就像画饼充饥一样不真实。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如果领导确实不十分知情,就应该把有关人员找来,把问题问清楚,然后让员工回去继续工作。领导应该负起责任处理问题。

设想一下,假若员工因为被你当众责骂而觉得下不了台,抱着横竖都受责备的心理,一反常态地和你争吵起来,甚至把本单位一些不该为外人知道的东西也抖搂出来,当领导的本为保全自己的“面子”,如此一来,岂不是连“面子”都保不住了吗?

“家丑不可外扬”,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要令人做到家丑不外扬,当上司的,首先不要把员工的“丑”“外扬”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