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10741700000006

第6章 衡量说话水平的标准(1)

第一节目的性标准:话随旨遣

一切人工系统都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人类社会中的言语交际系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引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来讨论说话水平的目的性标准。

一、说话水平与交际目的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讲话行为的理论,认为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什么语句,而是完成某一言语信息传输收受的一定类型的行为,如:肯定、请求、提问、命令、致谢、道歉、祝贺等。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讲话行为及意图和效果上,这对于研究说话水平颇具启发作用。

人们说话必须服从交际目的,说话形式的采用都得服从表达目的。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说:“‘老Q,现在’,赵太爷又没话找话,‘……现在……发财么?’”“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原先,在赵大爷眼里阿Q只不过是狗屎一堆。如今革起命来,便想与阿Q套近乎,无话找话,称呼语用“老Q”,不用阿Q,可见赵太爷为达目的而精于说话形式——称呼语的择用。更滑稽的还是小D。平日叫惯了阿Q,可现在的交际目的不同以往,在叫了“阿……Q”之后,觉得不妥。马上进行调控,加一个“哥”字变成“Q哥”,尊重的情感色彩陡然大增。虽显滑稽,但反映出小D为达交际目的,在说话形式的取舍上也深谙个中三昧。反之,话与愿违,便成无的放矢,甚或适得其反。明确交际的目的就是要弄清“说什么”和“怎么说”,然后紧紧围绕讲话的目的和谈话的中心来作“我口表我心”的语言表达,否则便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事与愿违。据说有个人讲话常常偏题,说不到点子上。在他结婚的时候,婚礼上司仪让他讲话,他说:“我衷心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极大鞭策,极大关怀。由于我们俩是初次结婚,缺乏经验,还有待各位今后多多给我们以帮助、扶持和指导。今天有招待不周之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改进。”这些话貌似彬彬有礼,实则滑稽可笑,很不得体,未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交际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说话行为的自我控制。人类的言语交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表达的一方按照预期的目的发出话语信息,或因措辞不当,或对交际对象缺乏了解,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这时就得加以控制调节,换一种说法,使对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有时交谈的开始阶段是按原定目的进行的,可是说到中途,或因对方及周围情况的反应变化,或因兴之所致,谈走了题,偏离了原定目的,同样需要自觉控制,调节说话行为,以便回到原定话题上来。这是言语交际中贯彻目的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的控制手段。例如,一位年轻的人口普查员问一位农村大娘:“你的配偶呢?”大娘不知所云。普查员连忙调节说话形式:“就是说你的老伴嘛!”大娘笑了:“你说老伴不就是了。”这才达到预定的交流目的。又如一位农村大娘去买布料,售货员迎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大娘,买布呀!您看这布多结实,颜色更好。”(这话不无急于推销之嫌)。谁知那位老大娘听了颇不高兴。嘴上冷冷地说:“要这么结实的布有啥用,穿不坏就该进火葬场了。”这番话委实再难接茬,随声附和不行,不吭声又等于默认。售货员该如何调节说话形式?只见她略一沉思,笑咪咪地说:“大娘,看您说到哪儿去了,您身子骨这么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一句话说得大娘高兴起来,爽爽快快地买了布,还直夸售货员心眼好。就售货员一方说,当然是想将布卖出去,这是其交际的目的,但由于话中有急于推销之嫌,使大娘反而不快,售货员在倾听大娘冷冷的话语之后,准确地把握住了老人求长寿的心理。没有接大娘冷冷的话茬,而是得体地恭维大娘身子骨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说话形式上采用委婉语,不用“死”、“进火葬场”,而用“再穿几件没问题”,用敬称“您”、“大娘”,这种说话形式的调节选用,终于赢得大娘的心理认同,激发了其购买行为。

除以上调控要法之外,言随旨遣的方式常见的还有步步引导、针锋相对、装聋作哑、答非所问、投其所好、将计就计、委婉含蓄等。总之,人们在运用话语进行交际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来控制自己的说话行为,组织相应的说话形式来表达,以期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

二、发语活泼,对答如流

任何一句话都应该做到有的放矢,说话人必须始终瞄准目标,注意言语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意与言会,言随旨遣”,遣词灵动,灵活多变,方能对答如流。体现说话水平的发语活泼的原则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风格多变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了一个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同时也是表现说话水平的一段不可多得的口才佳话。面对东吴暗怀降曹之心、拘于一孔之见的儒士大臣们的唇舌挑衅,诸葛亮谈笑风生,其言辞犀利,妙语如珠,如说张昭、步骘;或冷嘲热讽,如对薛综、陆绩;或慷慨激昂,如对虞翻、严峻;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如对程德枢等;还巧言相激孙权、周瑜,从而为火烧赤壁、大败曹兵奠定了基础。

据说,有一次,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弟子为其举行饯行酒宴,社会各界名流均应邀出席。大千先生为人一向孤傲。大家入席坐定,不免有点拘谨,宴会开始后只见大千先生举杯来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面前:“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众宾客听此一惊,梅先生也不解其意:“此话怎讲?”只见大千先生笑答:“您唱戏,动口,您是君子;我画画,动手,我是小人嘛!”于是满堂宾客大笑不止,梅先生也乐不可支,举杯一饮而尽,宴会十分热烈。大千先生一扫平日之孤傲,以幽默的话语达到了言语交际的目的——巧调氛围,方显出大师技高一筹的说话水平。

2.视角多变

所谓视角,是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动口说话时所处的位置、着眼点、出发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其感官认知的结果便不相同。话语的表达视角,在言语交际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一个“意”,一个“情”,丰繁复杂;一篇言辞,一番话语,表情达意,其表达的视角也应当随意而转,随情而变。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既有文才又有口才。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他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记者通过新闻媒介把此话捅了出去。华盛顿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马克·吐温道歉并予以澄清,否则就将以法律手段控告他。过了几天,《纽约时报》上果然刊登了马克·吐温致联邦议员们的道歉启事:“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马克·吐温巧用肯定与否定的不同视点,将同一思维形式以不同句式表达,继续表达了自己对华盛顿议员们的轻蔑与鄙视。

3.句型多变

所谓句型多变,主要指为了实现说话目的而运用的口语句子类型的多样化。这一特点,人们在日常言语、社交谈话、会议报告、节目主持以及一些论辩、促销、导游等多种口才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具体说来,句型多变主要表现在不仅有常见的主谓句,还有很多非主谓句,如名句、动句、形句;主谓倒装,定状异位等等。如当年日本侵略者将天津“南开”炸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哀叹:“南开成了难开!”当时的南大校长张伯苓听了,说:“难开?那要加一个标点:‘难,开!’”这里张校长巧用标点,将“难开”这一偏正短语变为转折关系的复句,便将那知难而进,遇挫愈坚的意与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事后有人为此专门撰文《一个标点显人格》,可见句型多变的艺术魅力。

三、条理可感,逻辑性强

衡量一个人说话水平的首要因素便是准确、清晰、明白。为达此目的,必须将话题、观点、材料等纳入一定的思路之中,予以清理、分析,用一根思维的彩带将各个环节串在一起。理清思路的方法有二:其一,组织一定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从开头到结尾,都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事理推演的逻辑秩序。这是构思过程中理清思路时必须事先考虑的,这样才会轮廓分明。其二,将问题分门别类,观点排列有序,即把所要阐述的观点或解说的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脑子里列出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这样才会使要说的内容有条不紊。要使说话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就必须安排好表达时的话语语义组合。人们说话总得承前启后,一句接着一句,这是由言语陈述的线性特点决定的。对人说话时,每一个句子都有自己的话题起点,即陈述对象,也叫“主位”,代表旧信息;后边的话是对话题起点的陈述,也叫“述位”,传递新信息。句子的表述过程就是由旧信息到新信息的表述过程。在完成一个由许多句子组成的言语行为过程中,人们说完一句话后,就要考虑下一句话的表述应选择什么样的主体作为新信息的起点,是仍然以上一句的主位作为下一句的主位呢,还是将上一句的述位作为下一句的主位呢?人们每说完一句话,都面临着同样的选择,直至表达完毕。捷克学者丹纳斯把这种过程中的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程序”。这种“主位推进程序”既体现出思维路线之魂,又体现出话语框架之形,很值得我们思索、借鉴。大致说来,表述性话语语义组合有如下三种推进程序。

1.时空排列

如:“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种表述推进程序以时空坐标点为主位,引出一个述位,然后不断变换成新的主位和新的述位,这种方式极具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表达特色,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

2.连贯表述

这种说话方式,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位,每一句表述又都为这个主位附上新的述位,体现一种步步推进的事理关系。有一次,毛泽东同志睡觉时,被警卫惊醒,便发了火,警卫李连成说:“主席,真怪我不好……”李连成哭出了声。毛泽东说:“委屈你了………我工作忙,脑子里想事多。睡着不容易,烦躁情绪就不好控制。我已经认错了。我也忙么,我也是人么,有点脾气的人。我们要互相体谅。”这便是典型的连贯表述,显得十分清晰。

3.总分相承

我们在讲话时,前文与后文是相对而言的,一定的后文总是对前文的延伸。前文或总或分,后文从语义上则分承或总说,这便是总分相承。如一篇评电影《焦裕禄》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有两种干部,一种是,清早,一杯茶水,中午,一肚油水,晚上,一肚酒水;另一种是,清晨,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泥水,晚上,一身汗水。”这里,前文的“有两种干部”是述位,语义是总说,后边的“一种”、“另一种”是分别承接述说,为下面两句的主位。

上述三种主位推进程序在语义上都是一种逻辑程序,或时间顺序,或空间线索,或事理关系等等,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顺着一条逻辑线索展开,因而能使话语中心突出,条理明晰。

第二节对象性标准:话因人异

任何一句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正所谓“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说话也要看交际对象,要受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因素的制约。

一、说话要注意对方的身份

说话者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及进行不同的言语表达。据《论语》载:一次,子路问孔子:“学了礼乐,就可以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就行动起来呢?应当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才好。”接着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说:“好啊,学了礼乐,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嘛!”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对此疑惑不解,就此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平常前怕狼后怕虎的,要鼓励他勇往直前。而子路好勇过人,有点鲁莽,应当让他冷静点。”孔子能做到因材施教,话因人异,不愧为杰出的教育家、口才家。说话“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效果肯定好不了。人们的说话实践也证明,以交际对象的身份而论,对师长、上级之措辞总得礼貌一点;与朋友说话,则亲切一点,自然一点;而对晚辈,又多用关心、爱抚的口吻说话为好。话因人异,区别对待,起码得考虑对方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细心体察对方的思想性格、心情处境等,选择对方乐于接受的说话形式来表达,以收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否则,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交际任务的完成,甚至话与愿违。

1.说话要看对方的文化素养

一个人的文化教养与理解话语的能力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说话要善于根据对方知识水平而选用合适的话语表达。如果不看对象,不是瞎说,便是白说。某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小朋友,见妈妈留客人吃饭,便也拖着客人的衣角不让走。客人问小朋友有什么好“招待”的,小朋友只是瞪着眼望着。客人忙改口说,“你有什么好吃的?”小朋友这才“巧克力、旺旺饼、口香糖……”一口气数开了。这里用“好吃的”取代“招待”,正是适合了小朋友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