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这样投资更幸福
10733600000008

第8章 赔钱比赚钱更难忘:摆脱亏损的自尊(2)

测试:

秦先生参加了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杀入了最后决赛。摆在他面前的,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主持人给他两个选择:

一是放弃比赛,可立刻获得10万元;二是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若答对则获得20万元,若错则一分不得。请作出你的选择:

迎接挑战

落袋为安

秦先生的选择是落袋为安,而这正符合“确定效应”。

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若将10万元给你带来的喜悦量化为10声大笑,那么当奖金从10万元增至20万元时,虽然你会更开心,但开心程度却不会倍增,可能只是让你多10声大笑,即共20声。

这正解释了为何在股市中大家赚了一点钱就会抑制不住卖出股票的冲动,甚至会忘记原先的投资计划,也不会理性分析该股票是否仍有上升空间。

每次卖掉赚钱的股票或基金后,秦先生都觉得自己是投资天才,想回家和家人庆贺一番。人们总是试图重复这类愉快的经验,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手通常只能赚小钱,却错失了获得更大的长期收益的机会。

有位成功的投资者告诉我:“我唯一做得明智的事情,就是很多人在他们的股票上涨30%时,选择卖出清仓,而我会继续持有它们。”

秦先生的另一个坏习惯是喜欢“补仓”。他总是习惯抛售赚钱的股票或基金,补进那些套牢的股票或基金。

应该不会有人愿意将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解散。卖掉赢利的股票,买进亏损的股票是个完全错误的决策。无论在商业、军事还是投资领域,都有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投资者应“持优去劣”。

华尔街有句谚语:“Cut loss short,let profit run!”意思就是:一见股票情况不对,应立刻止损,把亏损缩得越少越好!一旦有了利润,就必须让利润奔跑,将小利润跑成大利润。

如何管理自己的抛售冲动?

兰女士用纪律来管理自己投资的冲动。

在投资前,兰女士会事先记录自己每一次的投资计划,列明何时、何种情况下自己会售出哪只股票或基金。而当股票或基金赢利后,则会重新检视赢利是否达到了自己的利润目标,基本面是否出现了变化。

当出现强烈的抛售愿望时,兰女士会检查一下自己,是因为害怕利润回调,还是只是希望将账面利润收入囊中,让自己感到高兴。

一旦决定卖出赢利的股票或基金,在具体卖出的策略上,兰女士会考虑采取倒金字塔卖出法:当价位不断升高时,卖出的数量效仿倒金字塔的形状逐渐增加,以赚取更多的差价收益。假定当基金净值上涨到每份2元时,兰女士认为价格在上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下跌,就采用倒金字塔的方式先卖出1000股,当股价升至2.2元时,再卖出更多的部分(比如5000股),当基金净值涨至2.5元时,则可以全部售出。

此外,兰女士还设置了止损点。假如你以20元一股的价格买进了某只股票1000股,现在这只股票从20元上涨到25元,你的账面利润已有5000元。这时要定好10%的止损点,止损点要在20元以上,只要这只股票没跌到22.5元,就不卖。

如果股票从20元升到25元,却由于没有及时卖出又跌回18元,最后不得不割肉止损,所有投资者都会感到懊恼。你肯定会觉得自己太愚蠢了。如果你设置了止损点而且把止损点定在22.5元,这样即便卖掉也还能赚到钱,跟不得不割肉的感觉完全不同。这还牵涉到投资的第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请尽量保住你的本金。

笔者对那些长期投资者的建议是,不要经常检查你的股票或基金的净值。许多伟大的投资者的成功之道在于,坚持长线投资,把每次市场波动都视为赢利的机会,而不是售出的理由。但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当冬天过去,春天刚开始时,他们就已经将股票一售而空了。

所以在大牛市中,秦先生只“赢了颗糖”,而兰女士却赚了个腰包满满。

“输间厂”的悲剧

面对赢利,投资者会变得非常保守,那面对亏损呢?

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反而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会变得甘冒风险,这称为“反射效应”。

你手中的股票或基金,曾从30元跌到10元吗?这样的情况多不多?你遇到过多少?你是不是经常死捂着亏损的股票呢?

牛股,秦先生很难抓到。但他手中却不乏从30元跌到10元的股票。在很多人看来,秦先生真的是个“倒霉蛋”。

秦先生又被朋友称为“巴菲特”,原因是他的口头禅和巴菲特一样:“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亏损,第二原则是牢牢记住第一条。”这句巴菲特用于表达精选个股的名言,在秦先生这里却被理解为“不割肉”,一旦亏钱就坚决持有,所以他“很少”亏损。

但这样却造成,秦先生经常赚钱,但赚的都是小钱;也很少亏钱,但一旦亏钱就是大幅亏损。

对于投资者来说,出售亏损的股票,实际上等同于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为避免后悔,投资者会选择继续持有亏损股票,同时指望其出现反弹,从而证明他当初买入的决定多么正确。

在赌场中,“敢输不敢赢”是赌徒的典型特征,也是赌徒的悲剧根源。赌徒赌输后,常会增加赌本、愈买愈多,奢望可以反输为赢;反而在赢利后,就考虑见好就收。赚的时候只赚一点就走,输起来却输得很多,长远看必输无疑。

投资者若抱持“敢输不敢赢”的心态,不管投资还是赌博,长期来看根本没有赢钱的可能。而成熟的投资者,亏时亏的钱少,赚时赚的钱多,算总账总能赢利颇丰。

在中国历史上,项羽就是位典型的“秦先生”。在乌江自刎前,项羽对自己的“投资”(军事)生涯作了总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意思是,我起兵到现在已经8年,亲身经历了70多场战斗。阻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我从未打过败仗,才称霸于天下。

项羽很有“投资”才能,颇能找出些“牛股”,但其缺陷是不能“宜将胜勇追穷寇”,七十余战均为小胜。而唯一的一次失败,却是场伤筋动骨的大败,一下“爆仓”,最后落得个“霸王别姬”的悲惨下场。

而刘邦却是位成熟的“投资者”,他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遵守“投资”纪律,懂得控制“仓位”与“止损”。刘邦的“投资”并非百战百胜,只能说是胜负参半,但其好处是,小负而大胜。最终,刘邦的“业绩”远远好于项羽,并最终夺得了大汉江山。

在投资上,项羽是“赢颗糖,却输间厂”的典型。

测试:

秦先生很喜欢买彩票,他几乎每周都会买相同的一组号码。

案例1:某天,秦先生的朋友跟他说:“兄弟,你该换组号码了,我给你一组号码吧……”但秦先生并没听,继续用老号码投注,结果第二周中奖的号码竟然是朋友提供的新号码。

案例2:秦先生决定听从朋友的建议,改投了另外一组号码。结果某一天,中奖号码出来了,中奖的竟然就是那个老号码。

如果你是秦先生,你觉得哪种情况更让人痛苦?

显然,大多数人会觉得案例2更让人痛苦。

在案例1中,如果秦先生仍坚持用旧号码来买彩票,但新号码中奖了,他会感到后悔,这种后悔称为“不作为后悔”(因为没有做而后悔);而案例2中,若秦先生改买了新号码,结果旧号码中奖了,这种因采取行动而造成的后悔,称为“作为后悔”。但“作为后悔”比“不作为后悔”更强烈,因为秦先生对旧号码投入了很多情绪资本(情感资本)。

为何亏损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却不会去止损?这也可从“作为后悔”与“不作为后悔”的分析中得到答案。同样是后悔,哪个让你比较难受?一般而言,“作为后悔”比“不作为后悔”更强烈。“不作为后悔”(套牢时死了都不卖),固然丢脸、难为情,但“作为后悔”,止损卖出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卖出后股票一旦又涨上来,会更令人伤心。两害相较取其轻,投资人就死抱着亏损,以“没卖就是没赔,迟早会涨回来”的说辞安慰自己。

笔者建议投资者,基金可定投,以摊薄成本,但股票并不适合定投,摊薄股票成本更需要谨慎。基金是个投资组合,而个股的风险更大。在你摊薄股票成本的过程中,你的心态跟赌博亏钱时一样。一方面你亏不起,另一方面你在报复股市,而报复股市只会让你更亏钱。同时你内心又希望,只要涨一点,就能连本带利全回来。这样的心态极其有害,一旦遭遇个股的系统性风险,就会越陷越深,直到心理无法承受。

一次致命的大亏损,常常就能彻底淘汰一名投资者。

正是这种“敢输不敢赢”的心态,造成了类似秦先生的投资者,尽管非常努力,却总是赢利平平。笔者对秦先生这类投资者的建议是:或制定严格的投资纪律,对个股执行止损,学习刘邦的“小负而大胜”;或是回归到专家理财。

因为专家除了比个人投资者更专业外,专家理财也是情绪的吸收体,它能减弱投资者对利润和亏损的后悔或自尊反应,从而弱化“敢输不敢赢”的心态。

幸福投资,拼的就是情绪。

幸福投资学小结

1.后悔是投资中令人不舒服,却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后悔的不舒服感造成的最严重的投资行为偏差就是“敢输不敢赢”。

2.在赌场中,“敢输不敢赢”是赌徒的典型特征,也是赌徒的悲剧根源。赌徒赌输后,常会增加赌本、愈买愈多,奢望可以反输为赢;反而在赢利后,就考虑见好就收。赚的时候只赚一点就走,输起来却输得很多,长远看必输无疑。